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实力的中国汽车品牌/集团都在发布属于自己的新能源全新品牌,比如东风汽车的新能源品牌岚图的FREE车型就已经正式上市开售了。上汽集团的规模和实力在中国几大汽车集团中占据首位,其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也立志高远,虽然新车上市的时间有点晚,但存着“一鸣惊人”的心思。智己汽车首款车型L7目前 已经多次曝光,距离上市应该不会很远了。之前,车域品车发布过文章《有点东西 智己L7外形设计解读》。今天,再对智己L7的底盘设计进行一番解读,希望对关注这款车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看到智己L7的实车底盘,与常见的燃油车型或者“油改电”车型的底盘设计大相径庭,我们熟悉的横纵梁结构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平板结构,那么如何在碰撞时吸收撞击能量呢?其实这就是纯粹的电动汽车的优势所在;大平板结构是为了安装一整块动力电池,而不必像“油改电”车型那样见缝插针地到处塞电池;而车身坚固程度和碰撞吸能的功能,则由车底结构和作为一个刚性整体的电池包来共同承担。而且可以从照片中看到,智己L7的底边梁非常粗壮,应对侧面撞击的能力是很强的。与此同时,通过初始设计就有所考虑的配重问题,这个底盘可以做到前后50/50的配重比,对提升车辆操控很有帮助。
再看底盘前部特写,除了常见的防撞梁之外,稍后一点的位置还有一道加强横梁,与车架的其它部分共同组成了燃油车“全框式副车架”的结构,对车辆前部的结构强度、碰撞时的能量吸收和传递都有好处。我们还能看到,前电机和转向机、转向拉杆等机械结构都比较紧凑,集中安排到了下半部分,上半部分是有空间做一个“前备箱”的。目前尚未有具体的说法,是否设计“前备箱”就看设计师的想法了。
这个底盘绝大部分材料都是铝合金的,银光闪闪的煞是好看。具体到前悬部分可以看到,在这套双叉臂悬挂系统内,除了下控制臂为钢材冲压件之外,其它所有的结构都是铝合金的,簧下质量可以做到很轻,操控品质有了硬件的保障。后悬挂为多连杆形式,用料也和前悬一致。同时,还配备了后轮转向功能,可向两侧各转动6°。对这样一辆车长超过5米的大车来说,后轮转向可以提高低速转弯的灵活性,以及高速转弯的稳定性。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以后安排一期后轮转向原理解析没问题。
一番探寻下来,智己L7从外形设计到底盘用料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高水准,剩下的就是三电系统的解析了。一旦有最新消息放出,车域品车一定第一时间报道,敬请期待。
暴雨天通勤有多狼狈?打工人太懂了!但有了比亚迪,一切都不一样了!拿出手机,轻轻一点,车辆自动驶来,不用冲进雨中、不用淋湿衣服,真正实现“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这就是比亚迪的遥控驾驶功能! 其实为了解决用户的出行痛点,比亚迪在技术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易三方技术让车辆转弯掉头更......
在合资品牌长期称霸轿车市场的过去,国产中大型轿车举步维艰,月销量常常只有几十到几百辆。但比亚迪汉打破了这一局面!上市5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且均价超20万,成为首个销量破百万的国产中大型轿车 ,堪称中国品牌在20万级赛道的一座里程碑。
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乘用车制动新国标#特斯拉#单踏板模式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比亚迪这次又上大分了!要知道,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吹嘘自家的智能辅助驾驶有多牛,可一旦真出了小事故,不是甩锅就是跟保险公司扯皮,实在难堪!
销量暴跌,市值缩水,老板作妖,四面楚歌。
天神之眼B能自己过ETC了,首批就是腾势Z9GT跟腾势Z9,话说比亚迪今年路线好坚定啊,就没变过
比亚迪智能泊车保障政策助力消费者信心提升
430万辆见证传奇,全新一代速腾L开启A+级轿车新纪元
享界新LOGO发布,与用户共塑豪华新范式
新能源时代,合资反向出口潮迎来新变量?
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老车比新车还贵?还不好买?保险公司凭啥拒保
上市五年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比亚迪汉产品力到底有多强?
今年大概率将成为我国乘用车历史上新能源渗透率过半的元年。
大喜报!王传福C刊发文,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之后再出大彩
江淮皮卡:上半年全球销售3.29万辆,国内国际双线飘红
法式六边形战士护航暑期 东风标致新408龘龘款
能够让智能驾驶超越到老司机之上的要素,除了华为的强大实力储备厚度,还有一以贯之“以人为本”的态度。
众所周知,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
比亚迪正式交付客户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D9,并在泰国工厂下线了首辆泰国产比亚迪驱逐舰05。出海泰国三年,比亚迪以“交付9万辆”的卓越速度,成为比亚迪出海的重要标杆,在泰国市场的持续拓展又一关键节点。
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负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