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守望都市栏目报道:长春市民购买重汽豪沃,落籍2.6吨,复检竟达4吨,不能上路,复检不过,上牌上不了!用户投诉无门,生计无望,死活谁来管?背后真正的幕后黑手重汽又该负有怎样的责任?重汽十吨王还想坑到什么时候?!
纵观轻卡十吨王的前世今生,从去年焦点访谈5·21事件逐渐闯入大众视线。其实,在很早以前重汽就已推出825十吨王,以重载出身的重汽可以说就是十吨王的带头大哥。违反法规,迎合用户,投机取巧,搅乱市场。置法规不顾、置用户安全不顾、置用户生计不顾。如今,待去年5·21的风声一过,就立刻让旗下“招牌”825十吨王死灰复燃,钻上了空子。但无论何时,坑得始终是用户。
购买重汽825车型的用户王师傅说:“现在用的重汽豪沃,上路上不了,去车管所让找4S店、去4S店让去找厂家,互相推诿,没有人解决。马上过年了,现在干不了活,干着急!太坑人了!”。
据可靠渠道了解,今年重汽整体销量飙升。就在昨天,重汽又有100台825十吨王下线,违规超载车型重汽卖的最多,随着用户闹事引发大家关注。究竟是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不顾政策法规顶风作案呢?用户一旦出了问题,法律追责的不只是厂家,经销商也责无旁贷。轻卡不轻、空车超载、大吨小标始于重汽、祸于重汽。今年再次投入生产流向市场便是与国家法规公然宣战,且对社会及城市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轩说:回过头看,重载十吨王背后所带来的利润不惜让这些老牌厂家顶风作案,让违规车型层出不穷,让用户铤而走险。究竟是法规过时还是厂家贪利呢?欢迎大家下方留言。
如果喜欢一样东西就应当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 一条路从起点到尽头也许快乐 或有时孤独只管让足迹连成自己的风景线头盔里充斥着排气的轰鸣以及有节奏的呼吸 再无其他骑行文化的魅力既简
吉利与沃尔沃宣布宣布达成合并方案,这事你怎么看?谁会更受益呢?24日晚,沃尔沃汽车有限公司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最佳合并方案。与其说是突然,不如说是顺理成章,毕竟
陈虹属牛,本命年的他六十周岁。耳顺的陈虹,是汽车行业“最长情”的领导者。自1984年迈出同济大学象牙塔,陈虹已与上汽“结缘”37年。时光荏苒,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经鬓发微斑,从上海汽
艺术依然邪魅,产品完美接轨,不要提SUV,DB还是DB,X就是你心里的样子。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扶贫办副主任刘鹏获评“全国脱
据海关方面相关汽车进出口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汉有113台“销往”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虽然比亚迪汉在欧洲去年预售发布过,但因产能问题,国内市场远远供不应求,还未正式开始官方
最近,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和理想董事长李想都发了内部信,对外公布各自对于未来汽车发展的洞见以及战略布局,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二者都是中国自主车企,前者是传统车企巨头,后者是造车新
看懂英国车,先要了解英国人。而要看懂阿斯顿·马丁就需要理解小部分英国人——英国贵族。所谓贵族,不是“贵”在奢侈而是“贵”在精神。清楚这一点,才能过滤掉那些刻意与尘世拉开距离而产生的
去年,每100辆特斯拉就有250个质量问题投诉,那今年呢?在美国近日发布的一系列市场调研报告中,特斯拉车辆质量和可靠性排名均为倒数,但用户满意度却排在了第一的位置,这个问题也引发了
沃尔沃生命奇迹 打开一封家书
2021年,全球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揭开了新的篇章。汽车新四化知识日新月异,各种竞争模式层出不穷。站在2021年的起点上,相信每一个汽车从业者都充满期待,还有不断放大的焦虑。未来十年,
《@奔驰,请放过中国消费者》这是汽车情报新媒体去年3·15时期对奔驰品牌的报道,该文章刊发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评论区既有车主现身说法,通过亲身经历讲述着购买奔驰后的血泪史;也
▲Hyundai-Kia集团旗下的豪华品牌Genesis GV80为老虎伍兹出车祸时驾驶的车款。高尔夫球名将老虎伍兹(Tiger Woods)在洛杉矶当地时间23日上午7时发生严重
宝能的天空上,没有留下李峰、陈思英、邬学斌、蔡建军的痕迹,但他们曾经飞过。2019年2月,宝能集团总裁姚振华为观致汽车调换了一套日产班底,而因原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李峰聚起的北汽系“
走向高端,站稳高端,一直是中国汽车品牌的追求。长城、吉利、一汽、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相继向高端市场发起进攻。市场中最亮眼的车型之一星,还属比亚迪旗舰车型汉,平均成交价26万元以上,近3
为什么中央网信办会约谈特斯拉呢?
如今,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在毕业工作几年后,正是成家立业的时候,这时候一辆汽车承载的意义
《轮圈》是一档深度的汽车访谈节目,以赛车手548的视角,带领观众与汽车界知名人士进行一场对话,讲述他们和汽车之间的故事,分享他们对于汽车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给予热爱汽车文化的用户现实的讨论和文化的滋养,同时也将讨论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