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行业普遍面临“芯片”危机的当下,诸如BBA等在内的许多友商,要么“缺芯”难提车,要么提车还得各种直接或变相“加价”。林肯中国及冒险家PHEV,既不缺芯、更不会坐地涨价!
拒绝“芯慌”,豪华自有其道。
前两天,赶在国庆假期来临前,乐逗汽车奔赴苏州对林肯中国首款新能源战略车型——冒险家PHEV,进行了一番试驾体验。
不得不说,这款产品从静态到动态的综合表现,超出笔者期待,堪称30万级豪华品牌插混SUV的不二之选。
节能减排全球化趋势、及强有力的“双积分”等政策倒逼下,加码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一众大小主机厂的必答题。
与此同时,站在消费者角度,随着北上广深等一线、甚至许多二三线城市,开始对传统燃油车“限行限购”,选购新能源汽车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个人及家庭消费者的普遍选择。
政策大力倡导和推动,新能源汽车本身相较于燃油车也具有,更加静谧、平顺、用车成本低等先天性优势,于公于私,主动/被动选购新能源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但放到当下这个节点来看,一个骨干的现实在于,所以你的预算在30万出头,想买辆靠谱且有排面儿的新能源SUV车型,选择并不多见。
而如果你对纯电动车有巨大的“里程焦虑”;或者说出于安全性顾虑等因素,骨子里很排斥纯电动车产品,即便考虑购买新能源车,也更加趋向于选PHEV插电混动产品,那这个价位和需求可选的范围,就更窄了。
诸如丰田RAV4、本田CR-V、大众途观等,合资品牌相应的PHEV产品,靠谱倒也靠谱。
关键是,预算都奔到30出头了,燃油车都可以轻松买到BBA等豪华品牌,买辆丰田本田大众的话,面子上多少有些过不去。
图个啥嘛,这个价位买车谁还不得多多少少,考虑面子和逼格问题。
实践也证明,冒险家以一己之力贡献了林肯超半数的销量,成为了林肯中国名副其实的销量担当。
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先进性可言。价格还不低。
一句话,30万出头的价位,想买辆暨靠谱、又有面子(甭管一线二线,怎么着也得是个豪华品牌吧)的插混SUV,实在少见、太稀罕!
按照此前成都车展上毛京波的说法,正是基于本土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林肯中国今年顺势推出了该品牌首款新能源车型——冒险家PHEV。
成都车展上毛京波(左)发布冒险家PHEV
之所以电动化第一枪选择放到冒险家身上,因为作为林肯国产SUV“三剑客”之一,冒险家所处的细分市场“蛋糕”最大。
实践也证明,冒险家以一己之力贡献了林肯超半数的销量,成为了林肯中国名副其实的销量担当。
一如上面谈到的这个现实问题,30万出头的价位,目前市面上鲜有豪华品牌插混车型推出,冒险家PHEV的加速到来,恰好可以填补上了这个“市场真空”。
抢占先机成功的概率自然大很多。
对此,出席此次试驾活动的林肯中国传播与公共事务副总裁——王赫男也强调,冒险家PHEV及燃油限量版车型的推出,也将进一步丰富冒险家这款明星车型的产品矩阵,以覆盖到更大范围的潜在消费人群。
事实上,以林肯中国大本营所在的上海为例,相较于同样“限行限购”的新能源车销量大户北京,上海向来对PHEV插电混动更加的“友好”,不仅可以享受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关键还能“上绿牌”。
王赫男主持试驾前的媒体沙龙
对于许多工作生活在上海的白领和新中产而言,30万出头的价格,不便宜但门槛也不算太高。
冒险家PHEV的推出,势必会成为投向该细分市场的一枚深水炸弹,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回到此次试驾本身。
静态部分就不过多赘述了,关于PHEV版及限量版冒险家,成都车展时我们已经有过报道介绍。
就动态驾乘环节来说,冒险家PHEV的实测表现确实超出了笔者、及同行多位媒体大小伙伴的预期。
主要谈印象最深的以下三点:
其一、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匹配,成熟度目测还是非常高的。
如若不是车辆上的一些“蓝色”标识元素、及驾驶模式的提醒,日常驾驶过程中估计很多人都不太会,轻易区分出这究竟是一台PHEV插混车,还是一辆燃油车。
因为无论是电量充足,还是“亏电”的情况下,除了亏电时发动机声音会明显一些之外,整个动力的输出都还是较为平顺的,没有一些PHEV车型惯常会存在的“突兀”变化。
这一点,也足以证明即便是在难度系数颇高的PHEV领域,林肯及背后的福特,还是有几把刷子。
其二、整体的底盘质感,还是非常的令人称道,至少比BBA同价位竞品要明显更加的“高级和舒适”。
尽管动力电池的加入使得整车整备质量较重,但开起来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高速、抑或是有些颠簸的乡间土路,冒险家PHEV给人的直观感受还是非常“灵巧”的。
说身轻如燕有些夸张,但确实很好开、开着很舒服。
唯独美中不足的是,包括笔者及同车媒体都发觉,后排的乘坐舒适性还能调得更好一些,过一些颠簸路的时候,前排驾驶者觉得很稳很舒适的情况下,后排乘客会感觉稍微有些“颠”。
再吹毛求疵一点,后排隔音还能更好一些就完美了。
其三、包括冒险家PHEV及燃油版车型在内,林肯中国采用的这套SYNC+车载智能网联系统,整体体验感也要明显引领一众豪华品牌。
这一点从技术层面上看似并不难,实在不行直接采纳腾讯、百度、阿里、甚至华为等第三方车机系统,都可以做到与时俱进。
但现实问题在于,目前不说豪华品牌,就连本田丰田大众这种合资品牌,在车载智能网联上的体验,确实很落后很差劲。
透过此,必须给林肯中国团队深入推进“本土化”一个大写加粗的赞,这需要魄力更需要诚意。
中国尤其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无智能·不汽车”,傲娇的BBA们并不想懂。
中控大屏不仅看着爽智能网联也算好用
当然林肯的这套车机系统,虽说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还不错,但目前来看开放的权限的确有限。
涉及车辆相关的控制,即便最普遍的语音控制打开车窗、天窗等,都还尚且不支持。
这一点不应该,也需要中方团队进一步争取,更大程度上的开放和授权,没那么难!
总体来说,冒险家PHEV的综合产品力,的确值得称道,瑕不掩瑜,30万出头的价位,战斗力还是超强的。
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些,预算在这个价位,想买辆靠谱且有排面儿的新能源插电混动SUV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福音。
过去没有两全其美的选择,要么有里子(如丰田本田大众的PHEV产品)、要么有面子(宝马X1 PHEV等)。
现在好了,林肯冒险家PHEV的到来,让你里子面子都管够,不愧为“豪不妥协的美式新能源豪华SUV”。
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据林肯中国方面透露,在全球汽车产业普遍面临“芯片”危机的当下,诸如BBA等在内的许多友商,要么“缺芯”难提车,要么提车还得各种直接或变相“加价”。
作为福特旗下的豪华品牌,林肯中国目前并没有受到相关“芯片危机”的直接困扰。
产销量供应充足有保障不说,在毛京波总裁提出的“三个坚持”的核心思想指引下,林肯从厂家到经销商,均不会因为短期利益进行“坐地起价”。
仅此一点,林肯之道和价值营销确实不是说说而已,这将进一步提升林肯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
关键时候,确实得真诚厚道!
毛京波与经销商代表共同发布服务公约
值此之际,如果你的需求正好是想买一台30万级的豪华品牌插混SUV,林肯冒险家PHEV,无疑值得一看、一试、一买。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