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向北的后视镜 2558浏览 2022-03-29 IP属地: 未知

毫无疑问,今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的一年。

行业向规模化、高质量化的方向汹涌前进,但随之而来的“礁石”也越来越多:原材料价格疯涨、芯片断供、新能源车企被迫涨价、电池技术瓶颈何时突破,未来发展方向如何,这些“礁石”都逐渐浮出水面,拦住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前进的方向,亟待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在3月25日-3月27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等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行业机构、科学领域、领先企业代表,解读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成绩做出了肯定,并对现阶段行业困难提出了解决建议,同时也确定了各部委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对我国2022年电动汽车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

换道超车,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交出亮眼成绩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0%,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7万辆、欧洲为233.8万辆。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苗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典型的换道超车”。

不仅是在国内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更逐步成长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生力军,深受海外市场青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3倍,占全年汽车出口总量的15.38%。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之所以大幅增长,一是全球新能源市场快速扩张,国外传统车企动作相对较慢,中国新能源车产品快速抢占市场;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电机电控技术,均以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具备较强竞争力。

我国的汽车产业换道先行,已经取得了某些先发效应,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提供了发展机会。

原材料暴涨、缺芯危机,行业将怎样应对发展危机?

危机总是伴随发展浪潮而来,在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碳排放政策趋紧趋严的背景下,车企纷纷加速新能源转型,伴随着新能源车型(主要是电动车型)的产能扩张,储能行业规模水涨船高,价格也不断提升,其中仅磷酸铁锂一项,现阶段售价已经突破每吨50万元,仅在2021年内,就翻了十多倍。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欧阳明高院士演讲PPT内容截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分析指出,此轮磷酸铁锂价格暴涨,主要原因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飞速增长,而供给端产能落后,无论是矿石生产磷酸铁锂还是卤水提锂,其产能释放周期都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疫情与俄乌紧张局势叠加,使得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对于新能源行业原材料的恐慌性、投机性囤积居奇,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工信部副部长 辛国斌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对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方面需要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引导产业上下游企业强化合作、共赢发展,另一方面将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双管齐下,推动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同时,工信部还将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要巩固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促进电池技术和材料多元化发展,从而有效缓解稀有金属、稀缺金属资源供给链矛盾。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对于芯片缺乏问题,行业内普遍分析认为缺芯情况将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好转,但以目前的态势来看,情况反而有所恶化。从长远来看,芯片已经掣肘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目前距离国产大算力车规芯片的量产,仍需突破架构、封装技术、自主IP等关键技术。以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芯片为例,从产品定义、设计、研发、封测、认证,到最终量产上车,经历了超过3年的时间。

要想尽快摆脱“卡脖子”,车企加强、加快对芯片行业的投入,是关键。

揭榜挂帅,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协同,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2021年,中国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超三万件,占全球比重达70%。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经过多年发展,科技进步引领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突破,不仅是整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再上台阶。以动力电池为例,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展示数据来看,在2017-2021年五年中,三元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从143Wh/kg提升至206Wh/kg,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从117Wh/kg提高到167.4Wh/kg。电池成本也同样在逐步下降,已从2017年的1.43元/ Wh降至2021年的0.84元/ Wh。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成本控制上,我国的动力电池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技术领先。同时,新型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硅/碳复合的负极材料电池技术以及固液混合电池技术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镍锰酸锂动力电池也已进入前瞻性研究。

虽然新型技术有了关键性突破,但距离真正量产落地,还有许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在当下,量产新能源车型仍旧需要依托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仍然存在用户焦虑问题,以我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13.4%市占率来看,要实现“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各占一半”的产业发展目标,依靠现有技术是不够的,动力电池技术亟待突破。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相里斌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认为: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把市场能够自主完成的交给市场,政府更多支持基础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

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有关企业研发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低重稀土永磁材料驱动电机等技术攻关。此外,还将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氢能绿色制取、安全储存、高效输配等氢能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撑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等等举措。

加强统筹布局,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产业盲目扩张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带来了“百家争鸣”的行业状态,不仅包含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涌入赛道,传统企业也纷纷加快电气化脚步,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建设扩张。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2.47%,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区间。

不仅是整车行业,动力电池行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根据我国电池产能预计作出推测,在2023年达至1.5TWh,2025年达到3TWh,乐观估计至2025年国内电池年需求量/年出货量约在1.2TWh,届时大概率会出现周期性的产能过剩。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一边是疯狂扩张,一边是闲置浪费。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出,要针对当前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亦明确指出,要强化统筹谋划,优化产业布局,实化支持政策。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林念修

基于此,未来将作出以下四点发展方向:

1、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原则,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鼓励引导重点地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能发展新能源汽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整车企业要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3、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加强新能源汽车违规项目清理整治,依法依规查处未批先建、批零建整、边批边建等违规行为。

4、规范整车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

可以看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发展将重点集中在产业密集区域,以车企间的兼并重组方式替代建设扩张,或许下一轮的淘汰赛将更加残酷。

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型充换电模式,解决现阶段充电难题

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大国,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充换电基础设施也在快速扩建中。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苗圩 演讲PPT内容截图

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介绍,截止2021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累计达114.7万台,其中直流快充桩为47万台、交流充电桩为67.7万台,加上私人桩,合计共有261万台充电桩。

但截止2021年底,据公安部公布数据显示,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保有量达640万辆。

很显然,261万台充电桩和640万辆纯电动车型间存在着巨大的充电缺口。充电难、排队、充电标准与需求不适配、充电区域受限等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亟待解决。

基于此,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负责人均给出了相关观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称,要积极探索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电池灵活配置等新模式,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亦表示,要协同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发展?多部委释放关键信号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 黄学农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发表讲话,将以综合性前瞻的视角,统筹做好新能源汽车与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系统评估不同汽车技术路线的减碳潜力、能源供给路径和能源需求。

支持行业技术创新,加快柔性充电、无线充电、自动充电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同时,鼓励行业机构和企业展开有序充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

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亦给出了相同的技术研发方向,即要加强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有序充电、V2G等新技术的应用示范。

(本文图片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向北的后视镜 2804粉丝    65作品 关注 这里的一切,关于车,又不光是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