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大家车言论 0浏览 2020-08-20 IP属地: 未知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我们的粉丝们应该都知道,我们买了一台汉EV,却迟迟未能提车。汉EV算得上是一款自带流量的车型,其关注度是毋庸置疑的,以至于几乎每次的新能源车文章留言里面,总有网友留言问为何仍未见汉EV的踪影。

其实和汉EV同步发布上市的,还有一款插电混动车型汉DM,只是它的风头一直被汉EV盖过了。就在几天前,汉DM的内饰以及主要技术参数终于首度公开。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关于汉DM的外观造型设计,早已不是秘密了,实车在之前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已经展出过了。除了因为汽油发动机的健在,而要保留大面积进气格栅之外,车身整体线条和尾部的设计与汉EV并无太大区别,只是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包括内饰和中控设计也是基本一致,我这里就不过多描述了。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实车静态体验后,我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设计好看与否实属见仁见智,但用料和细节做工,的确对得起它那二十多万元的售价。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相比起外观内饰,我想多聊几句的,是汉DM上搭载的这套基于比亚迪第三代双模技术衍生出来的DM-p技术。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回顾过去,比亚迪踏上造新能源车这条路的第一步,或者说第一个正式推出的产品,就是12年前推出的搭载第一代双模技术那台F3DM。在比亚迪的产品体系中,DM是“双模”(DualMode)的意思,技术路线上也就是我们熟悉的PHEV。

在当年,比亚迪那套稚嫩的混合动力技术,的确引来不少人的质疑,甚至蔑视。但相信来到此时此刻,比亚迪已经通过努力和实力,证明了自己。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多年来的技术发展和迭代我就不多讲了,目前DM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并且在今年还分化为两个方向不同的分支:侧重于动力和性能的DM-p技术,以及侧重于省油和经济性的DM-i技术。

汉DM是首款应用DM-p技术的插电混动量产车(第二款是2021款唐DM),而DM-i的技术细节则尚未公布,所以这里先来简单讲讲DM-p。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在官方的解释里面,这个“p”代表的是powerful,强劲的意思。

百公里加速4.7秒对于同门车型来讲并不算出众的了,但放在二十万元的价格区间内,也的确无对手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与唐DM身上的那套系统是一致的,2.0T+6DCT的动力组合已经是目前比亚迪最拿得出手的王牌了。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汉DM采用的是P0+P4的架构,也就是前BSG电机+后轴驱动电机的配置。

要提升动力性能,追求极致体验,硬件和软件自然都要双管齐下。在DM-p技术架构中,BSG电机和发动机相连,可以起到实时调节发动机转速的功能,减少振动和扭矩匹配的“不和谐”。

其次,汉DM上也应用了全新的混动控制策略,可以根据行驶工况智能启停发动机、实时调节发动机转速,也进一步提升了动力输出的平顺性。由于这次只是静态体验,所以只能留待日后试驾时再仔细体验实际的提升效果。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而三合一电机系统的效率也有所提升,官方给出的数字是达到了97%。DM-p技术还通过3D整车热流场仿真技术等热管理系统架构,对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DM-p技术根据发动机、BSG电机和驱动电机的高效区,提供了5种驱动模式,能适应更多的实际使用场景。

各种优化和提升的地方还有不少,这里就不堆砌那些技术资料了。最终的目标依旧是,“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

就以刚上市的2021款唐DM作为参考吧,发动机还是那台发动机,变速箱还是那个变速箱,但新款搭载了DM-p技术之后,把后轴电机的最大扭矩降低了50N·m,百公里加速时间却比旧款唐DM足足提升了0.2秒。

国产混动一哥,牛在哪?

可能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讲,工程师花了大力气,把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0.1或者0.2秒,并不会带来体验上的明显改变,但要知道的是,消费者同样不会拒绝技术的进步,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产品的诚意。

汉EV的确很吸引,但到了这里,我反而对汉DM的实际性能表现更加期待。

 
相关推荐
大家车言论 33.6万粉丝    4040作品 关注 顶级汽车KOL领衔,生产优质的原创内容,输出有影响力的观点。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