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讲发动机,讲变速箱,但为何国产车就是讲底盘,有什么猫腻?

讲发动机,讲变速箱,但为何国产车就是讲底盘,有什么猫腻?

知嘹汽车 0浏览 2022-04-10 IP属地: 未知

知嘹汽车/陈壹

 

这几年国产车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逢国产新车上市,车企在卖点上大体只会提及发动机,比如应用什么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多少多少,反正就能硬刚一堆国际大佬。然后再顺带讲一讲变速箱,诸如用的采埃孚或爱信的。但是关于底盘,似乎从来没有正面讲过,这是为什么?行业内公认“底盘是判断一辆车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车企为什么要略过?最关键的一点是:国产底盘不具备优势。

 

 

前几天我们在“长城和奇瑞谁是国产技术一哥”的文章里分析过,国产品牌这些年在发动机、变速箱方面都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底盘方面并不是太能拿出手,这主要跟消费者的喜好有关。

 

 

在三大件中,发动机技术是最能让消费者有直观感受的,有没有抖动、静音效果如何、动力性能怎么样,这些都可以很直观地感觉出来。所以当初国产品牌在起步阶段,都是先攻克发动机、然后变速箱、最后才轮到底盘。至于底盘,软一点、硬一点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区别并不大,因为感知度太低了,毕竟又不是时刻都跑山路。

 

 

当然,底盘极高的研发难度也劝退了不少人。从技术上来说,底盘是三大件里最难攻克的一块,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储备做支撑,经过无数次试错后,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参数。对车企来说,与其费力自讨苦吃,不如先搞容易的,做出成绩活下去再慢慢研发也不迟。所以这么多年下来,虽然国产品牌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底盘方面一直没掀起什么水花,连一个像样的专业底盘团队都没有,至今大家还是习惯“买办主义”,要么从国外引进底盘生产平台、要么直接买调校数据。

 

 

不过有一说一,再难啃的骨头还是有人迎难而上,比如长城、吉利,它们带来的柠檬平台、CMA架构还是比较有口碑的。只能说国产车这些年确实在进步,只是依旧任重道远。

 

 

这里再额外讲个冷知识:大部分人都认为底盘基本只包含悬挂,实际上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排气管的悬置也属于底盘的范畴,因为它们在工作状态中都会产生共振。换句话来说,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排气管的悬置结构是否优秀,与车内乘坐体验是否舒适有极大的关联。

 

 

另外,很多车评人喜欢谈的操控性,其实就是由底盘调教决定的。专业的调校团队,能把一个平平无奇的底盘调校得优秀,让驾驶员获得更灵敏的油门、刹车反馈和脚感。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车企即便自己做不好、也要花大价钱买调校数据的原因。底盘调校,确实是一门很大的综合工程。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推荐
知嘹汽车 1.6万粉丝    5470作品 关注 关注汽车企业动态和新技术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