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破50万级别的高合汽车算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成功吗?这是落笔前我给自己的提问。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何才算得上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现实总会给予我们最直接的回答。
当它屡屡出现在50万元级别车型销量榜单前三时,气氛变得微妙起来,这个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不断质疑和诟病的新势力车企在网端的画风开始好转。
跑进50万元以上豪华电动车销量榜单,并以641辆的销量超越保时捷Taycan(参数|询价),夺得该排行榜冠军,环比实现36.7%的大增,成为历史上首个问鼎该豪华电动车月销榜冠军的中国品牌。
种种的赞扬和掌声,皆因高合竟然成为了新晋50万元级别豪华电动车的销冠。但是在背后,高合也并没有像它“吹”的那样美好。
在今天,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在发生巨变,从传统品牌到新势力车企,源源输出的汽车品牌让用户对于电动车有了全新的概念,从不接受走向包容,从包容走向必需品,那些和时间一起成长的销量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无论在燃油车或是电动车市场,中国品牌们依旧很难突破20万元级别,这个数字近乎成为了某种约定俗成,从微型电动到SUV,大家努力争取着这个围城里的一席之地,而50万元以上的高端电动市场里更是成为了禁区。
已经倒闭的前途汽车曾经想要努力在这个市场中寻找一席之地。所以同属新势力车企,高合还能撑多久呢?
“对保时捷品牌有些厌倦,比起BBA这类传统豪华,当下的国内用户或许更为期待中国品牌豪华车的诞生,抛开民族情怀的加持,消费者需要从设计到全新智能化配置都让人耳目一新......”显然,如今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类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另一方面则是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成功以及市场分化的加剧,极大的刺激和鼓舞了中国品牌开始反思转变,倒逼他们更加重视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树立专有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战略。
不过如果说中国品牌挑战50万元级别豪华车型是一种市场探索,但在这个市场能中能维持多久也面对着种种困境,比如突破品牌的天花板。
品牌向上,一直是个难题,尽管中国品牌们穷尽“洪荒之力”为自家车型努力贴上“高端”,但在“高端”二字面前,它们往往所能呈现的无非也是配置的堆砌、功能的加持,在炫酷的用户营销手段上贴上个性标签。
同质化也逐渐成为了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中最大的弊端之一,有人说是中国市场过于庞大,我们应该允许多品牌存在形成竞争;但也有人提出,差异化不大的市场竞争,只会令电动产品失去原本预期的竞争力。
今年9月,我国纯电动销量约为27.0万辆,同比增加188.5%,环比增加43.6%;截至目前,2021年新能源累计销量为178.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94.4%,快速增量的大盘的确看起来如鱼得水,但在9月销量前十榜单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宏光MINI、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比亚迪秦PLUS(参数|询价) DM-i、奔奔EV(参数|询价)等车型都是高举性价比以及小微型电动车型路线。
“近两年,电动汽车消费结构正发生本质变化,必须看清未来的方向。”市场观察人士指出,2019年前,网约和营运车辆是电动车销量的“大头”。2020年开始,个人消费开始占据70%以上的电动车市场,其中高端车型更是从占比不到5%,猛增到25%左右。
但除了要在小微型电动车领域继续上量,还必须拿下高端电动车板块,否则将导致后续市场拓进受阻。
所以除了产品结构调整的压力,来自科技创新公司、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模式竞争,也迫使中国品牌重新审视自身的短板,以及原来的生产组织方式。
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做出尝试。例如蔚来已经在40万级别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极氪成为吉利按下新能源加速键的关键;广汽靠科技造出了加速堪比特斯拉的AION LX(参数|询价);长安阿维塔也即将浮出水面。
但随着新兴势力优胜劣汰的加剧,以及外资品牌,甚至包括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电动车型市场的加速入局,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激烈,中国品牌高端电动车品牌如何在强敌林立的市场环境面前,与其他对手做到区隔,并保证自身品牌的竞争力,把握住最后的时间窗口,目前仍存在很大的变数。
“中国车企在高端路线上看似已经取得了成绩,但仅靠这些去对抗奔驰宝马和大众丰田还远远不够。毕竟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玩法和中低端市场不同,只有用新思维去运营,才能在越来越拥挤的赛道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业内人士表示。
如今中国品牌高端产品仍是“高处不胜寒”孤独存在,尽管少数人会为其买单,但比起特斯拉、保时捷等知名品牌,光在“品牌形象力”这五个字上,就相差甚远。所以哪怕是目前高合汽车已经取得2个月的增量,但这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小众的高端化,依旧还是一场难以看到前路的赌局。
从销量方面来看,吉利汽车近期的表现可以说是稳中向好,尤其是新能源车型销量的大增意味着吉利的新能源战略是没有问题的,期待接下来的表现。
伴随着个人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和商业活动的不断创新,现代汽车市场对于MPV(多功能车)的需求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源自这一趋势,福特汽车公司全情投入,推出了全新途睿欧——一款专为
挑战百公里极速翻滚挑战 安全品质再升级
通常情况下,在进入12月份以后是各大车企冲击年销量目标的关键时期。继11月比亚迪、上汽奥迪以及飞凡汽车等车企官降后,12月初又有多家车企开始跟进,使得国内车市的价格战再升级。就在1
就在蔚来不断扩大“换电朋友圈”的同时,汽车界的两大巨头——奔驰和宝马也在11月的最后一天官宣了合作。此事也被网友们调侃:“你们两又一起玩,不带上奥迪”。据悉,本次的合作是以合资的形
在电动汽车的各个部件中,动力电池似乎是消费者最看重的部分。它的性能和安全性将对续航里程、使用体验造成直接影响。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
打破城市与山野的边界,探索生活的更多种可能。奇瑞探索06自上市以来,凭借超值价格和全球品质在轻越野SUV市场掀起一阵变革浪潮。近期,探索06海外版在欧洲畅销,这辆被誉为“国际范潮玩
极越在年底前送给用户们一份大礼:极越01全系官降3万元。降价后的极越01价格区间为21.99万-30.99万元。如果再算上置换减免5,000元,以及权益加码的12个月“纯视觉”高阶
#好看、好用、好开 降价万元真香!
继华为、小米进军汽车市场之后,又一手机巨头加入造车的行列。在2023年魅族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上,魅族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魅族的第一款“梦想”定制车——MEIZHU DreamCar
越是年底各家车企的销售压力也就越大,加上今年一直以来的价格战。进入到了12月过后,各家车企又开启了新一轮的降价。其中不仅有比亚迪,还有奔驰、奥迪等豪车品牌。可以说是年终的最后一波冲
12月1日,五菱汽车就迫不及待的晒出了11月新能源汽车的成绩单,接近6万台的单月销量,估计会让不少竞争对手心生羡慕,毕竟,对于不少车企来说,这样的单月销量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根
坊间有句话是说:汽车行业是一个从不缺少“黑马”的行业。虽然说略显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可言,从这两年汽车市场的行情反应来看,除了比亚迪外,奇瑞崛起的速度也是非常的抢眼,继去年成为年销
想要在中国汽车市场有所成就,实在是太难了,可以说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么多年来,能够在中国市场长久立足的,在海外发展也都不错。现在国内汽车格局已经
德企美企懵了!好你个奔驰,怎么“叛变”了_
自从汽车越来越智能化以后,实际上车内人员隐私问题并没有随之提上日程,车内人员对于车企来说就跟透明一样,你所有在车内的动作声音对于车企来说都是一清二楚,所以以后车企想要拿捏车主那是分
12月1日,主题为“深化友城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的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在上海举办。会上,新西兰达尼丁市市长朱利斯·莱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对新西兰的城市文化
大新闻,大新闻,宝马和奔驰合资了。但可不是你想的那样,它们并不是联手造车,而是通过全新合资公司,来布局充电站的,预计2026年就要建成1000座。此举背后更是有着深意,不信来看!
豹5这款车是方程豹汽车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主打的是越野市场,而且还是首个搭载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打造的量产车型,综合实力非常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