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乐逗汽车 5629浏览 2020-05-26 IP属地: 未知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在中国汽车界,魏建军和王传福可谓两个极具代表性的风云人物。

魏建军的长城汽车,发迹于北方河北保定,现已是中国SUV汽车领导者;王传福的比亚迪,成长于南方“改革之窗”深圳,现已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老大。

所以论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国之路,长城和比亚迪无疑是绕不开的两家优秀厂商代表。纵观这些年的发展,魏建军和王传福这两个“汽车强人”,也一直在你追我赶相互较劲。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传统燃油车领域,长城哈弗一骑绝尘,给魏建军的“前半生”赚的盆满钵满。

而近年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宗旨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日益成为了时代主流趋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并“苦苦”坚持了多年的比亚迪,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伴随着新能源整车及动力电池业务的蓬勃发展,比亚迪日益成为了自主品牌中的“明星”企业,名利双收。

简单粗暴地讲,在燃油车时代“赌”对了SUV的魏建军,享受了过去和当下;而在后燃油车时代“赌”对了新能源电动车的王传福,正在迎接和拥抱美好未来。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真可谓三十年河东河西。

由此一来,魏建军和王传福这两个男人,正在围绕新能源汽车的角逐,展开一轮接一轮的“攻守”大戏。

扼住“动力电池”的喉咙

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什么最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领域的“砖家”或许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说电机有人说电控,也有人说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

但有一点可以说是业界公认的,即堪称电动车“心脏”的动力电池。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要知道,历经十年的推广和发展,虽说新能源电动车整车的成本和价格,总体在不断降低,但即便是在今天,动力(锂)电池一项,依旧占据了电动车整车成本的1/3左右。

电池的成本不作进一步控制和削减,电动车整体售价居高不下的局面,也就没法真正破解。

换言之,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谁真正有效扼住了动力电池的喉咙,谁才算真正掌握了电动车的“定价权”跟主动权。

毋庸讳言,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快速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机遇、并实现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崛起,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跟产业链布局,功不可没。

要知道,1995年比亚迪正是靠做电池起家的,当然当年主要是做手机等3C数码产品电池。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比亚迪自己造新能源电动车的同时,也自己造电池,可谓实力诠释“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使得其相比其它大多数,需要外购动力电池的主机厂,在电动车的成本控制和定价权上,有了先天性的巨大优势。

记得前几年,在吉利、长安等一些友商干新能源汽车,喊着卖一辆“亏”一辆的时候,比亚迪的新能源电动车产品,就已经能够做到卖一辆“赚”一辆了。

当然,考虑到产业链的培育等巨大投入,时至今日即便强如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大厂,依旧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取不菲的财政补贴,来继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展开讨论。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这里,我们唯一想要凸显和强调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中,主机厂无不想要扼住“动力电池”的喉咙。这就好比燃油车时代,谁都想把发动机攥在自己手里一样。

抓住了动力电池,就握住了电动车的“命脉”。

弗迪VS蜂巢

一如上面所言,源于动力电池之于电动车的重大意义,所以参与新能源电动车竞争的主机厂们,没有人不想把这一“命脉”攥在自己手里。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问题是,动力电池堪比发动机,不是你想自己搞就能立马快速搞出来的,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淀。

难度很高!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新能源主机厂当中,除了比亚迪自家的电动车搭载的是自家的动力电池,其它绝大多数主流大牌主机厂,基本上普遍是动力电池需要“外购”。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也正因如此,才极大程度上促使了宁德时代这家福建的动力电池商,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快速崛起成为了当前国内第一、世界前三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配套商。

不过,为了尽可能增强自身在“动力电池”上的话语权,一些体量较大的汽车主机厂,相继跟宁德时代这类动力电池供应商,进行了各种合资合作、甚至单独建厂。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有雄心跟实力的车企,其实骨子里也并没有放弃,在电池领域的自主研发。

一旦时机成熟,或者说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出现问题,快速推出自己的动力电池替代产品、彻底将主动权揽回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当然,在一众主流大牌主机厂当中,也有两个特例。即长城跟比亚迪。

比亚迪自不必多说。它本来就是靠造电池起家的,所以一直以来比亚迪的电动车产品,一直用的是自家的动力电池。

只不过,过去由于产能的掣肘等原因,一直“自产自用”,而经过最近几年的扩张与合作,比亚迪的动力电池现在也已经实现了“业务独立”及对外供货。

长安等一些知名大厂就采用了比亚迪的动力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后的弗迪,两个月前刚刚搞了一个大动作,高调发布了“刀片电池”。下面我们也会详细谈到。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长城汽车呢?

由于真正推出新能源电动车产品,时间相对较晚(最近两三年的事,而是借助WEY、欧拉品牌,主力军哈弗品牌时至今日都还没有正式推出新能源车产品)。

所以早期新能源产销体量不大的时候,长城也是采用“外购”的的方式。

如今,眼看着这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在即、市场竞争真正到了“拼刺刀”的时候,再不行动和发大招黄花菜都要凉了。

于是长城将过去隶属于其内部的,动力电池等研发部门和机构,不仅强势对外推介和“曝光”,甚至为了更好的后续发展跟做大做强,索性也给独立了出来,搞了一个“蜂巢”新能源。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一句话,在当前众多有意发力新能源汽车的主机厂当中,坚持并已经高调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电动车整车及动力电池产品的,抛开龙头企业比亚迪外,长城算一个。

而且貌似还是传统大厂里面,第一个。

刀片电池VS无钴电池

更有意思的是,长城不仅高调推出了自己的动力电池品牌(蜂巢旗下),在电池技术路线等深层次问题上,也绝不跟随比亚迪的脚步和路数。

这不,比亚迪不久前刚刚高调发布了,堪称2.0版“铁电池”的刀片电池,号称“刀出鞘,安天下”,意欲将前几年在业界给人印象被三元锂电池强压一头、显得有些“过气”的磷酸铁锂电池,重新拉回主流视线。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日前,长城蜂巢新能源便高调发声,号称成功研发出了全球首创的“无钴电池”,并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量产和应用的旗下新能源电动车产品上。

续航嘛,将大幅超越比亚迪王朝旗舰汉EV,所宣称的600公里水平,号称将达到800公里新高度。

目前无论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还是长城的无钴电池,都尚未真正落地到上市产品中来,比亚迪汉EV有望在今年六月份正式上市,长城的更得等到明年之后。

所以关于二者的真实性能究竟是否如它们各自所言,以及孰强孰弱,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实践检验。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但有一点已经非常明确,比亚迪最新力作“刀片电池”,仍旧是在自己有着固有优势地位的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不断优化改进。

而长城的两款“无钴电池”,从官方透露出的各种已知信息来看,更多的,是在“三元锂电”大的范畴下,进行的新的技术路线的探索。

总而言之,围绕动力电池技术路线这个事情上,不能说比亚迪没有去研发跟探索各种新的路线跟可能,但至少现阶段它向外界更多的展现的,是把已有的技术跟产品,不断优化提升做到更好。

这无疑是身为一个领先者,所采取的相对更加稳健与保守的“守”的姿态。

相比之下,后来者长城蜂巢新能源,则正在意欲以一种新的技术路线跟“革命性”的产品,出奇制胜和换道超车。无疑是一种没有包袱更加激进跟大胆的“攻”的姿态。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长城宣称的“无钴电池”,其实也不“新鲜”,类似技术路线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了相应的技术理论支撑。

只是这么些年实践发展下来,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和商业化上的大的突破跟量产。

乐逗观察:

毋庸讳言,关于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业界由来已久。

前些年,磷酸铁锂VS三元锂电,可谓是一个引发了全产业链广泛关注与大讨论的热门话题。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实践证明,由于前几年新能源电动车整体续航,普通还停留在三四百公里及以下水平,所以理论上(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在市场的竞争中后来居上、愈发占据了主导地位。

尤其乘用车领域,近年来三元锂电装机量明显大幅领先磷酸铁锂。

不过一如硬币总有正反面,任何事物通常都有两面性。

和更高的能量密度相对应,三元锂电池在热稳定性上,天生也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加的“活跃”,所以理论上“安全性”是不如磷酸铁锂的。

近年来从特斯拉、蔚来、理想,再到前不久引发业界广泛热议的“518”广汽新能源Aion S自燃起火,在频频爆出的电动车自燃起火事件中,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被公众所担忧和质疑。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一如我们在过去的文章中,强调过很多次,客观来讲对于绝大多数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而言,真实不缩水的电动车续航,能够做到四五百公里,已经足矣。

不仅应付日常城市上下班代步,偶尔来趟类似京津冀跨城自驾游,也越来越不是问题。

没有必要,在锂离子电池技术尚无大的突破基础上,过分且盲目地追求媲美燃油车的六七八公里、甚至更高的续航里程。这也有悖于我们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的初衷。

续航越高电池越多成本也就越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最终的购买性价比只会更低。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当然,如果你的电池技术跟产品,确实进步神速足够的厉害,在能够充分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去进行各种积极探索和创新,我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事实上,对于长城和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角逐,为何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攻守”姿势,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丝毫不避讳地谈到:

“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如果在固有赛道中竞争,则全部都是劣势,如果在新品类上换道竞争,则全部是优势。”

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同样很是现实的问题在于,对于国内外数以百计的电动车企业而言,出于确保自身供应链的安全及其它多方面的考量,绝不会选择在一棵树上“吊死”。

长城无钴电池迎战比亚迪刀片电池,两强相争谁更强?
编辑

而这些,恰恰给长城旗下的蜂巢新能源这号“新势力”,推出诸如“四元电池”、“无钴电池”等另辟蹊径的技术路线及产品,提供了可能和机遇。

只是,为了不跟随和雷同,而进行的创新,其真实“创新性”成色几何?也有待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汽车人物
 
相关推荐
乐逗汽车 8860粉丝    1853作品 关注 新生代视角记录和观察新时代汽车行业发展。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