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的 PK、激光雷达量产上车、投资市场的火爆……这些词条让 2021 年的自动驾驶充满争议,也异常火爆。伴随着争议,自动驾驶的竞争进入了下半场,比拼的不仅仅是自动驾驶的软硬件技术和算法,商业化落地更成了决胜的关键。
11 月 17 日,百度公布了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披露百度 Q3 实现营收 31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 %;归属百度的净利润 50.9 亿元;其中,核心非广告类营收 5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6 %,这部分「核心非广告收入」就来自云计算和 Apollo 智能驾驶等领域。这意味着在大家原有印象中还处于「烧钱模式」的自动驾驶业务,已经有望成为为百度贡献营收的核心业务。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时代开始了。
萝卜快跑订单全球第一,半年订单超 27 万 如果说自动驾驶像一个遥远而美好的彼岸,那将技术和产品商业化就为自动驾驶的前进提供了桥梁。百度常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家的智能驾驶——「勇攀珠峰,沿途下蛋」,说的就是在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道路上,商业落地的重要性。 在百度的 Q3 财报中能看到「沿途下蛋」的成果:第三季度,Apollo智能驾驶和云计算构成的「核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据百度透露,萝卜快跑在 2021 Q3 订单量 11.5 万单,按照这个增势来预估,下半年萝卜快跑累计订单将有可能达到 27 万。要知道,同为自动驾驶巨头的 Waymo,2020 年每周订单约为 1000~2000 单,2021 年 8 月车队扩大后,预计单季订单量 2.02~4.03 万单,年订单量 16 万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Apollo 已经超越 Waymo 成为全球订单量第一。为百度登顶订单榜首做出贡献的,既有我们熟悉的 L4 级 Robotaxi 场景,也有自动驾驶技术降维后运用在量产车上的反哺助力。 01 L4 级自动驾驶落地,规模化是王道 Robotaxi 可以说是 L4 级自动驾驶最重要的场景,无论是 Waymo、Cruise,还是百度 Apollo,都将自动驾驶的重头戏押注在了 Robotaxi 上。当然也是自动驾驶最有挑战的落地场景:既要解决复杂的真实路况路,又需要逐步建立用户对无人驾驶模式的信任,更需要平衡运营的成本与收入。 在 Q2 财报电话会上,李彦宏曾表示:当每天大概有 5000 万订单时,Robotaxi 的运营成本将会是现在的五分之一。降低成本的关键就是车队和订单迅速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 据百度透露,第三季度期间萝卜快跑平台提供 11.5 万次出行服务。处于高速增长期的萝卜快跑让 Apollo 的商业模型逐渐清晰,订单增长带来的规模化也为百度在 Robotaxi 领域增加了新的竞争力。 02 技术「降维」,数据反哺 除了 Robotaxi 这样的商用场景外,用户最关心的自动驾驶可能就是自家车上的智能驾驶功能,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也逐渐成为用户买车时的一个决策因素。 量产车对智能驾驶功能的需求让 OEM 要么选择投入大周期长的全栈自研,要么与百度这样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联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以 10 月百度 Apollo 联合威马发布的车型为例,百度基于 W6 打造了百度 ANP 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与 AVP 自主泊车系统的量产车型以及采用「ANP-Robotaxi」架构的 Apollo Moon 版车型。这一架构可实现 L4 级 Robotaxi 自动驾驶数据与 L2+级辅助驾驶数据的共生共享、技术降维、数据反哺。这样的反哺,不仅将进一步满足 Robotaxi 无人化运营需要,同时也将加速自动驾驶快速上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降维」落地让百度不仅仅是一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也是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这种技术与商业平衡的模式,一方面补足了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为自动驾驶的研发补足「弹药」; 另一方面也利用落地后的测试和数据反哺技术,用商业化落地推动技术的积累。 技术积累,从量变到质变 当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加入到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时,百度这个布局自动驾驶领域 8 年的「老兵」用行动告诉我们:自动驾驶,是一条没有捷径的道路,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技术的积累。 这种积累一方面来自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来自实际商业落地后的数据反馈。 Q3 财报显示,百度研发投入 6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5 %,占营收比重近 20 %,过去几年里 Apollo 的研发投入一直在 15%以上。重研发模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系统智能水平的显著提升。 今年 6 月,百度发布了第五代共享无人车 Apollo Moon。新一代的 Apollo Moon 不仅将成本降低到了行业内同类型车辆的三分之一,更是通过软硬件的升级,使它的智能水平比上一代提升了十倍,让 Apollo Moon 在感知决策时都能游刃有余。今年 10 月 Apollo 正式在北京开启「主驾驶位无安全员」测试,主驾驶安全员的取消也正是对 Apollo 自动驾驶水平的肯定。 自动驾驶中另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 corner case。单车智能水平能提高系统的感知决策能力,不过在小概率的特殊情况下还是会束手无策。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大量的仿真和实路测试来验证系统可靠性,尽可能减少 corner case 出现的概率。 2019 年 9 月当百度首批量产 Robotaxi 在长沙亮相时,作为测试运营的「先头部队」只有 45 辆;两年间,测试队伍已经扩大了几十倍,获得 411 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更是计划到 2023 年将车队拓展到 3000 辆。 车队规模的扩大,意味着能带来更大的测试里程:Apollo 在全世界范围内测试车队的日增里程达到 4 万公里,如果将这些测试里程连接起来,相当于每天可以绕地球赤道测试一圈;而截至目前 Apollo 多款车型 L4 级自动驾驶累计测试里程达 1800 万公里。 此前行业内测试里程「标杆」的 Waymo,目前自动驾驶测试车队每周测试里程 16 万英里,日增里程约 3.6 万公里。当然与 Waymo 硬磕 L4 级自动驾驶的路线不同,Apollo 选择了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的商业模式,不过不得不承认,国内的科技公司在规模化这件事儿上的先天优势和努力。 这些技术和测试里程的积累,让自动驾驶从实验室走到规模化量产、落地,一步一步拓展着 Apollo 的商业边界;也定下了到 2030 年将萝卜快跑的业务扩展到 100 个城市的目标。 最后 自从自动驾驶这个概念出现开始,就常有人畅想未来路上行驶的都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场景。虽然这个畅想短期内都像是一个天方夜谭,但是 Apollo 技术和产品的分批落地,也让我们看到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脚步的临近。 在 2021Q2 财报会上李彦宏曾经预测,萝卜快跑将在「2025 年盈利」, 从 Apollo 商业化的速度来看,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全新马自达CX-5官图,换了大屏幕,还有混动版?
在2025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汽车已经从一种奢侈品逐渐转变为普通家庭的日常交通工具。汽车数量持续增长,其综合性能也在不断优化,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汽车行业展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
2025年7月8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全新旗舰车型风云A9L正式上市。这款基于电混E平台打造的C级轿车,以凭借真C级豪华、真C级性能、真C级安全、真C级智能四大产品力为标准,展现了奇瑞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技术实力。
全新现代IONIQ 6 N首发亮相,高性能套件在国内不行
小车大舞台,“敢动”你就来 从“官改”到“民改”,一文看懂MINI创意玩法
如今小型车和小型SUV,也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选择这两种车型代步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不过现在虽然是新能源汽车时代,但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小型车和小型SUV,却并不全都是新能源车型。采用燃油动力的传祺GS3,也是一款比较受人喜爱的小型SUV。目前传祺GS3共有五款不同的配置版本,官方指导......
大家庭出行必须得选一辆舒适、空间还大的车,那么专为大家庭而生的乐道L90就非常适合,它后排到底有多宽敞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一汽奥迪A5L给人留下的印象,那大概就是“美得让人窒息”。确实如此,无论是在静态展示还是动态行驶过程中,这款车型都能够散发出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而这背后,则是无数工程师们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的结果——他们将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倾注到了每一个零部件之中。
在豪华轿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消费者对车辆的期待已经从单一性能扩展到了设计美学、智能科技与驾驶体验的多维度融合。一汽奥迪A5L凭借其德系精工打造的轿跑式宽体车身、四屏联动智慧座舱以及第五代EA888发动机与华为智驾系统的强大组合,成功打破了传统豪华车的边界,为追求个性与品质的用户......
7月29日,理想i8将正式上市,新车的综合实力强劲,能收割高端纯电市场吗?
随着都市新精英群体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他们对座驾的需求已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品质生活的象征。一汽奥迪A5L凭借越级产品实力,成为这一群体的理想之选。它以“智驾”与“豪华”为核心卖点,通过设计、科技与驾控的全方位突破,重新定义了豪华轿跑的市场标杆。
岚图梦想家晋升为新能源MPV销冠!“用户思维+无限堆料”是必杀技
因为汽车市场处于“内卷”阶段,所以这几年上市的车型,通常情况新车都会在旧款车型的基础上“降价增配”。让我感觉意外的是,广汽传祺GS3竟然并非如此。本来我只是简单了解一下广汽传祺GS3,结果发现这款车型的2025款虽然价格比2024款便宜,但比目前依旧在售的2023款入门版贵,与其......
跟十年前相比,现如今起亚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曾几何时它也是那个引以为傲的韩系代表品牌,但现在不一样了,整个品牌在市面上愈发没有存在感,旗下车型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销量成绩愈发惨淡。销量能打的车型几乎没有,赛图斯是旗下一款紧凑型SUV,目前它的状态几乎是“查无此车”,......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促使各家车企严阵以待,那些主流车企还好,毕竟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但对于那些本就没什么存在感的车企来说就有些艰难了,推出新车型的频率越来越低,只能“炒冷饭”,为了提升销量只能在售价方面下功夫,上市后同样没什么存在感。比如说接下来要了解的这款2026款启辰大V便......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选择纯电动小车代步的消费者,正不断增多,尤其是长安Lumin、五菱宏光MINIEV等小巧且可爱的车型,得到很多消费者关注。如今2025款长安Lumin上市也有一段时间了,新款车型的官方起售价为4.49万元,我们今天来看看它的产品力表现怎么样,值不值得大家选择?
2025年5月15日,一汽奥迪A5L实现了从MLB EVO平台到PPC平台的重要升级。这一跨越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更在外形设计上展现了全新的风貌。设计师Jakob Hirzel率领团队精心打造的车身线条流畅而优雅,传统三厢外观设计在保持经典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
一汽奥迪A5L在2025年5月15日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MLB EVO平台升级至PPC平台。这一跨越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更在外形设计上展现了全新的风貌。设计师Jakob Hirzel率领团队精心打造的车身线条流畅而优雅,传统三厢外观设计在保持经典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现代元......
一直以来,国人对家用SUV的需求都比较大,自然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也比较大,各种新车型层出不穷,如此一来就容易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购车之前还是要了解清楚,以免选到不合适的车型后悔也迟了。
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上汽名爵终于在天津召开夏季新车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除了发布2026款MG5和MG Cyberster两款新车型以外,品牌还表示将开启新能源战略,未来2年内陆陆续续会有13款全新车型跟大家见面,此外,名爵还将与OPPO共同推出互联生态系统,而全新MG4也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