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魔幻气息的山城重庆,长安举办了以“驭·未来之境”为主题的UNI-V全球先享之旅,我们终于有机会与这台散发未来气息的UNI-V亲密接触一番。试驾一天下来,铁山坪蜿蜒曲折的山路充分展现了UNI-V非常高的运动基础和优美的运动身姿。
UNI-V诞生于长安汽车方舟架构,作为会进化的智能构架,方舟构架集目前最新科技于一身。构架下的车型涵盖A0级-C级,发动机涵盖多种排量,并且兼容混动和插混动力。方舟架构同时具备了高阶自动驾驶和可持续成长的电子构架,可以满足当前和未来更加高品质的用车需求。
丰富的智能硬件,让智慧出行触手可及
随着道路设施和城市管理的不断完善,未来出行的大部分场景一定会普遍实现高阶辅助驾驶。方舟构架下的车辆布置预留了36个传感器来满足未来高阶驾驶辅助的安全设计需求,其中包括了6个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等等,结合高精地图和更高算力的芯片,让消费者放心的将手中方向盘交给车辆驾驶。
UNI-V当前已经实现了超L2级的驾驶辅助水平,依托方舟架构的前瞻布局,UNI-V及方舟架下的新车型未来的辅助驾驶水平还会不断提高,持续领先竞品。
消费者购入一台车会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而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车辆在智能科技方面有持续进化的能力,才能跟得上未来更加智慧的用车场景,这也正是方舟架构的优势之一。长安汽车与腾讯、华为深度合作,为方舟构架建立了全新的长安智能车云平台,接入了 “北斗天枢”20余家联盟,打造了开放、无忧的生态环境。方舟架构也赋予了UNI-V无感登录FACE ID超级账号、车载微信、AI智能助手、数字钥匙等等实用功能,并通过OTA迅速迭代。
生活在城市中的朋友肯定会经常抱怨车位狭窄,不容易泊入泊出车辆,还有停车位很远的情况。依托方舟架构完备的传感器布局,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车辆的四周影像,遥控挪车。在有清晰车位线的停车场区域,车辆还可以低速自行搜索车位,自动泊车,让停车变得非常智能,这也注定是未来停车的大趋势。
蓝鲸动力为UNI-T动力注入强心针
方舟架构为了兼容日后动力发展的多样性,设计了非常丰富的动力总成方案,可以覆盖排量1.2L-2.0L发动机,兼容48V低压混动、高压混动和插电混动多种动力组合。UNI-V前期搭载蓝鲸NE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峰值扭矩300N·m,并且在最常用的1500rpm就可以输出峰值扭矩,全部动力随时供驾驶员调动。
这台蓝鲸NE1.5T发动机上,方舟架构又为其引入了X-Pedal技术,标定17种不同驾驶工况,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潜力,让驾驶员享受人车如一的畅快驾驶感受。后续,UNI-V还将推出包括蓝鲸NE2.0T发动机和iDD动力总成,非常让人期待。
优秀的驾控表现除了充沛的动力,还需要智能的动力分配系统。为了应对弯路行驶时内外轮驱动力不同的状况,方舟架构为UNI-V配备了DTV动态矢量控制技术,随时动态监测驾驶员意图,主动控制内外轮不同扭矩输出,帮助车辆更快过弯,驾驶员想要畅快的跑山也不在话下。
更宽阔的视野与灵活多变的人机布局 让体验设计千变万化
除了充沛的动力和动态矢量技术,更低的重心也能让车辆操控更加稳定,动态响应更灵活。在方舟框架下,UNI-V重心下降20-65mm,能够明显感受到过弯时车辆侧倾很轻微,非常灵动。与此同时,优化设计后的A柱造型也让驾驶视野也有所加宽,帮助驾驶员将前方道路尽收眼底。
依托方舟架构外形设计的前瞻性,UNI-V轿跑化的车顶弧线和短悬长轴的车身结构都将高级动感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UNI家族首创的无边界的格栅让前脸极具未来感。车尾可电动升降的尾翼不仅运动感爆棚,高速状态下也能更好的梳理尾部气流,让车辆更加稳定可控。
更难能可贵的是方舟架构对于车辆前后悬和轴距有非常灵活的调整空间,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看到继承UNI-V优点,不同风格的方舟架构新车型陆续亮相。
超强车身刚度为用户打造坚固的安全堡垒
车辆的根本就是安全高效的将用户送达目的地,安全永远是一台车的重中之重。丰富的主动安全配置能够御敌千里之外,坚固的车身则为用户打造最后一道防线。优秀的结构设计和高强度材质正是方舟架构的特点之一。UNI-V采用了“方舟笼乘员舱”,在A柱、B柱等核心受力结构,广泛采用超过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而在门槛、边梁等多个零部件使用超过1180兆帕的高强钢,整体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70%。超强的车身强度也能大大避免车辆碰撞中A柱折弯、B柱断裂等问题,从而更有效的保证车内人员安全。
不久前,UNI-V荣获了2021中国十佳车身的殊荣,UNI-V之所以能有这样出众的成绩,和它基于方舟架构打造是分不开的。
汽车圈有句经典名言“宁少10马力,不多1公斤“,UNI-V大量高强度钢的使用在保证车身刚性的同时也减重20-45公斤,让车辆的动态响应和燃油经济性都有不小提升。
结语
方舟架构在一众燃油车平台中脱颖而出,UNI-V在集成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和大数据车身和底盘迭代、不断精进的基础模块化平台方面都表现出众,也为未来自主燃油车的发展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一定是多元化的,燃油动力和混合动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中坚力量。只有像方舟架构这样以用户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升级产品,想用户所想,造消费者所需,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赖。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基于方舟架构所推出的车型,相信中国品牌的产品在各自的级别中都会成为我们的首选。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