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不敢扎透的弹匣电池 广汽埃安何以自证安全?

不敢扎透的弹匣电池 广汽埃安何以自证安全?

myauto车评 1浏览 2021-03-26 IP属地: 未知

作为新能源汽车里面成本最高,同时也是最娇弱的部件,很多人会在选车的适合会关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事实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故,也跟电池密切相关。要想彻底解决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儿。除了安全性之外,厂家必须要考虑到成本、续航以及耐高低温、震动、湿度、盐雾等等因素,所以市面上尽管出现了不同的技术流,他们也都在努力的补足短板。对于广汽埃安来说,汽车自燃问题首当其冲。我们此前在《八个月燃了六台车 新能源汽车埃安S能否走出困境?》等文章中已经指出,广汽埃安 S配备的三元锂电池很不靠谱。随后,广汽埃安在本月份发布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弹匣电池。那么,这个弹匣电池靠谱不?或者说把一大坨三元锂电池分成巧克力块就会靠谱不,我们来唠唠!
广汽埃安是想证明弹匣电池边框更脆弱?
从厂家的公开试验来看,广汽埃安的动力电池采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针刺方式,它没有采用上下穿刺的办法,而是从侧面扎入了钢针。此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将钢针直接扎透,而宁德时代也是选择了上下穿刺的办法。通过对极端状况的直观模拟,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证明电池在极端的时候依然有不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布设在乘客舱下方的车辆底部,其四周除了粗壮的框架之外,还有前后防撞支架和发动机舱作为缓冲的。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车底会相对恶劣,所以宁德时代的第一次针刺试验才会出现钢针戳断的情景,就是因为宁德时代很看重车底的安全性。广汽埃安就不一样了,他们试验的钢针从侧面轻松扎入,广汽埃安是想证明它的侧面更脆弱,更不耐撞?
不敢扎透的电池包有什么安全性可言?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针刺试验当然是拿针来戳,戳就戳吧,你能不能戳个透心凉,心飞扬呢?那可不行,刘仕强带领的团队的确将钢针扎入了弹匣电池的的电池包,但是从整个试验来看,MYAUTO真的无法判断整个钢针扎进电池单体究竟是一个毫米、十个毫米还是万分之一毫米,也就是说只要扎到冒烟,它的针可能就不再进去了,这也说明三元锂电池弹匣的电芯本身就是个破点皮就会变得很危险的玩意儿。而这个替广汽埃安站台的刘仕强,恰好就是新国标的起草人之一。今年一月份实行的新国标,直接取消了单体电池试验,这从根本上避免了穿刺试验可能引发的恶果。似乎,鸵鸟将头埋进了沙子,危险就会立即消失。所以,如果有人跟我讲他读书比我多,不会骗人的话,我会大概率的想到这么一个专家和他所站台的广汽埃安。
自证清白还是自欺欺人?
有人说,既然从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已经不再要求对单体电芯进行针刺测试,通过热扩散的防护和控制的方式一样可以保障电池的安全。广汽埃安的这次试验当然是符合标准的,从试验来看,通过全贴合也冷集成系统和高效的散热通道及导热路径设计似乎一样可以保障电池的安全性。但事实上,通过物理隔断以及降温措施来保障电芯安全并非广汽埃安的发明创造,而是所有厂家都会想到的问题。既然电芯可以分成一块一块的,但如果散热真的有那么高效的话,那么686度的高温就不应该存在了。通常,电池出现针刺试验所模拟的场景,也是车辆在发生严重车祸的时候,这时候电池的安全性不仅仅关乎车内人员的逃生时间,也包括救援人员的安全。广汽埃安S接连燃车,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宁德时代的811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之所以容易发生自燃事故,是因为构成正极材料的镍和钴都是副族中的活性金属,属于天生的暴脾气。所谓811电池,就是说镍和钴占比为八成和一成,虽然剩下部分锰或者铝“脾气”很好,但过低的材料比例哪儿压得住啊!所以比亚迪选择了更安全的磷酸铁锂,而它升级形态的刀片电池本质上也是会冒烟但不会爆燃的磷酸铁锂电池。同样的,为了实现电芯的安全性,特斯拉和小鹏也在转向不使用镍或钴的动力电池。就针刺试验本身来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与宁德时代的撕逼中大获全胜,而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试验,似乎还比不上宁德时代去年玩剩下的那点东西。MYAUTO认为,事关生命安全的东西应该足够的科学和严肃,这种过家家似的针刺试验,我还是劝你善良一点吧!

 
相关推荐
myauto车评 9.1万粉丝    2850作品 关注 趣料车生活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