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超级充电站 2625浏览 2020-08-28 IP属地: 未知

8月26日,10辆奥迪e-tron在合肥的夜色中光彩登场,被灯光一同打亮的,还有每辆车顶上复杂而精密的传感器组合,是的这些车都具备了广义上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就在这一幕几分钟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刚刚从合肥市政府手中接过了合肥市首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这宣告着大众汽车集团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项目在合肥的正式启动。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颇具硬核极客风采的是,整个活动现场就是未来车队运营维护所在的车间,一旁已经布置完毕的一根根充电桩在做见证,今晚的喧嚣过去,地面的装潢掀开,一切的探索和艰辛才真正迎来开端。

明暗更替,万象更新,大众在合肥种下了一颗种子。

16平方公里的试验田

在发布现场,配合活动进行车辆调度的,全部都是参与该项目的工程师,在发布结束之后陪媒体进行沟通的,也还是这些工程师,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这个项目的特点和属性。

从今年9月开始,整个项目将在合肥市海恒社区开启以优化用户体验为目标的道路测试。

“我们在合肥的试点项目不同于他地经验的地方在于,项目将要面对的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空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曾这样介绍到。

海恒社区极高的人流密度和丰富的生活场景提高了整个项目价值的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挑战的难度。

整个测试区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累计开放路段达到80公里,当中涉及的居民人数高达40万,而随处可见的学校、商超、公园、医院、居民区、工业园等场景,都需要全项目各个技术环节找出合适的应对策略。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而这与合肥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也相互联系,“智能汽车也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生态圈建设也好,都是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大到政策法规,小到车道划线,没有政府的支持,单凭企业来谈智慧出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大众将和当地政府联合选址论证,分批建设成近百个接驳站点,目标是在现有公共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减少运力盲区,同阶段会在研发上重点完善的还包括“奕秒”这款APP,以完成出行操作和与用户的交互。

这个过程,都是为了保证在2021年初能够开启面向全体居民用户的路试。

两个“首个”和五个“层级”

整个项目的开启,将收获两个“首个”的地位:大众汽车集团成为在中国首个启动自动驾驶服务生态圈构建的国际汽车制造企业,合肥试点则成为大众集团在中国落地的首个项目。

但这里要说的不是虚名和功绩,而是无前人经验可循带来的考验。

参加该项目的德国工程师表示:“我们的试点项目不是与现有的市场参与者或出行服务提供商形成直接竞争,目的在于了解用户的真实反馈,深度理解市场,这对于我们软硬件研发和服务优化升级,乃至集团未来的发展是有参考意义的。”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而苏伟铭所讲的“五个层级”,则细分了想让这颗种子长成枝繁叶茂所需要整合和定义的全部技术领域:

第一层级:整合了硬件和软件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一层级包含了大众现有各级别ADAS系统的功能能力,日后也会通过V2X等软件能力实现与更大世界场景的联通。

第二层级:契合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电动车平台,这体现出大众在车辆技术产品上的丰富性和弹性,目前使用的e-tron车型基于MLB Evo平台开发,而之后更先进也更具经济性的MEB平台车型也可以得到引入。

第三层级:确保车队高效运营的精准算法,这是保证运力情况下,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技术关键,比如可以通过引入拥堵数据来合理规划出行路线时间,也可以根据运力需求调配车辆充电和维护的窗口。

第四层级:连接乘客的车联网功能,这里的车联网涵盖端到端的产品,包括用户手机端的APP体验,APP对应的云端平台,以及车辆内部屏幕与用户在通行场景下的交互。

第五层级:满足个性化选择的更多生态圈内容服务,大众将自动驾驶场景下乘客时间的解放,理解成生态服务的机会,从简单的影音播放到深度的个人助理,都可以在车内场景解决,而这意味着大众将牵头维护全套有特色的应用生态。

这五个层级,涵盖了当前智能出行领域涉及软硬件的几乎所有技术要点,实现单一的技术突破不是难事,但要在全体系上保证技术的同步推进,并完成跨部门、跨领域的技术整合,却十分考验项目参与者的领导艺术和技术水平。

而大众也认为,大众在上述五个层级的整合能力是区别于自己与市场其他参与者的额外优势,也是未来竞争的坚实基础。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一定程度上,大众集团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经验也能作为交流的参照和补充,类似于即将在2021年于以色列特拉维夫进行的Robotaxi项目、德国本土的技术研发以及在北京等地的路试经验都可以互通有无,但中国本地的路况国情与数据特点,也让大众中国与本地政府和其它交通服务参与者的沟通互通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

体系与品牌

在媒体专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是“商业化”。

对于一向系统复杂、成本高昂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来说,大家最好奇,自然是这个项目打算怎么赚钱,以及能否“养活自己”。

而大众面向电动车、数字化和自动驾驶的转型方向,决定了他们在资金上的相对充裕,早在2018年,大众集团就宣布,在截至2023年底的未来五年里,将投资约440亿欧元(502亿美元)发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新型移动出行服务、车辆和工厂的数字化。

苏伟铭表示,这样的投资规模领先于其它任何主机厂,这将为大众稳健探索发展角度提供基础。

大众看重的,是一套全面可行,具备较高发展潜力和移植可能的出行技术体系。

这样的一套体系,从生态层面上考虑的是完备性,各个技术特点都足够完备,没有明显薄弱和被忽视的环节,从商业模式上考虑的是独特性,电动化时代各家产品在服务层级和产品质量上区别不大的情况下,体验差距更来自体系整体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因此,大众对合肥试点的目的明确,但节奏稳健,“试点的目的不在于探讨商业模式,而是在于在综合性场景中不断学习并优化我们的研发成果。项目第二阶段仍属于开发阶段,将会在10台车辆的基础上,推广场景学习经验,增大车队规模。商业化运营将是项目的第三阶段内容。”

如果说技术体系是更为显性的积累的话,品牌文化则是更为隐性的收获。

在现场,大众播放了一支主题影片,颇让人意外的是,对产品技术的展示只占了影片的较小部分,而更多的镜头给到了人文关怀。

“有温度”,或许是本次试点并不注重商业化的社会性内涵,大众承诺,在合肥的试点当中,不论早晚高峰、刮风下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的呼叫订单都不再会被取消,冷僻路段和恶劣天气因此不再构成出行阻力。

面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未来,大众在合肥掏出了一颗种子

在情感与商业的天平之中,大众想要的智慧城市显然更加的宜居宜业。

但这未必是对未来商业价值的牺牲,相反,更具形象化和高端化的品牌文化,反而会是出行领域竞争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出行领域品牌认知完全处于空白期的当下。

在谈到远景的时候,苏伟铭显然心情很好,他建议合肥的媒体朋友在这个试验范围内赶紧买房,因为智慧出行的实践体验必然会让这里的居住体验更上一层。

不知道5年之后这里的城市智慧图景将变成何样,但我们都会记得今天这颗种子的落下。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超级充电站 9.9万粉丝    1708作品 关注 最快最深刻最好玩的智能汽车点评
推荐作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