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车毂辘 2134浏览 2022-01-10 IP属地: 未知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语,“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不均,不公平的对待往往最让民众愤慨,同时也破坏社会和谐。近日,有关国产特斯拉区别对待中国用户的报道又把这个自带流量的品牌,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中国车主“不配”得到膝部气囊保护?

近日网友反馈,在把自己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主副驾驶座椅安装膝部气囊的部位打开后,找了半天一无所获,原来这台车本来就没有配备膝部安全气囊。但在此之前,他特意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在国外的Model 3是装备有膝部气囊的。

而更让车主觉得不爽的是,就为何没有配备膝部气囊的问题咨询特斯拉客服时,工作人员竟然称这并不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发生意外时膝部气囊对整车的安全保护作用也不高,所以国产的特斯拉都没有配备膝部气囊。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的网友表示,前前后后出了那么多事情,特斯拉本来就不安全;又有网友说,安全问题先放一边,关键是为什么要区别对待中外消费者?难道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就该被忽略?……

的确,如果如特斯拉客服所言,膝部气囊意义不大,那为何国外的版本又要装备呢?

毕竟安全气囊的重要性几乎路人皆知,作为被动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头部气囊、座椅气囊、侧气囊还是膝部气囊,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都能够直接且最大程度地减少车内乘员受到的伤害。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当然,安全气囊虽然多多益善,但也涉及到不菲成本。所以在价位不同的汽车身上,安全气囊的配备有所区别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但放眼市场主流车型,紧凑级车型中,大众速腾、本田思域、丰田卡罗拉、丰田雷凌、丰田RAV4荣放、福特锐际以及哈弗大狗均有配备,参考国产Model 3的价格(入门版落地价26万左右),其他品牌车价甚至比它便宜一半的车都有膝部气囊,确实比特斯拉厚道多了。

而价格比较重叠的中型车或SUV配备膝部气囊的车型就更多了,包括比亚迪汉、丰田凯美瑞,大众帕萨特、大众迈腾、丰田亚洲龙、别克君越、丰田汉兰达以及大众探岳等等。当然其中很多也是中高配车型版本才有,但人家至少有啊。

特斯拉的“减配”似乎情有可原?

不过单看特斯拉中国版本的膝部气囊“减配”后果,特斯拉工作人员称其并不影响整车安全性的说辞也并不全是忽悠或者“耍流氓”。毕竟,在2020年中保研公布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碰撞测试评价中,其车内成员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两项获得优秀(G)评价。尽管主要因为没有膝部气囊的关系,使国产Model 3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的“腿部和脚部”项目评价拖了后腿,但也得到了A(良好)的评价,其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整体评价也是优秀(G)。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而且从中保研发布的碰撞测试图片及视频来看,Model 3在最难应对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虽然左前车轮脱落,但并未侵入乘员舱,气囊也正常弹开;A柱没有断裂,车门依然可以正常开关。可以看出国产Model 3车身刚性、碰撞保护方面总体还是值得信赖。

非常有意思的是,装备有膝部气囊的Model 3 在欧洲E-NCAP(可理解为欧洲的C-NCAP)和美国IIHS(和中保研测试标准相似)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里,反而A柱弯折角度较大,驾驶员腿部的受入侵程度也较大(比国产版本)。也就是说,价格更贵,配备有膝部气囊的进口版Model 3反而安全防护还更差,怪不得之前购买进口版本的Model 3车主无奈自嘲,原来我们才是真韭菜。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特斯拉真正的问题不在“减配”

其实比起安全气囊的中外有别,从安全测试上来看并没有太严重的影响,只是区别对待会让中国消费者感觉被轻视。但至少实际危害程度不如此前曝光的特斯拉一系列事故,包括频发的电池起火自燃、行驶中保险杠脱落、触摸屏失灵,最严重的还有夸大宣传“自动驾驶”,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因为系统失灵产生的撞车事故等等。

但这些并不妨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2021年特斯拉全年的销量应该会在45万辆左右,几乎占其全球销量(93.62万辆)的一半,也远远把其他新能源车及造车新势力甩在身后。或许正因为中国消费者的这份“偏爱”,中国市场的格外“宽容”,才让特斯拉有底气为了省成本而在中国产品上区别对待。

中国车主“不需要”膝部气囊,特斯拉的解释你同意吗?

试想,如果特斯拉此前的一系列负面消息,尤其是出现用户伤亡的安全事故能引起更多重视,这个品牌还敢如此我行我素吗?或许可以说,很大程度上,特斯拉在中国车市的“特权”,也是消费者给惯出来的。中国汽车消费者,还是需要更加理性成熟。不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毂辘 1万粉丝    7993作品 关注 车轱辘为买车人提供老司机们最专业的指导。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