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讲发动机,讲变速箱,但为何国产车就是讲底盘,有什么猫腻?

讲发动机,讲变速箱,但为何国产车就是讲底盘,有什么猫腻?

知嘹汽车 0浏览 2022-04-10 IP属地: 未知

知嘹汽车/陈壹

 

这几年国产车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逢国产新车上市,车企在卖点上大体只会提及发动机,比如应用什么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多少多少,反正就能硬刚一堆国际大佬。然后再顺带讲一讲变速箱,诸如用的采埃孚或爱信的。但是关于底盘,似乎从来没有正面讲过,这是为什么?行业内公认“底盘是判断一辆车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车企为什么要略过?最关键的一点是:国产底盘不具备优势。

 

 

前几天我们在“长城和奇瑞谁是国产技术一哥”的文章里分析过,国产品牌这些年在发动机、变速箱方面都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底盘方面并不是太能拿出手,这主要跟消费者的喜好有关。

 

 

在三大件中,发动机技术是最能让消费者有直观感受的,有没有抖动、静音效果如何、动力性能怎么样,这些都可以很直观地感觉出来。所以当初国产品牌在起步阶段,都是先攻克发动机、然后变速箱、最后才轮到底盘。至于底盘,软一点、硬一点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区别并不大,因为感知度太低了,毕竟又不是时刻都跑山路。

 

 

当然,底盘极高的研发难度也劝退了不少人。从技术上来说,底盘是三大件里最难攻克的一块,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储备做支撑,经过无数次试错后,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参数。对车企来说,与其费力自讨苦吃,不如先搞容易的,做出成绩活下去再慢慢研发也不迟。所以这么多年下来,虽然国产品牌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底盘方面一直没掀起什么水花,连一个像样的专业底盘团队都没有,至今大家还是习惯“买办主义”,要么从国外引进底盘生产平台、要么直接买调校数据。

 

 

不过有一说一,再难啃的骨头还是有人迎难而上,比如长城、吉利,它们带来的柠檬平台、CMA架构还是比较有口碑的。只能说国产车这些年确实在进步,只是依旧任重道远。

 

 

这里再额外讲个冷知识:大部分人都认为底盘基本只包含悬挂,实际上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排气管的悬置也属于底盘的范畴,因为它们在工作状态中都会产生共振。换句话来说,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排气管的悬置结构是否优秀,与车内乘坐体验是否舒适有极大的关联。

 

 

另外,很多车评人喜欢谈的操控性,其实就是由底盘调教决定的。专业的调校团队,能把一个平平无奇的底盘调校得优秀,让驾驶员获得更灵敏的油门、刹车反馈和脚感。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车企即便自己做不好、也要花大价钱买调校数据的原因。底盘调校,确实是一门很大的综合工程。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推荐
知嘹汽车 1.6万粉丝    5397作品 关注 关注汽车企业动态和新技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