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作为90后的我刚刚开始接触物理,正拿着5号电池和小灯泡做串联、并联的实验,但身为95后的比亚迪汽车已经为今日的新能源发展布了局,申请了第一个相关专利。
5月31日,“我迪朋友们 DM-i超级混动技术解析会”上,我们不仅了解了比亚迪DM技术的前世今生,还进一步认识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在这里把重点信息分享给大家。
一分钟,知晓比亚迪DM技术的前世今生
2008年,比亚迪发布第一款插电混动车型F3DM,这是第一代DM技术,为双电机串并联架构。
2013年,比亚迪秦、唐,搭载了第二代DM技术,为DCT、耦合、P3、P4架构,其中,秦还下了赛道。
2018年,比亚迪全新一代唐携第三代DM技术而来,在第二代DM的架构上引入了P0电机。
2020年6月,比亚迪推出DM-p和DM-i双模技术双平台战略,以DM-p主打动力,以DM-i主打节能高效。
而2021年,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陆续上市。
2008年,还是一个国内燃油车普及没达到顶峰的时代,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已经开始了DM技术的研发之路,13年的沉淀,比亚迪凭借DM技术,收获了超42万的粉丝。
三分钟,了解DM-i超级混动系统的省油逻辑
DM-i是大功率电机驱动+大容量动力电池供能为主,发动机为辅的电混架构,在这里先抛出三个关键点:以电为主、高效用油、大容量不怕冷。这三个关键点,代表着DM-i超级混动系统的核心,也是实现紧凑型轿车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L的秘诀。
其一,EHS电混系统。13年的经验传承,DM-i超级混动EHS电混系统在第一代双电机总成基础上,优化为以电驱为主,宗旨是多用电,少用油,以降低对发动机的依赖。它扮演的是“大脑中枢”的角色,主要依靠大功率高效电机进行驱动,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在高效转速区发电,高速工况适时直驱。工程师告诉我们,在功率需求超出电机可以承受的范围,发动机才会“觉醒”。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的智能功率分配,共同保障系统处于高效区工作,且能不用油就不用油。
对比丰田等传统混动技术依赖发动机、以油为主的架构,在DM-i超级混动系统中,发动机只是扮演了一个辅助的角色,用油量少了,而且油都用到了“刀刃”上发挥了最大的价值,油耗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其次,10ms级的电机响应速度,比以发动机驱动为主的混动车型(发动机响应时间200ms),起步更快。
其二,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既然要达到高效用油,就需要匹配的发动机足够优秀,这台专用高效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6000rpm,最大扭矩135N·m/4500rpm,其热效率可达到43.04%。它拥有15.5高压缩比,能通过阿特金森循环、25%宽冷却EGR、分体冷却、超低摩擦等,来降低爆震、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同时扩大最低油耗区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给这款专用高效发动机做了“减法”——无轮系设计,减少了发动机不必要的“负重”运转,因而油耗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其三,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大家的印象或许主要停留在针刺试验背后的安全性表现,但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它的其他特点,毕竟比亚迪是造电池发家的,还有那么多专利,总得有点看家本领。
首先,刀片电池分为比亚迪汉EV用到的能量型电池和DM-i车型用到的功率型电池。对于纯电车型,电能释放需要稳定而持续,因此在保证长纯电续航的情况下,需要用到能量型刀片电池,而DM-i系统需要更灵活的调度,因此需要能实现大容量调度的功率型电池。
其次,对于电池,特别是北方地区,很关心高寒掉电的问题。比亚迪首创的脉冲自加热技术加上特定的保温技术,刚好用以对抗北方冬季等极寒的驾车环境。以脉冲自加热来平衡电池温度,再在外面给它“穿上一层保温外衣”,因此DM-i车型用到的功率型电池不怕冷。电能可以保证正常输出,尽可能减少油驱,也与DM-i以电为主的省油逻辑不谋而合。
对比下来,能上绿牌的DM-i车型不仅比上蓝牌的混动车型多了很多政策上的倾斜,还相对更省油更环保。而且具备EV、串联、并联、直驱能力的DM-i车型,还要比只有EV和串联能力的增程式车型,在高速路段驾驶时更有优势。
在油耗上,评价比亚迪精打细算我认为毫不为过。此前,以我的实际通勤情况,我对比过比亚迪秦PLUS DM-i和我自己那台代步车的油耗,如果换车,一个月省下的油钱至少可以买一支口红。(传送门:10.58万起,秦PLUS DM-i能为女神们省下多少口红?)
写在最后:我们了解到,DM-i车型的交付周期平均在3.5个月,目前比亚迪针对产能有提出优化方案,将争取在第三季度把提车周期缩短至2个月左右,第四季度争取持平。为了缓解用户不知节奏的焦虑,预计在第三季度还会上线订单查询系统以供消费者跟踪。同时,我们还获悉,重庆地区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 DM-i总订单突破了2500台,其中,秦PLUS DM-i约1300台、宋PLUS DM-i约900台,唐DM-i近400台,目前已交车总量约600台。可见,整个市场对DM-i混动技术的期待还是很高的。已经进入6月了,5月的销量成绩表现即将出炉,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维修费数万、保费翻倍,新能源车险成为车主羁绊!
一路向西 启程出发 北汽集团“悦野·中国”IP发布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当全球车企还在卷800V,比亚迪已用千伏高压撕开纯电天花板
五一假期,汽车行业最热闹的事莫过于自媒体博主测试阿维塔12风阻,实测数值与宣传数值差距过大,引发大家关注汽车风阻是否虚假宣传一事了。
近日,仰望带着自己的U8、U9、U7参加了汽车文化盛宴——2025金盏速度节,在爬山赛、出租车赛道上,旗下车型大秀技术,漂移、爬坡、过交叉轴,展现了中国顶尖汽车品牌的内涵和实力。
起步即旗舰 重新定义中高级电混轿车新标准
比亚迪海外出口销量或将超越奇瑞
上汽通用五菱:以品牌建设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什么?车辆合格证也能不合格?
中国汽车产业也曾经面临很多道路的抉择。最终,我们绕过了欧洲的柴油机路线,绕过了日本的油混和氢能路线,更绕过了美国的大排量汽油路线,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能源道路。
2025年5月2日,大.敢不同的领克900在洛阳五一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发布。
昊铂HL与理想L8:30万级增程SUV,哪款是你的心头爱?
现在很多厂商大力宣传:智驾已经能完备覆盖99%正常使用场景,让人们以为它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这是个“圈套”。
高配低价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 网友表示:插混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比亚迪宋家族:颠覆日系混动霸权,全球新能源SUV新标杆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创新玩法点亮赛场 奇瑞集团运动嘉年华燃动芜湖
极狐新阿尔法S5 VS 埃安RT!15万预算两台绕不开的车!哪台更适合你?
问界M9的成功是“新豪华主义”对传统燃油车价值的颠覆,也是高净值人群消费逻辑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