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万辆,同比增13.9%,在乘联会2020年全年销量数据中,东风日产当家花旦轩逸凭借这组数字拿下了轿车销量榜冠军。而54万辆这个数字,在刷新轩逸自身销量纪录的同时,也创下了中国轿车市场单一车型年度销量新高。
对于轩逸而言,销冠称号并不稀奇,毕竟,早在两年前,它就已经拿过一回。而且,轩逸多年盘踞销量榜前三,还是近两年轿车市场的半程冠军,其市场话语权早就摆在那里。可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还是会好奇,在2020年疫情导致汽车行业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轩逸都能同比大增13.9%,秘诀是什么?
要知道,在国内紧凑型家用轿车领域,轩逸并不是来得最早的日系品牌,丰田卡罗拉的历史可比它长;在合资阵营中,大众朗逸也有着更为庞大的用户基数,但如今它们都被轩逸力压,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在懂中国消费者这件事儿上,轩逸还是棋高一着。
再夺销冠,轩逸已连续霸榜9个月
一年54万辆,这对于国内目前有车型销售的百余个乘用车品牌而言,举整个品牌之力能够到这个数字的,也不过十分之一,但对于东风日产而言,这仅仅是一款车的销量,所以,轩逸已经可以被称之为绝对的“现象级”。
回瞰2020年全年,受疫情影响,轩逸除了第一个季度排在销量榜次席之外,从4月份开始就力压老对手大众朗逸稳居第一了,连续9个月霸榜也顺理成章拿下了全年冠军。同时,轩逸还刷新了中国轿车市场的单一车型销量纪录。
▲2020年轿车市场前三车型月度销量分布,数据来源:乘联会
其实,轩逸2020年登顶并非偶然爆发,而是销量十年持续提升的结果。这也是它2018年首次成为轿车销量冠军之后再次夺魁。
▲轩逸近十年销量呈持续上升态势,数据来源:乘联会
回顾三代国产轩逸车型的销量走势,从销量最大的日系车,已经成长为目前国内销量最大的轿车,尤其是今年54万辆的年销量数字,甚至已经超过老对手大众朗逸此前创下的纪录,在2020年疫情影响导致车市大盘继续下行的背景之下,其销冠成色俨然更足。
▲2020年中国轿车销量榜前15名,数据来源:乘联会
要知道,2020年乘用车市场整体依然处于下行态势,全年跌幅6.8%,至于轿车市场,跌幅更是达到8.8%,而轩逸在创新新纪录的同时,涨幅可是实打实达到了 13.9%。再看老对手,朗逸同比下滑8.5%,卡罗拉情况稍好,但也只微涨1.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底,轩逸在华累计销量就已经突破了380万,这个数字,在国内目前销售的轿车中,也是妥妥的前几名。
14年380万+,“家轿之王”是如何炼成的?
14年、三代车型、380余万辆,轩逸的稳健表现让人充满好奇,在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持续多年,SUV板块占比逐年加大的大背景之下,它是如何做到年销量十连涨?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稳固其“家轿之王”头衔的?
前面说了,轩逸很懂中国消费者,具体体现到产品层面,就是5个层面的进化:
▎颜值当道,似乎看到GTR的影子
作为日产全球CMF平台首款轿车,第14代轩逸突破了传统家轿的设计定式,宽高比接近豪华运动轿车的水平,全新V-Motion 2.0家族前脸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产超级跑车GTR。
从上面这张简单的宽高比对比中可以看到,轩逸已经明显超过同级对手,向BBA等豪华运动轿车在看齐。对于当下越来越年轻的汽车消费群体,低趴的身姿、时尚的造型,便是最容易打动他们的第一要素。去年,首次诞生于丰田TNGA架构的全新一代卡罗拉,其重要卖点之一就是更低的车身,只不过,轩逸在低趴车身打造方面比卡罗拉更为极致。
而对于新推出的2021款轩逸而言,外观方面再次升级,全系标配LED尾灯。同时,2021款轩逸 1.6L XL CVT智享版车型还提供魅影套装,包括:搭载黑色后扰流板、熏黑前格栅、熏黑门把手、熏黑轮辋等十大专属定制配件,为年轻消费者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
▎驾趣至上,轩逸独有两大“秘宝”
事关驾驶方面,轩逸首先就是核心三大件的升级。
第三代HR16发动机依托镜面熔射缸孔技术(GT-R VR38发动机用的),匹配e-VTC、TCV、EGR等先进技术,功率和扭矩比上一代明显提升。同时,全新的CVT变速箱拥有8.7:1的变速比,能提供多种变速模式,尤其是“自适应运动模式”,深踩油门时能获得更直接的加速响应。
底盘方面,第14代轩逸前副车架升级为全框式,后悬架横向支撑刚性也提升20%,底盘刚性和稳定性的提升,使得转向反应速度提升了80%。
但第14代轩逸的驾驶乐趣,还不仅仅是三大件提升所带来的变化,它还有两大“秘宝”——IDM智能公路稳行系统和Nissan Connect日产超智联系统。
IDM智能公路稳行系统共包括ITC智能循迹控制、iEB智能发动机制动、IRC智能稳行控制三大功能模块。
其中,ITC、iEB通过感应刹车、油门和方向盘动作来主动判断车辆在弯道中的轨迹,协同控制车辆,适时调整刹车和发动机制动的水平,改善过弯性能,提高制动效率;
而IRC则是在颠簸路段上,通过适时感应路况变化,主动控制发动机输出扭矩和刹车控制,调整车身重心以抵消颠簸造成的车身起伏,令驾乘更舒适。
至于Nissan Connect日产超智联系统,则包含了语音控制(12项)、远程控制(6项)、车载在线服务、远程实时监测、全时在线导航、在线影音娱乐等6大智能互联功能,堪称同级之中最为丰富好用的车机系统。
尤为值得点赞的,是其独有的智慧加油功能,可以快速搜索周边加油站,并根据车辆燃油标号显示当前油价,然后导航前往,不用下车就能完成加油、扫码支付、离开、线上开票等过程,非常方便。
可以说,轩逸这套超智联系统,大幅拉开了它跟朗逸和卡罗拉之间的差距(相比之下,卡罗拉仅具备5项语音控制和3项远程控制功能,朗逸就更显“寒碜”),幸福一步到位。而最新一代轩逸的驾驶乐趣,唯有你自己开着它踏上旅程,方能细细品味。
▎舒适加分,“沃德十佳内饰”显功底
作为著名“大沙发”的同门小弟,轩逸在紧凑级家轿领域同样有着以舒适见长的优势。
首先,轩逸大量采用了贴近自然皮肤质感的皮质材料,覆盖中控、车门以及座椅等部位,在车内质感营造上,实打实胜过朗逸、卡罗拉等塑料气息浓重的对手们;
其次,轩逸的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采用航天零重力科技理念,护脊座椅结构经过NASA认证,长途不易疲劳;
第三,轩逸拥有2712mm的轴距,以及1480mm的横向车内尺寸,加上646~907mm的后排膝部空间,即便是身高1米8的乘客都可以坐得宽适,整体车内空间同样比卡罗拉和朗逸有优势;
而且,2021款轩逸新增双区独立空调和Arkamys高保真经典AI音效算法,也为车内乘客带来更贴心的体验,再加上领先同级的NVH表现,开上轩逸就意味着一场惬意舒心之旅的开启。
看来,轩逸能拿下2020年“沃德十佳内饰”大奖,不是没有原因的。
▎健康安全,轩逸两手都够硬
在安全方面,第14代轩逸相当有料,而且是两手都很硬。
首先看被动安全,依托于CMF平台对车身架构的加成,轩逸采用Zone Body区域车身结构+1.5Gpa UHSS高刚性车身的组合,整车980Mpa以上使用比例超27%,590MPa以上使用比例高达43.6%,在同级车中数一数二。
主动安全层面,得益于日产CMF平台的高兼容性及高通用性,第14代轩逸能够搭载更高级别车型的诸多先进配置,7项全场景智行安全配置和3大驾驶辅助科技构成了完善的主动安全“堡垒”。其中,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EAPM油门误踩纠正、CTA倒车车侧预警和IDA疲劳智能预警均为同级独有的“黑科技”,堪称新手利器。
顺便提一句,2021款轩逸还内置行车记录仪,相当贴心。
而在涉及车内健康方面,第14代轩逸内饰材质杜绝EPS发泡、木纤维板、含苯类胶水、含苯类油漆等材料,并在生产环节避免或减少使用高VOC空腔蜡、胶水复合工艺等散发性较差的工艺,从源头上保证健康的车内环境。此外, PM2.5过滤装置也成全系标配,对于敏感体质、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考虑很是周到。
▎算经济账,会过日子的自然知道怎么选
搭载第三代HR16发动机的第14代轩逸,虽然官方声称百公里工况油耗为4.9升,可在2020年举行的几场“逸行千里”节油赛中,4.9升已经被证实是一个“上限”数字,低于4升的比比皆是,哪怕是近千公里的长途山地驾驶,满载情况下最低都跑出了3.14升,在复杂海岸线上更是低到2.95升。
众所周知,哪怕是1.5L排量的朗逸,百公里油耗6升多已是很会开的水准,即便是以混动行走江湖的卡罗拉,其实际百公里油耗都不会低于4升,至于1.2T燃油版车型,也普遍在6升左右。看来,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功劳,日产CMF平台为轩逸带来的0.26Cd超低风阻系数,在降油耗这事儿上还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而且,轩逸的“省”还不仅仅是油耗,其后期保养成本也相当亲民,日常小保养不到300块。
油钱花的少,保养也便宜,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如此省钱的用车体验,幸福指数真的是高到没朋友。
『 写在最后 』
1月8日,轩逸又拿下了中国汽车金视奖-年度家用轿车大奖,主办方给出的获奖理由中,称轩逸一直“以家庭为原点用心解读时代需求,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这句话所暗含的,正是轩逸“一步到位家轿首选”的产品理念。
就在元旦期间,一位朋友打算买车,我让他多看几款对比对比,因为市场上十来万轿车的选择实在是太多,可他当天下午就直接去把轩逸定了。他的理由相当简单:身边朋友好多都说这个车好,自己试驾之后也啥都满意。
一句“啥都满意”,确实囊括了轩逸基本素质,要颜值有颜值,要内在有内在,好开又好用,妥妥的让人幸福一步到位。想想也是,380多万车主的选择,其实已经说明一切,跟着买就是。
另外,这位朋友之所以果断下单,跟东风日产最近推出的幸福“逸”享计划也有关系,据称,1.1-2.28期间购车,可享5年/15万公里整车质保和5年8次基础保养(不含首保和二保),以及最高3年0息贷款和2000元置换补贴等服务。
最后,从轩逸销量连涨十年并刷新轿车销量纪录这件事儿,其实还透出一个道理,但凡把事情做到极致并长期坚持,你一定会是那个赢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7月4日,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B」系统,让汽车在收费站实现了全场景无人值守通行。这可不是简单的抬杆就走,而是从进收费站前500米就开始自动调整车速,到闸机前0.5秒精准识别ETC,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得像是老司机在开车。首批装车的腾势Z9GT在深圳福田收费站实测时,暴雨夜都能以±5......
贵州榕江泡水车将要流入市场,“全损车”流向缺乏监管问题已显现
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都在试图通过新能源转型、产品矩阵优化及全球化布局,在销量与市场份额上实现突破。作为支撑中国车市“半壁江山”的“自主五强”们状况如何?借各家纷纷公布半年销量公布之际,我们一探究竟。
或许是南北奥迪唯一一次正面交锋。
广汽冯兴亚拜访任正非,释放了三个信号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中国智造闪耀拉美
广汽传祺6月销量: 背水一战,最忌心浮气躁
又一“造车新势力”诞生!首车为高端新能源SUV,存活率有几何?
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将于2025年7月12日至21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中国智造闪耀巴西,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正如苏超用最接地气的姿态重构了足球运动的魅力,212越野车也以专业技术与亲民价格打破行业壁垒,即时精准的为越野爱好者提供了专业且低成本的快乐。当年轻人在“苏超”赛场为家乡摇旗呐喊时,另一群都市探索者正驾驶着212越野车T01驶离喧嚣,在引擎的轰鸣与自然的怀抱中寻找释放压力的出口,......
特斯拉FSD山寨版仅需几百元 改装乱象与低价背后的安全隐患
文丨克尔・布特罗斯 编辑丨吴海珊
我最为小米汽车/雷军叫好的一点,是它/他强大的自信和冒险精神。
进入高温后的夏日行车必备:盘点现代车辆的防晒黑科技
比亚迪汽车
7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对外发布销量数据,6月单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
官降2.87万,轩逸经典再改款,减配备胎,售7.99万元
比亚迪为什么会在巴西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广汽传祺6月销量稳增,保值率榜首印证用户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