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超级充电站 3097浏览 2021-04-16 IP属地: 未知

我今天发了 10 条关于极氪 001 的微博,最后一条的最后一个词是「炸裂」。

让我们把记忆退回到前两天,经历了十分像新势力的 Mach-E 发布会和十分像传统车企的小鹏 P5 发布会之后,大家发现,自己的想象力已经跟不上这一波波宛如电影的车潮汹涌了。

而如同两天前那个血色夜晚一样的故事,是各新款电动车的价格也开始进入了真刀真枪价格战的阶段,之前各种遮遮掩掩的电动车产品在最近发布的新车前的感觉,就像是当年的山寨机遇到了中华酷联的感受。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只用了两天,极氪就用 001 的售价,告诉了大家中国品牌的电动车的性能能有多好,价格能有多低。

电动车发布会的传统套路有两个:

第一个,一串指标猛如虎,结果都只出现在价格昂贵的顶配车型上,那型号根本就不打算卖;

第二个,入门售价很诱惑,但是发现除了造型之外什么都买不到,随便加加钱就上了一个档次。

而今天,极氪 001 上出现的所有关于性能的最高参数,都能花整个车系最低的价格买到。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虽然两者不可兼得,但想要最快加速还是想要最长续航,只要目标明确就可以轻松选择。

而没有耍猴的是,买车附送的权限都能当做实打实的折扣:首任车主有三免,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和终身免费数据流量,对于智能电动车来说,这三项都算是刚需了。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而年底前下订的话,可以免费得到价值 6000 元的电光蓝和价值 11000 元的 21 寸轮毂,顶配车型更可以得到终身免费充电。

这还不算,7 月底前下定,可以享受 5000 元抵 20000 元的优惠,相当于又降价了 15000 元。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我觉得这辆车的性价比不需要形容,用一个事实就可以概括:这是我最近几年,见到发布会之后媒体群里晒订单最多的一款电动车。

架吵到 2021 年的时候,特斯拉、蔚来是这个行业标杆的问题似乎不用再吵了。

特斯拉的逻辑是,产品尽可能水桶化地提供智能电动车所需的全部配置,将车之外的成本因素降到最低,用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蔚来的逻辑是,尽可能地为电动车的焦虑点以及用车场景提供丰富的服务和生态,提供高端无忧的用车体验。

综合来说,两个逻辑都说得通,也有各自的拥趸,但从成本等方面考虑,很难在一个品牌上同时存在。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但极氪做到了,或者往深层说,吉利集团做到了。

做到的原因一方面是实力,背靠大树好乘凉,转型的投入决心和分摊的研发成本等,都让这种巨头有着整体抗衡上的巨大优势;而另一方面则是悲鸣,吉利系之前在纯电方面动作颇多却收益颇少,眼看着前面已经有优秀生做出了案例,那为什么不学习一下再发扬的更好?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所以,极氪 001 几乎发布会上每一页的参数都值得大家拿起手机去拍一张,类似于 100kWh 电池、360kW 充电功率、电吸自动门、智能空气悬架、后轮随动转向等,都属于实用、硬核且直接和竞品针锋相对的配置和参数。

这样,极氪宣布自建名为”极充“的自营充电网络也就不让人吃惊了,喊出「充电 5 分钟,续航 120km」的口号之后,无论实际效果如何,至少这一品牌在核心地区的用车体验,相比同价位太多的产品有了保证。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而在车辆发布前后确实略显冗长的极氪价值观宣讲和极氪宇宙的共创构建,虽然听起来依然有些拗口和生疏,但目的也达到了,至少最后出现的品牌介绍一览表中我们明白了,电动车市场所有的功能划分,极氪都需要。

今天有两件事情在行业内刷屏了,一件是华为的「ADS 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的路测演示视频,一件是极氪 001 的上市发布。

这两件事都多少有些让人吃惊的意味,在 2021 年初,仿佛还有行业大势已定的感觉,先行者不仅道路正确,又重金加码,俨然已经为后来者设置了难以超越的壁垒。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可一天之间,我们看到了在规模化面前,传统巨头把握节奏之后的起势之快。

以华为为例,在具体产品亮相之前,华为在自动驾驶方面投入的人力、智力、财力对于行业起势是不透明的,我们没法预料巨鲸跃起的位置,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华为整套方案在演示中没有虚标夸大成分的话,能为车厂的产品赋能多少。

而极氪 001,也因为架构平台的新创,和「一年两款新车」、「2024 年进入智能出行领域」等变数,带给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

「堆料最猛+性能最强」:极氪001硬刚新势力?

今年,或许成为两个维度上新旧力量的碰撞之年,第一个维度,传统品牌的智能电动车将遭到中国品牌智能电动车的强力反攻,中国品牌在运营能力上的前瞻性和本地化对于很多仅靠产品单打独斗的竞品来说一定程度实现的是降维打击。

第二个维度,关于自动驾驶硬件体系的竞争和关于电池容量竞争在今年达到了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关键点,很多核心车型有望通过新一轮技术升级来换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能不能追上,谁也不敢说,但至少,一切又开始跑起来了。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超级充电站 9.9万粉丝    1710作品 关注 最快最深刻最好玩的智能汽车点评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