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人类绕口令产品名,背后是什么怪异文化?
特殊时期,汽车媒体的朋友圈除了晒开封菜、可乐、刘畊宏之外,北京云车展也是另一道风景线。琳琅满目的线上发布会让微信消息更加爆炸。
但今天并不讨论哪些车最靓,而是两款人神共愤的日本电动车——丰田bZ4X和本田e:NS1。
且不说产品如何,车名难记、难念、难打。首字母小写,包含数字、符号,仿佛是哪个平台的用户名注册。这和其它Polestar2、EQS、理想ONE、ET7、好猫等等朗朗上口,清晰好记的车名大相径庭。
进一步查资料,你会发现车名背后其实也没什么深奥含义。bZ4X,代表beyond Zero ,4和X代表车身尺寸和车身类型。
e:NS1,e是energize、electric,N是New、Next。广汽本田的姊妹车型则叫e:NP1,中文或将命名为极湃1。本就搞不清东本、广本的我,以后更别想搞清了。
╮(─▽─)╭
“爱起难记的产品名”并不是日本车企的专利,刚刚发布的索尼播放器叫作WH-1000XM4,耳机叫作NW-WM1ZM2。
对比苹果耳机命名方式:AirPods 、AirPods Pro、AirPods MAX。后者无论市场推广、用户选购都更加user-friendly。
道理,日本企业肯定也是明白的,他们的产品也并不是每款都难记。那么这些难记产品名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逻辑?什么文化?最近我采访了几位朋友,说得还挺有意思。
▼ 被采访者1:Mr P
(前车媒,日本文化爱好者,上海男)
A:或许日本人就不擅长取名字吧,比如铃木的一款K-Car叫Hustler……
点评:┐(‘~`;)┌ 铃木的领导起名之前没查字典吗?
▼ 受访者2:Mr.X
(前日本车企公关部)
A:“这就像爹给儿子取名字,意义是对自己的,外人并不在意。儿子厉害不厉害,在于成就,不在于名字。”
点评:言语中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 受访者3:N老师
(日本豪华品牌市场推广)
A:日本以制造业起家,非常以【工程师思维】为主导,甚至是崇拜。明治维新后,注重产业强国,而不是贩卖概念。对工程师的崇拜文化,导致当他们希望给一个东西命名得特别有神秘的高级感,就会用这些代号,让人有这种感觉。
还有比如日本新干线命名,E5、E6,500系,700系,衍生车型N700A、N700S等等,很明显让人看出迭代关系。
相比之下,苹果之类的美国厂家是【产品经理思维】。极星则是品牌名作为车名,是不同的思维。
但也不是所有日本产品都难记。比如你说的索尼的几个产品就是非常明显的工程师思维,内部代号命名,但也有简单的命名比如Walkman、PlayStation、CyberShot等等。
像本田、丰田早期主攻美国市场的产品,就是美方领导起名,比如Lexus这个名字也是美国人起的,美国人重视品牌名。还有凯美瑞、雅阁也是美国人起的名,这些车名就很容易记住。
工程师讲究可靠性,产品经理讲体验。
点评:言之有理!看来两田的电动车是不准备挑战美国市场了,是特斯拉让人望而生畏吗?哈哈
▼ 受访者4:小M
(95后日本长大的上海男孩,现居日本)
Q:对于这些难记的车名怎么看?
A:哈哈哈日本车媒、网友自己也吐槽。不过只在内部和推特上,媒体正式渠道不会明说。其实日本大多数车名是比较好记的,就是老牌厂商,工程师主导的氛围比较浓厚,直接把工程代号当作产品名,也有工程师的浪漫在里面吧。
↑日本网友在推特的吐槽:
左:丰田的电动车bZ4X,念作bZ4X(用平假名写了一遍),这个念法让我想到“特别节目”(讽刺念法奇怪)。
右:从“bZ4X”这个奇怪难读的名字来看,这车和“Aqua”、“Mirai”(丰田另一款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目标客户肯定不一样吧?
A:其实还真不知道为什么,像雷克萨斯RZ和斯巴鲁的Solterra就是正常的名字。可能和企业文化有关,我大日产就不会起这种名字(日产即将发布的电动车叫Ariya)。
Q:日产和两田有什么区别?
A:和中国消费者印象不同,日本国内觉得日产更洋气,区别很大。本田是技术宅,丰田是精于赚钱,但日产不一样。比如宣发口和管理层,很多是有留学背景的一帮比较洋气的年轻人,管理层女性也多。和雷诺联合了一波之后,一定程度还是和别家不一样。像丰田这种公司就绝对不会让外来和尚当老大。
点评:原来这名字日本人自己也觉得难念!
以上4位受访者观点不一而同,虽然有不严谨之处,但也代表普通人的真实视角。个人最赞同“工程师思维崇拜”、“老派工程师的浪漫”的说法。让人联想到那些年我们追过的JDM:
丰田86 ,代表发动机缸径和冲程都是86毫米;
斯巴鲁BRZ,代表Boxer Rear-Wheel drive Zenith(水平对置+后轮驱动+顶峰之作);
STI,是Subaru Tecnica International 的简称;
马自达RX-7,R代表Rotary Engine转子发动机……
个人觉得其中最能代表“技术堆砌命名法”的是GT-R的一代名机RB26DETT:
Racing Basic
2.6升排量
DOHC(双顶置凸轮轴)
Electronic petrol injection(电子汽油喷射)+
Twin Turbo(双涡轮增压)
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工程师的骄傲。
在日系的巅峰时代里,能对代号、名称的含义脱口而出,似乎是每个JDM的自我修养。但情怀之所以成为情怀,是因为现在已经不可多得。
本田不再是F1赛场的本田,斯巴鲁再不是STI的斯巴鲁,马自达不再是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就像你买一辆丰田,永远不会做错什么,也不会做对什么。大多日系车都多了这样一份中年世界的温情,却再无年少轻狂的神色。
正如(在国内)起步略晚的日系电动车,它们告别了旧世界,却不知道新世界会以何种方式来临,或许只有“工程师风格”的车名,能让信念续存多一秒。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