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智车营 2931浏览 2021-03-23 IP属地: 未知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文|营哥


上周,「啥都敢说」的马斯克再一次将特斯拉推上了风口浪尖上。


事情源自马斯克早些时候在推特上表示:将回收一部分车主的FSD beta版的使用权限,原因是这些车主在使用FSD beat时,没有对道路进行特别的关注。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对此,有网友在这条推特下评论:特斯拉是怎么知道车主的行为的?是特斯拉车内的摄像头吗?


“yes”,马斯克如此耿直的回复到。


虽然监控用户隐私数据这种行为是大多数科技公司的基本操作,但这样摆在台面上直接承认,还是引起了大众的又一轮热议。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不过我们今天的主题并非是数据隐私,而是特斯拉车主过度相信自动驾驶的行为,说得更准确一点是:当前的自动驾驶系统,值不值得我们过渡信任?


01 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完全夸大其词


在讲能不能完全信任自动驾驶之前,我们先讲一讲什么什么是自动驾驶。


目前行业里关于自动驾驶分级比较权威的,是采用的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简称SAE的标准,它将自动驾驶的等级一共分为了6级,如下: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L0:无自动化,驾驶员完全掌控,车辆无任何自动化能力

L1:驾驶支援,能在横向(变道)或者纵向(加减速)单一项目上辅助驾驶员超控车辆

L2:部分自动化,能在横向(变道)和纵向(加减速)两个项目上辅助驾驶员超控车辆

L3:有条件自动化,由系统完成大部分的操作,人类驾驶员在适当时刻提供应答

L4:高度自动化,有自动驾驶系统完成几乎所有的操控,人类驾驶员在极少数的情况进行接管。

L5:完全自动化,在所有的道路场景中,均由系统完成驾驶操作。


而我们想要完全信任自动驾驶,那么所对应的等级势必要在L4或者L5以上,才能实现。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但很明显,参考特斯拉对于其完全自动驾驶的描述,很容易就发现其自动驾驶的等级还处在L2-L3之间,远远达不到完全自动驾驶的能力,如果过度的信任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后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前段时间国外的媒体曝光了一段时长约13分钟的特斯拉FSD beat 路试视频,从视频中可以明显的发现,目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存在诸多的问题,在一些场景中甚至出现极端危险的驾驶方式,如果没有驾驶员的干预,车祸是在所难免。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02 自动驾驶的每一个环节,都还有待完善


如果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朋友,一定清楚在2018年3月那起震惊自动驾驶行业的UBER自动驾驶致死事故。


根据事后的报告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Uber的自动驾驶车辆未能在夜晚成功识别横穿马路的行人, 进而未能及时制动,最终酿成惨剧。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如果更深入一点,可以说是优步自动驾驶系统的传感器协同、模式识别算法、决策系统、预设的介入条件,都出了大问题,而车内的安全员玩忽职守,只是诱导事故发生的一环。


在参考特斯拉发生的几起撞白色卡车事件,也是由于自动驾驶系统在感知层面的缺陷,未能成功识别卡车,进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众所周知的是,当前自动驾驶行业在感知层面普遍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特斯拉为首的视觉方案,另一条是以Waymo为代表的激光雷达方案。


两条路线各有优势弊端,比如采用纯视觉方案,受限于光学摄像头的特性,很容易实现感知环节的误判,比如将白色卡车误判为白色的天空;激光雷达对于 3D 感知及环境建模的确更在行,但严重受限于环境,比如在大雪天气,激光雷达的探测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感知后面,还有融合算法,这是需要海量的数据去训练算法的,而在真实的环境中,道路是千变万化的,研发人员永远不可能将所有的场景都考虑进去,这就导致了系统在遇到未经训练的场景时,可能出现不知所措的表现。


融合算法之后,还有决策执行,如果采用相对保守的策略,那么车辆遇见可水坑也可能停下来,给驾乘者带来非常不好的乘坐体验;如果采用激进的策略,系统变得迟钝,那么和可能措施处置机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可以说目前自动驾驶的每个环节,都还没有做到相当完美的地步,如果现在过渡的相信自动驾驶能力,那么无异于将自身至于危险的地步。


03 法律不健全,一旦出事,车主维权难


技术不完善是一方面,不健全的法律也亟待完善。


《智车营》此前的文章强调过多次这个观点:导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迟迟不能落地的因素之一,除了技术有待突破外,法律不健全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为什么现在的自动驾驶,不能过度信任?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法律对权责进行界定,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如果出了事故,厂家与消费者之间如何定责,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


无法可依的自动驾驶汽车,你确定你真的敢使用吗?


写在最后:


自动驾驶作为当前最热门的新兴技术之一,其复杂程度难以用文字形容,难度之高、所需数据之大,验证时间之长,都使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普罗大众使用,根据我们国家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显示》,还要等到5年之后,L3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才开始有序的进入中国市场,而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更是得等到2035年之后。


可见,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智车营 2614粉丝    153作品 关注 帮助消费者更好、更轻松、更及时的了解到智能汽车的种种相关知识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