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今天的活动,举办得有点快。
这里的快,既指小鹏从完成美股上市再到完成港股上市的进程快,也指整个上市活动流程进行得快。
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切都已驾轻就熟,“谁还没上过两次市呢?”
这让小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也让小鹏成为三年内首例港、美双重主要上市的重大中概股。在让小鹏拥有更多融资渠道能力的同时,也有了贴近更多市场、用户从而进行高速发展的契机。
继上海车展之后,何小鹏再一次在媒体专访中用到了自己的“春秋战国”论,经过了百花齐放的初创期,接下来的竞争会更聚焦也更残酷,于是,大家的问题也就集中到了:小鹏接下来会把钱花到何处?
战国时代的光荣与梦想的不凡之处,既包括逐鹿天下的愿景之宏大,也包括了玩家不断集聚之艰难。
对于电动车在下一阶段的市场渗透率,何小鹏给出了两个极高的估算值,他表示,到 2025 年,电动车在全国会达到 35% 的渗透率,而超一线城市更会达到 60% 左右。而小鹏汽车想要取得的市场地位也很明确:在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中达到 10% 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而在特别关注的细分市场,要做到远大于 10%。
从业界角度看,几乎所有的重要智能电动车玩家也都有类似的市场目标,这会导致头部的聚拢效应。
“新的软件所带来的差异化和新的场景所带来的差异化,它的底层无论从技术架构,还是场景的生态体系,都有规模化收敛的垄断效应。”
何小鹏甚至用“核聚变”来类比聚拢效应的威力,在他看来,这种效果会在接下来几年逐渐显现,
“这就像智能手机在千元机出现、在 App Store 广泛运用以后出现的一个爆发的点,这个点再过两三年,真正做深度自研的人,一旦再碰到其他的,就很难在这里面形成强烈的竞争。”
但支持厂商从当下的 30、40 分走向 70、80 分的硬实力根本,是钱。
“如果从 0 到 1 大概要 200 亿人民币的话,今天我们已经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从春秋到战国或者说如何从 1 到 100,每家公司可能不太一致,但是我相信第二步的这个钱肯定超过 300 亿,这是一个基础,所有人在今天都要多储备粮草、多做好组织的建设、多研发,我相信这是大家一致在做的事情。”
因此,小鹏把加速募资、放大团队当做重要的底层驱动力,顾宏地也补充道,“加大投资、加大增长的态度可能是最适合我们这个行业的”,而小鹏的招股书中也清晰地写着:研发、销服体系、充电体系、机电、国际化和产能提升,将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
在今天的专访中,关于具体车的信息虽然没有聊上太多,但对于怎么造车这件事,何小鹏却比之前围绕产品的专访时间内分享了更多。
“我觉得当前一代车从我的角度来看还不够打。”
何小鹏看来,当前绝大多数传统品牌的重心依然是电动汽车而非智能电动汽车,因此真正的竞争会在 2024、2025 年到来,届时,决战的重点会是智能化和全球化。
因此,小鹏将智能电动汽车上对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投入占比定在了 40% : 60%,而小鹏和核心逻辑第一是强研发,第二是做精品:
“做精品就是在单车上的研发投入可能很多友商的几倍甚至十倍的投入。”
顾宏地也谈到:
“去年我们在整个研发上是 17 亿人民币左右,今年可能是差不多要翻倍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可以感觉到我们上面的投入有多大。”
虽然从长期看,何小鹏认为自动驾驶只是智能化的一小部分,但“也是今天智能汽车的主体部分”,小鹏对自己竞争信心的判断来自两点,一方面是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在追赶自动驾驶能力,这对于市场教育、消费者心智的培养有很大好处;另一方面则是,自动驾驶是“深度学习框架体系的表现”,在这个框架中,规模越大,数据越多,深度也越深,领先的差距也会越来越明显。
坐拥 3 座自有工厂的小鹏也是为数不多在多个场合强调生产能力迭代对于发展重要性的品牌。
目前,小鹏在肇庆、广州和武汉的三家工厂设计产能都是 10 万辆/年,但是经过双班、扩产之后,三家实际产能可以达到 50 万/年。
这当中,最新的武汉工厂将是在生产理念上也迭代的作品,在技术、工艺方面会有大量创新,而这家工厂,将在 2023 年承担起生产小鹏全新车型的责任。
“对于新的平台今天我们正在研发中,最近我正在去参加产品设计以及工程的评审,非常酷,但是还不能告诉你,我们到了合适的时间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全新平台的特点。”
虽然何小鹏并没有太过直接的回答关于评价雷军造车的问题,但如此多巨头纷纷投身造车行业的原因也很直接:这一次智能汽车的变革,是上一个 10 年智能移动互联网变革之后,最类似又最大规模的一次机会。
结论是:这既是中国厂商本轮创业的重大机遇,也要求中国厂商真正用全球视野来考虑问题。
何小鹏表示,产品必须要符合全球政策、法规和安全标准,同时也要建立全球的品牌和渠道体系。“如果这两个今天不去做,我觉得会相当大的程度有可能错失这样一个机会,因为在电动汽车甚至在智能电动汽车全球厂商都已经开始正在努力的过程中了,所以这个时间我认为是非常地紧迫。”
去年,小鹏在挪威尝试销售了一小批 G3,这次尝试给了小鹏极深的认知和反馈。
“我们认为欧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商业机会,因为我们看到欧洲现在在渗透率方面用户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包括北欧市场对外来国际品牌的接受程度,我觉得都适合中国的厂商包括小鹏汽车这种智能电动汽车去竞争。”
“我们另外比较了一下我们产品和当地一些产品,我们的产品从性能、智能化和设计方面都可以给欧洲国际市场的用户有一个非常吸引力的选择。”
但国际化的第一步,是打基础。
这句听起来正确的“废话”,其实意味着多重能力的构建:对当地监管的了解、对品牌的建设、对设计的理解,以及,最根本的营运能力,这些都意味着对组织能力、研发能力和销售能力的重大考验。
小鹏的答案是 3 个:1、智能化是差异;2、To C 是特点;3、要卖中高端。
如果说今天中国车企谈全球化已经不算天马行空的话,那么谈低空飞行器肯定算。
除去智能汽车之外,何小鹏对 600 米以下低空的飞行器情有独钟,他认为未来 5-15 年这一市场非常有想象力,而小鹏已经持续投入了 8 年时间。
“今年下半年我们可能还会跟大家分享一个新的思考逻辑,但今天还不到时候。”
但产品端的推进并没有闲着:
“我们在最近会宣布下一代飞行器的体系以及更往后再下一代真正的商用产品,也就是说把飞行和汽车体系耦合起来的研发。”
最后,我想摘录今天我印象最深的三段发言内容。它们很好地总结了今天访谈的全部内容,关于上市本身,关于企业发展节奏,以及关于这个时代赋予中国创业企业的伟大责任。
“我相信双重主要上市是一个节奏的问题,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对我们来说时间到了就可以去做。今天在整个智能电动汽车非常好的时期,无论是在人才招聘,还是资本市场,还是客户心智的培养过程中间,这个时候你走得越好、走得越快,上市是越棒的上市。”
“觉得一个创业者最难的,就像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家一样,能够去控制什么时候出小提琴、什么时候出大提琴、什么时候应该安静、什么时候应该喧哗,这个点我觉得我们比较幸运的是最近抓得比较准。当然行业我们是走得比较快的,我们内部有一句话,在快速的运动中保持平衡,首先你要快速向前跑,其次是保持平衡,这是我们的一个态度。”
“纵观历史,科技的向前,核心来自信息的变革、能源的变化和工业的落地,而这三个最核心的驱动力,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正全面融合,这定会给全球交通领域带来更高效,更安全,并符合碳中和的全新出行和生活方式。”
比亚迪说的中国汽车在一起,被华为实现了
厦门车展实力出圈!方程豹钛3以豪车级内饰与智能配置,重塑同级标杆#钛3 #方程豹钛3 #车展现场 #车知识分享计划
高端,自研,前瞻性,以及对产品定义的准确性,都是芯驰打赢国产替代“上半场”的关键。
ID. AURA来啦!一汽-大众持续深耕技术创新
实拍一汽丰田bZ5,配激光雷达,预售价13-16万元,值得选择吗?
比亚迪“杀疯了”,完成由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综合优惠10.68万起!轴距超2米9,续航1210Km,确实是“家用王”
比亚迪一季度出口 21.4 万辆,登顶 7 国销冠!中国车企改写全球汽车格局
传祺E8+比老款贵了3000元左右,但增加了价值20000元的配置。
在5月1日开幕的南昌国际车展上,红旗品牌携天工家族、H家族两大产品序列,尽展红旗品牌“All in”新能源战略新成果,和“为用户造好车”的品牌初心。其中红旗天工06、红旗H5 PHEV正式上市。
奇瑞集团4月销售汽车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0.3%
对迷信的颠覆,往往意味着迈向成熟的开始。
20.78万的超大MPV,还带有智驾和自动泊车,比亚迪夏好香
2025年一季度刚过去,比亚迪就在多个国家拿下了销冠,势头是真猛!
兆瓦闪充5分钟,续航400公里。公共充电桩,双枪充电也不慢。
五一假期开着这辆特斯拉Model 3P跑了近1000公里,作为Model 3的高性能版,专属性能外观,非常帅气。操控精准,动力够强;电门响应极快,方向盘指哪打哪,好开,确实好开。但是比普通版贵十万,你会选择它吗?
合资车企的终极形态已呼之欲出——它们不再是谁的“代工厂”,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本土汽车规范式发展的“平衡器”。
钛3是方程豹品牌‘科技平权’理念的结晶,以亲民价格带来百万级性能体验
大6座SUV之争,为什么深蓝S09比理想L8,更适合家庭用户?
上海车展展露新风向:混动才是车圈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