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5 月 10 日,理想在新势力三强中率先发布 2022Q1 财报。
在 2022Q1,理想的营收和交付在步调上高度一致,Q1 共交付 31,716 辆车,同比增长152.1%,但相比去年 Q4 环比下降了 10%;总营收 95.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167.5%,环比同样下降 10%。
中国汽车行业在一季度经历了春节淡季、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影响,Q1 季度末开始的疫情更是给全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风险和未知成为了近期越发浓烈的市场情绪。关于 L9 发布延期以及今年新能源市场预期的种种担忧也在此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成为了重点关注话题,让人没想到的是电话会议中官方还透露明年还将有一款 20 到 30 万区间的新车。
接下来我们继续从财务信息开始,带各位回顾理想 2022Q1 财报中值得关注的重点信息。
财务信息汇总
CEO 李想和 CFO 李铁在对 Q1 财报的总评中,都提到了「稳健」一词,我想这也确实是大多数人拿到这份财报的第一反应。
主要数据
总营收 95.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167.5%,环比下降 10%;
汽车业务收入 93.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68.7%,环比下降 10.3%,汽车销售收入减少主要由于一季度春节导致的交付量减少;
总毛利 21.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50.9%,环比下降 9.1%;
整体毛利率为 22.6%,去年同期为 17.3%,上一季度为 22.4%;
单车毛利率 22.4%,去年同期为 16.9%,较上一季度(22.3%)也有所上升;
销售成本为 7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150.1%,环比增加 10.2%,同比增加和环比下降均是由于车辆交付数量的影响;
净亏损 1,090 万元人民币,上一季度净利润 2.955 亿元人民币;
运营现金流 18.3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98%,环比下降 52.2%,自由现金流 5.02 亿人民币;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现金储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与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为 511.9 亿元人民币,上一季度为 501.6 亿元人民币;
理想汽车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 13.7 亿元,同比增长 167%,环比增加 11.7%,研发支出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增多和新产品开发投入增加;
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12 亿元,同比增加 135.9%,环比增加 6.8%,费用增加主要源于公司规模扩大中的人员增长、薪酬增加以及场地租用、营销活动等环节。
在财务数据中,最亮眼的大概是第⼀季度的单车毛利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的 22.4%,甚至比 2021Q4 历史最好单车毛利水平 22.3% 还有微量提升,考虑到 Q1 行业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理想能维持毛利可以说十分难得。而 1,090 万元的净亏损应该是属于预期之内,毕竟一季度有三个对财务不利的因素:春节、涨价和疫情。
春节假期一方面对生产和交付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较大影响了潜客的购车决策,传统上多数消费者不倾向于在过年前后进行大件消费决策,无形之中减少了 2 月的订单数量从而 3 月份的交付量。反映到财务数据上,就是交付量、汽车业务营收以及总营收均环比下降了 10% 。
关于涨价问题,3 月时李想在微博提到了各家集体涨价的原因,明确提到二季度合同价大幅上涨。在本季度财报中没有提及成本上涨问题,整体毛利率和单车毛利率均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可见并未受涨价影响,在电话会的提问中也得到了印证。至于二季度,理想则选择以涨价 11,800 元来抵消相应影响。
而自 3 月中旬以来的各地疫情对汽车工业的影响也愈发凸显,尤其是三月底以来,地处长三角地区的理想常州工厂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主要的影响从 4 月开始体现,一季度受影响并不明显,这也体现在了下季度的交付指引上。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经营现金流的大幅下降,一季度运营现金流 18.3 亿人民币,虽然同比增加 98%,但环比大降了 52.2%。营收减少是现金流紧缩的主要原因,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因素则是新车 L9 即将上市,供应端需要开启准备工作从而投入资金。
Q2 业务预期
考虑到当前疫情的影响,理想汽车给出了一个相对以往更保守的交付指引。
预计车辆交付 21,000 至 24,000 辆,比 2021Q2 增长约 19.5% 至 36.6%;
预计总收入在 61.6 亿元人民币至 70.4 亿元人民币之间,较 2021Q2 增长约 22.3% 至 39.8%。
整个一季度理想 ONE 交付量为 31,716 辆,同比增长 152.1%,已经连续 11 个月蝉联中大型 SUV 销量榜冠军。根据交付指引,再结合已经公布的 4 月份 4,167 辆的交付数据,二季度的五六月的任务总量约为 17,000—20,000 辆 。考虑到当前五月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上海地区的疫情状态以及整个长三角的汽车产业仍未完全恢复,这一目标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理想在 6 月份的压力会不小。
在门店数量上,同样受到春节和疫情影响,增量相对放缓。但是在管理层在电话问答中明确提到,即使疫情对线下门店的影响较大,但门店是支撑更大销量的关键,未来仍将推动门店数量扩张。
电话会议:新车、充电站以及市场策略
开场发言环节
在开场环节,管理层提到了当前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理想 ONE 作为热门车型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严峻的疫情对于中国汽车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理想有 80% 零部件供应商位于长三角,理想常州工厂更是身处长三角产业中心,供应和物流环节受到了此次疫情的严重影响,是 4 月的交付下降的主要原因。
产品方面,理想用户在高速上使用 NOA(可开启路段)的比例达到了 61.3%,这对于后续的技术迭代意义巨大。后续 L9 车型将搭载配备激光雷达和自研控制器的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另外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理想汽车仍在积极和各个供应环节对接,理想 L9 原定三季度交付的计划不会改变。
理想在增程车型之外也在持续持续投入下一代高压纯电平台的研发,包括高充放电倍率电池和高压快充等技术。
问答环节
问答环节主要围绕新车和疫情对于供应和市场的影响展开,其中 Q3 关于产品市场策略的问题由李想亲自回答,值得重点留意。
Q1:理想 Q2 交付指引的依据是什么,L9 什么时候发布?
A1:交付指引的依据主要是供应商生产的恢复情况,手上有足够的订单,唯一的问题在于生产恢复,目前主要的担心是后续市场消费欲望下降;L9 会按计划进行 Q3 发布。
Q2:面对国内坚持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理想接下来有何生产方面的对策,原材料的持续上涨是否还会让理想做出进一步的价格调整?
A2:理想和众多供应商取得联系开发多线的供应方案,也做了更多的短期供应储备,长期不会有太大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变化;前段时间的调价已经考虑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原材料价格走势,后续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市场动向,但目前没暂时有调价计划。
Q3: 理想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市场预如何,接下来公司新品频发的周期里,产品如何继续打造爆款?
A3:对于市场恢复表现充满信心,除了上海以外,其余区域的订单反弹表现正常。如果不是疫情持续并造成巨大的经济影响,理想 ONE 的销量还是会有不错的表现。
产品方面,2021年,理想 ONE 做到了新能源 30—40 万元价格区间 30% 以上的市场份额。作为好的爆款产品,这样的份额其实是合理的。我们接下来的产品规划,大概可以这样总结:
第一个,两种不同的动力采用两种不同的车身形态。
我们认为增程最好的车身形态是 SUV,对于我们想做的这个级别产品,做轿车不是最佳效率,MPV 也不是最佳效率,SUV 是个非常好的形态。
纯电方面,我们认为做那么大尺寸的 SUV 其实效率不高,所以纯电方面我们是一种全新形态,在接下来两年里,我们发布产品以后,大家会发现我们做的纯电是不同于目前市场上任何形态的产品,它们专门为纯电动的特殊形态而设计。
所以不同的动力,我们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形态。两种形态之间不会产生竞争,而是共同去打我们面临的 20—50 万元的市场。
第二个层面,是采用不同的价格,我们会在每 10 万一个价格区间里放一款爆品,包含 40—50 万。我们的起点比较好,我们的起点——理想 ONE 放在了 30—40 万区间,我们既可以向上一步打 40—50 万元区间,也可以向下一步探入 20—30 万元价格区间。我们基本上会在每一个价格区间里,放一款重量级产品,来赢取这个价格区间里的用户需求。同样一个价格区间里,我们同时会有纯电动和增程的产品,而且产品形态不一样。但是背后的是更加相通的,比如增程的平台技术,从产品的性能到后面的供应,都是共用的,纯电动的也是;包括我们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器架构,会形成一个比较有效的针对产品组合的模块组成。
所以这是我们大概的产品方案,讲得再清晰一点,我们的产品方案与 iPhone 非常类似,针对不同的价位,借助一套有效的技术平台,推出不同的 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Pro 、iPhone 12、iPhone 12 Mini,在不同的价位,针对不同消费需求进行精准满足。这是理想汽车的产品策略。我们也会评估每个价格区间提供的产品力,能不能成为这个价格区间里绝对的领先者。这是整个理想汽车的产品逻辑。
Q4:电池原材料涨价是否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涨价会长期持续吗,是否会影响市场需求,是否会缩减开店,针对纯电产品的充电桩布局有何考虑?
A4:电池价格今年会保持高位,长期看会下降,实际上自理想 ONE 涨价以来,订单依然强劲;门店是支撑销量的关键,所以不管疫情如何,都会继续开店;理想目前有专门的团队布局充电站,根据场景,重点是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建站,城市内的建站选址会比较谨慎。
Q5:电池成本谈判的方式和进展如何,20 万级别有很多纯电轿车上市,理想怎么看待这个市场?
A5:理想与电池供应商有框架协议,因此成本波动不会很频繁。理想到 2025 年的产品依然聚焦于有孩家庭用户,理想所有产品都将是四轮驱动,同时配备优秀的智能化配置,价格聚焦于 20—50 万的价格区间。今年到明年包含 L9 在内会有 3 款新产品,包括全新一代增程的产品,也包含 BEV 高压平台的产品,明年理想就会有 20—30 万的新产品。
问答环节中,除了前面分析到的动力电池涨价之外,最大的亮点就在于 CEO 李想透露的关于产品规划方面的重磅信息:两种动力形式对应两种车身形态,以及到明年会有 3 款新产品上市。
众所周知,理想目前的唯一产品,也是拳头产品的一大卖点就是增程动力形式,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理念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说是理想 ONE 带火了增程路线。李想今天提出的动力形式与车身形式的最优适配的观点,则再次体现了其对产品理念的把握。
从效率方面去考虑动力形式与车身形式的匹配,而不是为了电动而电动,颇有点「因地制宜」的味道。为此,李想提出纯电形式在 SUV 上的效率不高,他们的纯电产品将是与市面上现有产品都不一样的新物种,也就是说不是轿车也不是 SUV,更不是 MPV。
再考虑到李想提到的 20—50 万区间内,每 10 万元区间都会投入两种动力形式的车型,就意味着在长期的未来,理想至少有 6 款不同级别、不同车身形态、不同动力形式的车型,这样的产品线给人一种「海陆空 + 两条腿走路」的感觉,有点期待。
而短期内,从现在到明年,理想将推出 3 款车型,包括 L9 和 20—30 万价格段的纯电车型。L9 属于 45—50 万的增程动力 SUV,已经广为人知。20—30 万的车型则是一款高压平台的纯电车型,这是从没有透露过的新消息。
目前看来,蔚来虽然没有 30 万以下车型,但刚好今天有了合肥市经开区与蔚来签署新协议,准备导入蔚来中高端新品牌的新闻,其新品牌将于 2024 年投产;而小鹏目前的销量担当 P7 的主销价位则正是 20—30 万区间。如果明年理想在这个价格区间推出高压平台的纯电车型,蔚小理更加全面立体的产品竞争还真是令人期待。
至于 3 款新车型中的另一款未知车型,会是什么呢?
李想透露的三车计划与这张港股招募书中的车型规划似乎并不能完全拟合,亦或李想并没有说出 2023 年的全部车型计划。大胆推测,如果在相对高端和低端价位上分别推出了搭载了最新技术的 L9 和纯电车型,那么另一款车会不会是中间价位端理想 ONE 的全新继任者呢?毕竟为理想立下汗马功劳的 ONE 已经面世快 3 年了。
写在最后
春节、成本以及疫情,一季度的考卷集齐了所有的重大考验,对于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都不容易。
但是显然,理想的成绩在大体符合预期的基础上,还给出了一点点小惊喜。环比下降 10% 的交付量和营收实属意料之中,但同比大增,环比基本持平的 22.4% 利润率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不被技术路线绑架,宜电则电,宜增程则增程,这方面理想相对于其他新势力来说更加灵活。三个价位段至少六款车型的产品布局思路,以及到明年就能推出的 3 款全新车型,再配合上精准的家庭用车定位以及超越同级别产品力的降维打击,让人看到了理想销量进一步增长的可能性。
突然十分期待 2023 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参赛选手。
不知从何时开始,买车变得像是投资期货了。千百年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老规矩,现在也不好使了。不少车友看到宣传一时心动,激情下单之后却陷入了“购车无现车,变相无补贴”的陷阱,让买新车这
进入12月份后,各品牌相继公布自家的最新销量,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日前,《车壹圈》获取了日系三强销量情况,数据显示:11月份丰田在华销量为16.3万辆,同比增长29.3%,也是
日前,我们通过梅赛德斯—奔驰官方渠道了解到,梅赛德斯-AMG PureSpeed正式发布,作为Mythos series系列的首款量产车型,新车定位将高于迈巴赫,采用了诸多创新设计
10月底,欧盟正式宣布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但到了11月,态度又有所松动。德国大众汽车工人罢工、唐唯实辞任Stellantis CEO、号称“欧洲宁德时代”的北方伏特申请破产....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
极越07Passion版,27.99万值不值?
长安启源C798官图发布,分享一下我们在官图上找到的深度信息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
在漳州碧湖万达,汽车嘉年华不仅便利广大车迷和消费者到场参与,还为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购物与购车的双重选择。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家庭观念的加深,MPV市场不再是别克GL8一家独大,不少新兴的MPV车型开始在市场里站稳脚跟。尤其是来自丰田的赛那和格瑞维亚,在今年10月份双双交出8千台以上的销量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特别是在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功能方面的提升。在这个背景下,问界新M7系列凭借着全面升级的HUAWEI AD
12月9日消息,上汽乘用车正式任命周钘担任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一职。原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陆家俊另有任命。 周钘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长期服务于上汽通用五菱,在品牌塑造、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渠道拓展等多个核心岗位得到历练。 加入MG之前,周钘的职位是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传播总经理。 ......
长安启源C798官宣外观,聊聊定位和品控,针对家庭用户的又一抢眼选择
日前,我们通过一汽-大众官方渠道了解到,新款大众T-ROC探歌正式上市,新车此次共推3个配置,指导价区间为15.89万-17.87万元,新车顶配车型指导价下降0.12万元,并对部分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
1、长安启源C798这是对着理想L6来打吗?近日,长安启源发布了全新车型C798的官图,有望于年底正式发布;从设计来看,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前脸是贯穿式灯带和分体式大灯;车身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