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贾新光汽车评论 962浏览 2021-01-05 IP属地: 未知

去年八月份笔者写了篇稿子,标题是《韩系车的绝地反击》(拓展阅读:韩系车的“绝地反击”| 贾新光汽车评论)在文章里,笔者列举出去年的下半年内韩系车“频频落子”,产品线拉开——其中就包括了现代、起亚的重磅车型,索纳塔十代与K5凯酷、平行进口的SUV帕里斯帝,以及十月上市,定位A级的轿车第七代伊兰特。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在笔者看来,2020年对于现代起亚来讲,是它们入驻中国的第十八年。十八意味着“成年”,等同于“成熟”与“成长”,这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同时,韩系车也相应加快了新产品的发布速率,迅速补全了细分市场产品。笔者心说,铁稳!这么多产品,总能爆一个吧。

开局蛮乐观的,索纳塔十代上市一周,销量3304台;K5凯酷还未上市,总订单已达8847台;至于帕里斯帝,笔者也充满希冀——首先它够大,一个7座SUV,满足中国人喜欢“大”的需求;其次,它搭载着这一价位里硕果仅存的、键盘车神最爱的3.5L V6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在性价比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反倒对于现代的第七代伊兰特,笔者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在自主品牌向上、日德品牌越发强势的现今,A级车市场无限趋于饱和,委实硬的难啃。想要在已然成型的格局上撕扯下一块可观的份额,这对于品牌力逐年下滑的韩系车来讲,还是太过高瞻远瞩。

然后……笔者就被打脸了。七代伊兰特上市首月销量8556台;次月破万,达11762台;12月份更是热卖19433台——上市68天就实现销量39850辆,成为北京现代旗下销量主力车型。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至于其他车型……

第十代索纳塔销量,从七月份的一周3304台,增至八月份3664台;九月份2882台;十月份1916台;十一月份已然不足1500台——现代本以为十代索纳塔将荣耀回归,是一条优美的上扬曲线,但销量上的冷遇无疑给予其重重一击。

同样被给予厚望的起亚K5凯酷发挥相对稳定,月均销量在3500台左右,但对比辉煌时期的起亚K5,这一月均成绩过于平庸。它于中型车的销量排名上,仅在17位左右。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现代汽车将帕里斯帝引进的意图,更在于改变国内用户对于韩系车的印象,提高品牌的调性,上探中国汽车市场,以寻求突破,但其销量成绩依旧平平。

我们能够看出,韩系车的“反击”几乎没有掀起一丝水花,直到第七代伊兰特横空出世。它像是一道“曙光”,将深陷于黑暗与泥沼的韩系车拉了一把,同时也向市场证明了,韩系车还能再战。

第七代伊兰特的年底热卖,固然给予了韩系车一丝底气,但这还是无法掩盖其整体销量的下行。根据目前所公布的数据,今年1-11月份,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为44.7万辆,同比下滑28.3%。虽然12月份的总数据尚未出炉,但北京现代75万台的全年目标显然无法完成。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那么,其结症究竟在何处?

首先韩系车标签过于单薄。提及现代起亚,人们的第一反应更多是“家用车”。至于特点呢?便宜、廉价、性价比高,但同时品牌的认可度却很低。伴随近几年,车企布局愈发完善,同级产品趋于“同质化”——这导致韩系车仅存的“优势”也被抹消。即便韩系车的产品、价格都还不错,但人们往往更愿意咬咬牙,加个几千一万的去购买品牌认可度更高的日系德系车。

要知道,过去的韩系车拥有两大武器:一个是高颜值,一个是性价比。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当初很管用,主要是因为曾经尚还“蓝海”的汽车市场产品参差不齐,各个品牌头重脚轻,仍处于发展的初期。而韩系车长得靓、质量可靠,价格还到位,当然是购买首选。

而现在呢?在这个汽车的“红海时代”,同质化严重。车企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技术上皆势均力敌。“高颜值”与“性价比”变成了大多数车企的武器,它们不再独属于韩系车。

传统的“木桶理论”已然过时,能够决定你品牌成败的,已不在于你有没有短板,而在于更具特色的、个性的、标签化的“长板”——如今的韩系车恰恰欠缺这一点。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同时,保值率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市场对于品牌的认可程度。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日系、德系车的保值率普遍在60%继续上探。而韩系车呢,在质量排名靠前的前提下,其保值率依然不容乐观,甚至比不上很多自主品牌,同“水土不服”的法系车成为了一对“难兄难弟”。

从消费者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到,韩系车的产品质量、可靠性是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的。但品牌不行,我们只能归咎于其调性、以及产品设计方面。

所以说,韩系车有实力做出好产品。第七代伊兰特的热卖就能够证明很多——年轻动感的设计,依旧是它们的强项。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韩系车在中国的境遇起落一如它的娱乐文化,最初的“韩流”文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很快便受到了热烈追捧。因为彼时的中国娱乐相对匮乏,而韩娱则兼顾了“婆婆妈妈家长里短”以及梦幻爱情,于是一时大热。但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成长,人们的审美提高之后,问题的结症就出现了——韩流不再代表潮流,因为他们未能及时输出更好的东西。当它不再流行的那一天,就是它被抛弃的时候。

但汽车文化不同,它更需要百年如一日的经营与维护其品牌形象与产品技术;它更需要沉下心来,不再执着于眼前的所谓“流行”。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持续发展的道路,去钻研去深耕去打磨产品——笔者认为,这对于韩系车来讲才更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为了“翻身”,韩系车做了什么?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韩系车已然在改变,在一步步为重回“高光时刻”付出努力,而第七代伊兰特的销量成功不会是一个结尾,而是刚刚拉开的“帷幕”。

贾新光先生说:十八年来,北京现代一直在努力奋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战略,从最初的“现代速度”、“现代奇迹”发展为“现代技术”、“现代实力”,北京现代完成了技术自立到技术自信的蜕变。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现代开始脱颖而出。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贾新光汽车评论 1145粉丝    436作品 关注 贾新光,原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 从业40年。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