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某持牌broker网络“对线”小鹏汽车,哪来的勇气?

某持牌broker网络“对线”小鹏汽车,哪来的勇气?

贾新光汽车评论 1696浏览 2020-12-10 IP属地: 未知

12月7日,小鹏汽车于深夜23点28分发布紧急声明:

近日,我们发现抖音短视频用户(抖音ID:环绕地球的于哥)连续发布大量不实信息,并对小鹏汽车的经营情况进行毫无证据的揣测和造谣。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小鹏汽车的声誉,造成非常恶劣的舆论影响。

对此,我司将保留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以保护小鹏汽车的正当权益。

某持牌broker网络“对线”小鹏汽车,哪来的勇气?

事件的起因是抖音用户“环绕地球的于哥”(以下简称于哥)在其发布的抖音视频中自称接到了粉丝爆料,揭露了小鹏的销售模式。

据于哥所说,小鹏将车卖给二手车商去上牌,然后由二手车商将车发给三四线的城市或者租车公司。

以小鹏G3为例,落地价格约为17万,但二手车商卖出去的价格大约只有11万。

某持牌broker网络“对线”小鹏汽车,哪来的勇气?

于哥声称,向他爆料的粉丝有很多朋友在小鹏上班,小鹏有很多股东都是在等股票解禁。而小鹏汽车三季度财报营业成本支出达到12亿,因为小鹏汽车在报表里面把车卖的毛利润的价格给翻正,把中间承包商转手的价格都打进了运营成本。

视频最后于哥还说,现在试图做空小鹏的除了一些投资人、游资之外,还有小鹏背后的大金主爸爸,因为大金主爸爸打算造自己的车了,小鹏如今已经类似一个提款机。

之后,便是12月7日小鹏的紧急回应。

但于哥并没有被吓住,反而再发视频跟小鹏“对线”。

第二个视频内容大致如下:

于哥称,之前的视频内容基本都是根据一位粉丝的爆料而来,而现在,已经又有一位粉丝爆料说,他有一个朋友在XX地做小鹏代理,去年就转让了,赔了不少钱。

今年新款的G3 520i,补贴后售价162800元,而在二手车网站,这种100公里的车,只要145800元。

某持牌broker网络“对线”小鹏汽车,哪来的勇气?

而卖给租车公司一两万公里的车,大概也就11万元。

依据车贩子报价,2019年4月的小鹏G3,开了10000公里,价格只要9万多。

最后于哥还说,因为小鹏汽车发布的微博中有他的照片,他将保留对小鹏汽车的法律追究权利。

据这位于哥的抖音简介,他自我介绍是一名夏威夷、加州、佛州持牌broker(经纪人)。

Broker一职可以代理多家的金融产品,如果于哥自我简介身份为真,那么他发布诸多视频的初衷肯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行业影响力。

失败的预测只需删除视频,无人会留意。而如果他做出了一个成功且被注意到的判断,将会大大提升他的行业地位。

且据他简介常在海外生活,如果这条信息也为真,那小鹏诉讼的难度很大,或许最后会成为一桩无头官司。

但不管能否诉讼成功,这个声明小鹏都必须发,如果等舆论继续扩散,将会严重影响小鹏的声誉。

谁能接受十六七万元买的新车在二手车网站上只值十万元左右?只要将信将疑的种子埋下,小鹏便会受此牵连。

于哥为什么会选择小鹏下手?

首要原因便是小鹏具有足够高的关注度。“电动三傻”的称呼并不是于哥首创,但于哥却将之作为了一个点猛抓猛打。

“电动三傻”,指蔚来、小鹏、理想,也是现在造车新势力中关注度最高的三家车企。

相比于已根基初成的蔚来、目前还在专注做一款车的理想,小鹏更容易被抓住舆论弱点。

某持牌broker网络“对线”小鹏汽车,哪来的勇气?

此前小鹏汽车高管涉嫌盗窃特斯拉技术、在被嘲讽名字太“土”时何小鹏亲自下场表示“为什么国外人可以拿人名来命名品牌中国人就不行”、还有在阿里巴巴入股智己汽车时何小鹏在朋友圈模糊不清的发言(拓展阅读:小鹏汽车是不是感觉被“阿里爸爸”抛弃了?| 贾新光汽车评论)等,桩桩件件都让小鹏汽车舆论缠身。

且阿里巴巴是小鹏汽车第二大股东,如今却转投智己汽车,业界对小鹏的看好也因此减弱了几分。

于哥视频中很多信息都真假难辨,笔者尚无法盖棺定论,但其有一句话说中了当下纯电汽车企业的现状:短期之内只要还有资金热钱在里面炒作,那都无法反应他真实的价值,也无法反应出他未来的价值走势。

2020年11月初至月底,小鹏汽车区间涨幅超过260%,蔚来涨幅近75%,理想超过117%。截止到11月末,这三家公司总市值超过1500亿美金。

与之相反的是,这三家公司的经营状况目前只能说亏损收窄,但离真正盈利还有距离。

在资本的热捧下,他们呈现出了远超其本身价值的市场表现,但如果资本褪去,惨遭做空,他们有没有实力撑起当下的繁花似锦?

某持牌broker网络“对线”小鹏汽车,哪来的勇气?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贾新光老师表示:其未来十分广阔,一家特斯拉虽是威胁,却不足以称“垄断”。蔚来、理想、小鹏等国产新能源车企想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的立住,不能只依靠当下鼓吹的创新型营销模式,而是要从设计成本、供应成本、生产成本、规模成本等多方面出发,尽早实现规模效益。

新能源汽车不是短期风口,而是长期的发展战略。

如果为一时利益选择“割韭菜”,才成了风口之上摔死的猪。

结语

贾新光老师表示: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多为互联网企业、新科技企业等,实体资产少于传统企业,总资产较难评估,而且处于艰难爬坡阶段,发展前景存在移动的不确定性。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贾新光汽车评论 1145粉丝    429作品 关注 贾新光,原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 从业40年。
推荐作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