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汽车行业的“内卷”正在让汽车变得越来越无趣。
过去的汽车,无论是外观内饰设计,还是动力性能,虽然说档次水平参差不齐,优缺点都很明显,但也因此成就每个品牌各自独特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像我们曾经津津乐道的皮实耐操的大众车,中庸无感的丰田,美系车强调的肌肉感,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最懂得豪华感的奔驰,最了解操控的宝马……
而到了新能源时代,新品层出不穷,但却没有哪一个品牌能够有突出的亮点给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同质化让一切变得索然无味。
如果说在外观设计上各家品牌还能保持一定的差异,那由特斯拉开创的大屏内饰设计几乎就成了时下新能源车一致效仿的风格。竖屏、横屏,或者双联屏、三联屏、旋转屏,甚至夸张到直接拿一块大平板就嵌在仪表台与中控台上方,省时又省力。整个座舱内饰,除了屏幕几乎没有别的设计。
这种同质化低辨识度的设计潮流,就像手机从功能机时代的外观设计百花齐放,到智能机时代的千篇一律的直板触屏。各个车型之间在内饰上唯一能比拼的就是越来越大的屏幕尺寸,从最初的7英寸、8英寸,到现在的10英寸、15英寸,甚至有的车型不顾突兀与否就采用50寸的超大屏,妥妥的淘宝商城出来的山寨机风格。
这种反设计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传统汽车品牌,一向以豪华设计著称的奔驰,在最新一代S级上面同样采用了“大屏”的设计,过去那种优雅的奔驰味儿瞬间荡然无存。
在电动机的加持下,新能源车的动力输出体验远超燃油车,各款新能源车之间在绝对动力性方面的差异也远没有过去燃油车之间那么大了,动不动就秒天秒地的百公里加速和推背感已经不再能让消费者为之买单,所以智能化上面的“堆料”就成了厂家的新的军备竞赛。
在人机交互上,上至几十万元的高端品牌,下至几万元的国产低端车型,一套近似与手机界面的OS系统搭配语音识别,并且可以OTA,可以安装APP已经是标准的配置,而且被称为“智能网联”。但无论在操作方法还是实现功能上,这些智能AI并没有什么差异。无非就是语音播报天气新闻,实现一些基本如开窗关窗、调节空调、播放音乐的功能。至于某些品牌宣传的与智能家居间的互通互联,可是现在又有多少消费者的家中遍布智能家居呢?
大量的车型开始将L2级辅助驾驶(含入门级)作为标准配置,但无论是从功能实现,使用体验,还是可靠性上,它们都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处在一个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水平,甚至会给人一种可有可无的鸡肋感觉。
凭借激光雷达,头部的厂家已经涉足到了更高级别的L3和L4级辅助驾驶。于是激光雷达数量又成了一个新的“内卷”目标。从小鹏的两颗雷达,到极狐的三颗雷达,再到沙龙的“(装载)激光雷达4颗以下(的车),请别说话”,车企在技术参数上的竞争可谓激烈。但在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还无法普及时,无论是两颗还是四颗激光雷达,在智能性和功能性上给消费者的感知仍然是大同小异,真正能感知到或许只有价格上的差别。
而“算力”这个词也开始频频在厂家的宣传口中出现,可以预想得到不久的将来“算力”会是厂家宣传和比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几乎等同于手机的“跑分”。但高算力到底给用户带来哪些体验上可感知的差异,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哪个厂家能说清楚。
内卷带来的智能技术过剩和功能体验同质化,让消费者很难在一大堆新能源车当中做出对比和选择。如果没掌握一点IT知识,那只能蒙着眼买特斯拉,因为特斯拉毕竟是头部顶流品牌。这和不懂手机的消费者往往优先选择苹果是一个道理。
此外,续航里程是厂家技术内卷的另一个领域。从过去的200,300公里续航,到这两年普遍500公里续航起步,再到AION LX Plus、ET7等车型宣布实现1000公里续航,电池也成为车企角逐的又一个竞技场。现阶段比起设计风格和智能化,续航里程的提升对消费者而言还是能够感知得到的体验。只不过,如果将时间线拉长,等到大部分车厂都能够将续航里程做到800公里以上时,续航里程也将会趋于同质化。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新能源车的发展路径和手机前几年的发展路径几乎一致。当一辆车不再谈设计,不谈功能和使用体验差异,也不再谈动力能耗,而是在比较算力高低,雷达多少,续航长短的时候,汽车作为一种动力工具的魅力正在逐渐消失,“四个轮子上的ipad”的戏言或许正在变成现实。你是否能接受这样无趣的新能源车,不妨在评论里发表一下你的观点吧。
一方面,车企在智能化堆料上军备竞赛,另一方面,各家的智能化水平处在同质化阶段,消费者觉得仍很初级。越细分、越智能,或许是未来汽车市场的常态。(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立场。
安全必须极致 不止是“标签”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奇瑞拿十年老车做碰撞测试
安全是造车底线 奇瑞让“五星安全”遍布全球
恶意解读≠专业质疑:对 “反常规挡位” 的抹黑该停停了!
泰国罗勇工厂投产,长安汽车加速“三步走”,开创海外出口新范本
2025年5月14日,泰国曼谷总理府,佩通坦总理会见前来拜访的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及其代表团。在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为双边友谊注入产业新动能,获泰国总理佩通坦高度认可。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
725亿元、70.4万辆车!吉利一季度的增长密码,就写在《台州宣言》的答卷上
很多磷酸铁锂电池车主应该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时电量下降速度突然加快,有时停车后再启动会发现仪表盘上的电量有“跳变”现象,直观感觉好像磷酸铁锂的电车电表显示“不准”电量“掉了一截”。这些现象背后,其实是磷酸铁锂电池独特的化学特性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的协调难题。
雷军内部演讲视频流出:内容包括对小米SU7事故的回应
长安启源Q07:15万级家庭SUV的全能担当,重新定义品质出行
近期,2025款大众ID.3改款聪明款车型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有网友表示:车辆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动力电池电量出现异常下降情况,幅度达10%-20%,甚至伴随“虚电”现象。这一问题迅速引发行业媒体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毕竟作为上汽大众电动车型中的“销量担当”,ID.3的市场表现与用户......
比亚迪在中国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在今年年底就要结束了。
非法“白牌车”被重申必须依法营运,网约车系列现象的根源找到了
开启故事征集,北京现代与千万车主共赴“真质之约”
在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充电速度始终是人们关注焦点。今天,我们齐聚比亚迪兆瓦闪充体验活动现场。曾几何时,充电慢束缚着电动出行脚步,如今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强势来袭,改写格局。此刻,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项前沿科技的神秘面纱 。
危机边缘,从销冠到破产审查,哪吒未来路在何方?
长安汽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智领未来”的决心,开启了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
档位设计反常规?任何形式的“黑公关”都不应该被接受
5月12日,开阳实验室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安徽芜湖签约,标志着奇瑞全球开源计划首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地。南洋理工大学是享誉全球的创新研究先锋,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走在前沿。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如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产业集群方面及相关领域人才培......
在古今对话中,宝马要创造更负责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