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e 平台 3.0 技术集大成之作 新出行实拍比亚迪海豹

e 平台 3.0 技术集大成之作 新出行实拍比亚迪海豹

新出行 4.1万浏览 2022-05-18 IP属地: 未知

在新出行的海豹社区中,有着不少关注比亚迪海豹的用户每天都在期盼着关于海豹的最新信息。这次我们也不再“挤牙膏”了,关于比亚迪海豹最全的车辆体验,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e 平台 3.0 技术集大成之作 新出行实拍比亚迪海豹

目录

  1. 外观实拍

  2. 内饰实拍

  3. 储物/乘坐空间

  4. 动力/续航/悬架参数

  5. 车辆技术亮点

  6. 车型选购建议

  7. 网友问题解答

  8. 总结

一、全新的海洋生物美学设计

虽说在此前已经见到了不少比亚迪海豹的图片,包括官图、申报图、谍照等等,但是第一眼见到海豹实车的时候还是被惊艳到了。

首先,比亚迪海豹为我们带来了 7 种车身颜色。但正式的配色命名还未公布,我们就暂且将我们实拍的车型称为浅蓝色,并且该车型是 700km 后驱长续航的版本。

除去此次实拍车型,海豹谍照曝光的另外 5 种车身颜色

实车外观方面,我个人认为整车外观设计的精髓便是在于前脸部分。可以看到前铲的离地间隙还是很低的,前机盖上的肌肉线条也很明显,大灯下方的仿生学设计也很细腻,并且内部设置了多条纤细的 LED 灯带,点亮后的效果还是十分不错的。 

此外,新出行海豹社区用户所关注的前舱盖密封胶条突出问题我们也为大家拍摄了特写,实车看起来比谍照的效果好很多。

海豹的前舱盖胶条实车看起来比谍照的效果好很多

海豹的大灯采用了“飞梭”式的设计语言,内部采用了矩阵式设计,两个矩阵灯组前后错落显得十分具有科技感,内部还有着多条纤细的发光灯条。将大灯点亮后我们发现,海豹大灯内部外侧的是车辆的近光灯,内侧则是远光灯。

视线移到下方,采用仿生学设计的前侧气帘是打通的设计,能够优化整车的风阻系数。并且这个位置还是带有 LED 灯带的。

海豹大灯下方的日行灯带还兼顾了转向灯的作用,拨动转向灯杆便会转换为黄色光源闪烁。

海豹大灯下方的日行灯带兼顾了转向灯的作用

我们也为大家拍摄了一段海豹的灯光演示小视频,由于是试装车的原因,后尾灯双闪的频率会比较快。

播放视频车头灯光演示播放视频车尾灯光演示

来到车身侧面,海豹整体车身采用前底后高的设计,整体姿态是偏向于低趴战斗的。尺寸方面,海豹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4800mm/1875mm/1460mm,轴距为 2920mm,与比亚迪汉的轴距尺寸保持一致。另外得益于流线型的车身以及细节处的优化,海豹的风阻系数为 Cd=0.219 ,这个数据还是十分优秀的。

而此前新出行海豹社区用户所关心的实车底盘的离地间隙方面,我们也为大家进行了测量,我们分别选取了车辆下方的三个部位进行了空载状态的数据测量。其中前唇部位的空载离地间隙为 13.5cm ,刚好可以放下一部 iphone 12 pro,底盘中央与底盘后悬位置离地间隙均为 18cm。

细节方面,海豹的侧面也充满了年轻化、运动化的气息。前翼子板处有着海洋美学的浮雕装饰面板,上面还带有 BYD DESIGN 的标识。

后视镜整体外形偏向于圆润,车辆的全景影像摄像头也位于后视镜下方。

摄像头下方为全景影像摄像头

车侧下方的侧裙后部则是带有三块内切风刀的设计,并且整个侧裙都作了黑化处理,运动感十足。

并且海豹 D 柱前的三角窗装饰发生了变化,用水滴元素取代了此前最早一批官图中的层叠设计,这样也使得新车更加契合海洋美学的设计理念。

D 柱三角窗位置换为了水滴设计

充电口设置在右后翼子板上,与以往的比亚迪车型相同,只需按压即可开启,其中交流慢充及直流快充口集合在一起。充电功率方面,根据前官方公布的配置表来看,海豹的两款标准续航车型的最大充电功率为 110kW ,长续航与四驱版车型的最大充电功率则是 150kW。

两款标准续航车型的最大充电功率为 110kW ,长续航与四驱版车型的最大充电功率则是 150kW

轮胎方面,海豹将会搭载 18/19 寸两种大小的轮毂,此外还有一个 19 寸高性能轮毂提供选装。我们此次实拍的是 19 寸低风阻轮毂,轮胎尺寸则是 235/45 R19,内部的刹车盘也是通风打孔的设计,但此次实拍的车型并未搭载定制化的刹车卡钳。

海豹配备三种轮毂样式,实拍车型是 19 寸标配轮毂

可以看到,海豹的轮胎与轮眉之间的间隙是很小的,我们也为大家实际测量了前后轮轮胎至轮眉的间隙,前轮部位为 4cm,后轮部位为 8cm。

前轮轮胎与轮眉间隙为 4cm后轮轮胎与轮眉间隙为 8cm

海豹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内部还带有 BYD 的标识。此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海豹的隐藏式门把手设置了两端弹出阻尼,避免了此前部分车型会出现门把手弹出过快导致打手的问题。

门把手弹出速度为先快后慢

来到尾部,除去我们所熟悉的 Build Your Dream 以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海豹上全新设计的贯穿式尾灯。与比亚迪王朝车型不同,海豹的尾灯更加圆润,采用了点状式的发光单元并且内部有镀铬装饰条加以点缀。尾灯在熄灭的状态下整体是熏黑的质感,点亮后才是其真正令人惊艳的状态。

点亮后尾灯内部显得更加细腻灯组内部采用的是点阵式+贯穿灯带的设计

其它细节部分,我们看到下方的比亚迪三字标识连为了一体,下方也带有 EV 标识。

比亚迪三字标识连为了一体右侧带有“海豹”标识

海豹的后保设计也非常有特点,它以浮雕的形式独立于车尾整体,可以让人联想到海豹尾鳍的造型,巧妙地回应了“海豹”的主题。后保下部同样有提升空气动力效果的导流结构,并通过色彩反差,视觉效果十分凶猛,强化了海豹的运动感。

值得注意的是,海豹的后保险杠气帘则是封闭的,仅作为提升整车运动感的装饰。

后保险杠气帘为封闭装饰

后备箱的开启按键也被设计在保险杠上方,我个人认为后备箱开启键在这个位置会稍稍有些不方便。

后备箱开启按钮位于后保险杠上方

二、更加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内饰设计

海豹的内饰,我和大家都已经在此前公布的内饰官图中初步预览过了。但是在看到海豹的实车后,其全新内饰设计语言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与以往比亚迪车型不同的感觉。

海豹内饰延续了外观的设计理念,同样采用更为年轻、更新能源化的“海洋美学”设计理念,以流畅、自然的线条为主基调,用丰富的海洋元素营造出座舱的优雅气质。此次我们进行实拍的海豹内饰也是和此前内饰官图相同的颜色,为灰蓝+黑的撞色设计。

实拍车型内饰颜色为 灰蓝+黑 的颜色搭配

首先是方向盘,乍一看我们会发现其整体的设计与同为海洋网的比亚迪海豚设计相同。但在细节上却作出了许多优化,两侧的按键部分加上底部设计看起来就像是海豹入水时露在海面的尾鳍。皮质+缝线+平底的设计也更加富有运动气息,此前谍照曝光的双色方向盘设计也被取消。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海豹的方向盘在握感上的表现也是十分不错的,方向盘粗细适中。最主要的 3/9 点部位握感最好,这是很多车型都给不到的体验。

海豹方向盘 3/9 点部位握感最佳

中控大屏依旧是我们所熟悉的比亚迪悬浮式自适应旋转 Pad,屏幕尺寸是 15.6 英寸。 搭载的也是 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 5G 版,由于我们此次体验的车型为试制车,所以车机系统部分并不能为大家过多展示,或许其在量产后还将带给我们惊喜。

将视线往后移,我认为车内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于海豹上全新设计的“海洋之心”控制面板了。水晶挡杆的加入为整个面板的质感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的 R/N/D 三个挡位字母也是可发光的设计。

至于这么小的档杆,拨动起来的感觉又如何呢,我个人认为其阻尼标定以及回弹的力度都是很不错,当然个人建议用一根手指拨动就足够了。

档把上的档位字母为蓝色自发光设计

在周围的实体按键方面, 有一键启动、电子手刹、雪地模式、空调自动、驾驶模式等功能的按键,并且还有动能回收和动力模式调节的按键。 其次,海豹在其黑色的内饰饰板内部采用了大量的条状纹路设计以及蓝色线条进行点缀。

这时大家可能会问,中控面板的实体键在按压时是否会出现连带其它部位出现晃动的问题,答案是会的。由于采用了三个按键共用一块面板,按压时出现连带的晃动是无法避免的。

中控面板前方则是手机的无线充电面板,并且也是支持两个手机一同无线充电的,最大无线充电功率或为 15W。并且海豹的无线充电面板的放置位置更加符合实际的使用场景,杯架挪到后方也避免了水杯会挡住充电面板的问题。

海豹首次配备了双无线充电面板

其它细节方面,我们看到海豹采用了隐藏式出风口的设计,这也就意味着空调的风向将依靠于中控进行调节。空调出风口周围的饰板也采用了黑色与镀铬相结合的设计。

空调出风口取消了实体调节

出风口面板下方则是翻毛皮材质,整体的观感与手感都十分细腻,只不过翻毛皮材质需要注意日常打理,不然会比较容易沾染上污渍。

前排空调出风口面板下方为灰色翻毛皮材质

车身门板的设计则是翻毛皮、真皮、蓝色缝线以及黑色装饰面板的结合,主驾车门上的控制面板带有一定的角度倾斜,使得整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车内门拉手作了内陷的设计,并且巧妙的将丹拿音响的发声单元结合在了里面。

车门拉手处为内凹设计,并且融合了丹拿音响

此外,海豹在全车都配备了 LED 氛围灯带作为点缀,我们实拍的车辆被调节至了绿色氛围灯颜色,纤细的氛围灯带也显得比较清新,不会给人一种“夜店风”的感觉。由于此次实拍无法操作中控屏幕,所以没有条件为大家展示不同颜色的氛围灯效果。

海豹内饰氛围灯带较细,不会给人“夜店风”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海豹的前排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后排则是单层玻璃。

海豹的前排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后排则是单层玻璃

海豹的座椅则是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整体采用了菱形打孔的设计,并且在座椅包边用了对比色的双缝线工艺。头枕处还带有 BYD 的字母刺绣。

前排座椅的整体乘坐感受不亚于汉创世版上的运动座椅,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多的侧面支撑,可以较好的应对日常的激烈驾驶场景。

并且海豹的前排座椅具备主驾 8 向座椅/4 向腰托、副驾 6 向的电动调节。除去入门车型以外,海豹都支持前排的座椅通风/加热以及主驾驶位置记忆功能。

来到海豹的后排,我们看到后排座椅是常规的头枕可动设计,整体造型偏向于舒适。后排座椅坐垫的厚度也十分可观,整体的乘坐舒适感还是很不错的。

总体而言海豹的后排乘坐体验承接了比亚迪汉上的优良传统,对大腿的承托十分到位并且十分柔软。座椅的纹路、缝线都有很高水准。腿部空间也很充足,加上地台是纯平,第二排的乘坐体验很舒服。

后排中央位置则是常规的出风口以及一个用来放置手机的储物槽,亮点在于下方的两个充电接口以及最大功率 2.2kW 的 220V 外放电接口。

220V 外放电接口可以极大的优化车内用户的充电体验,手机、电脑都可随时随地进行补能。2.2kW 的最大放电功率连接一些大功率电器也不在话下,这一点非常好评!

后排空调出风口下方储物槽后排配备了最大功率 2.2kW 的 220V 外放电接口

此外,海豹是全系标配全景天幕的。这块面积极大的天幕玻璃将带来极佳的车内采光,但是需要明确是海豹是没有物理遮阳帘的。不过根据我们所拍摄的展车天幕略带模糊质感推测,海豹或许会配备与岚图 FREE 相似的 EC 天幕。

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偏向于实体遮阳帘的,之前在夏天长时间驾驶全景天幕的车型时,头顶受到的热量简直令人难以忍受,希望比亚迪后期也能给到大家选装可拆卸遮阳帘的方案。

三、空间/乘坐为运动+舒适

作为一款主打运动与个性的车型,比亚迪海豹在车内储物空间以及乘坐上的表现又会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车内储物空间

比亚迪海豹在车内的储物空间方面还是很不错,车门储物格、杯架、扶手箱、手套箱、中央底部储物槽的空间表现都是十分不错的。

除此之外,比亚迪海豹的后备箱空间表现也不错。经过新出行的实际测量,海豹的后备箱纵深达到了 115cm 左右,后备箱宽度也是在 100cm 左右,高度为 43cm。

并且海豹的第二排座椅支持四六比例放倒,可拓展出更多的后备箱空间,但是放倒座椅后并不能与后备箱形成一个纯平的空间。

海豹后排座椅支持四六比例放倒

在后备箱下方还有着较大的掏空设计,车辆的补胎液、打气泵等应急工具都被放置在这里,用户平时也可放置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在下面。

海豹后备箱下方还有着较大容积的掏空设计

海豹的前备箱容积还是十分可观的,经过实测其内部可以放下一箱 24 瓶 348ml 的饮用水,并且两侧依旧拥有富于的空间。

前备箱内部可以放下一箱 24 瓶 348ml 的饮用水播放视频海豹前备箱储物空间演示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海豹的前备箱是具备独立的盖板的,平时可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如果不想要这块“多余”的盖板,也可借助工具或者找寻专业人员进行拆卸。

前备箱具备独立的盖板

- 乘坐空间表现

首先是前排表现,我们将座椅调节至合适的驾驶位并且调到最低,此时身高 170cm 的乘客头部空间剩余两拳以上。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身材更高大的乘客坐进前排也有着充裕的头部空间。

乘客身高 170cm 前排头部空间两拳以上

在保持前排驾驶位不动的情况下,我们来到车辆的第二排。此时乘客的剩余腿部空间在两拳以上,头部空间剩余一圈两指左右。海豹的后排在腿部空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但受制于溜背的造型,乘客的头部空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乘客身高 170cm 后排头部空间一拳两指,腿部空间两拳以上

并且海豹的第二排对于乘客腿部的承托也是很好的,并不会出现“小板凳”的现象,第二排地板也是纯平的。这一点的表现相比于依旧略有后排凸起的汉 EV 优秀不少。

后排座椅坐垫承托性很好,后排地板也是纯平的

四、动力/续航/悬挂配置

在此前的官方的配置表,我们也了解到了海豹的动力参数以及续航信息。其中:

  • 标准续航的两个版本车型搭载最大功率 150kW 的后置永磁同步电机、电池容量 61.4kWh、续航 550km、百公里加速时间 7.5s;

  • 长续航车型换装了功率更大的 230kW 后置永磁同步电机、电池容量 82.5kWh、续航 700km、百公里加速时间 5.9s;

  • 四驱版车型搭载前异步/后永磁电机、综合最大功率 390kW、电池容量 82.5kWh、续航 650km、百公里加速时间 3.8s。

值得注意的是,海豹的长续航以及四驱版车型应用了最新的碳化硅(SiC)电驱系统,而标准续航的两款车型依旧是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悬架方面,海豹全系标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其中四驱版车型更是搭载了 FSD 可变阻尼减震器。关于海豹的悬架体验,我们将在未来的动态试驾中为大家详细解析。

五、海豹搭载了哪些“黑科技”

作为比亚迪 e 平台 3.0 的集大成之作,海豹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是下足了功夫,让我们看看它都应用了哪些“黑科技”。

- CTB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所谓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就是在 CTP 技术(无电池包内部模组)的基础上,将电池包集成在车身底盘上 ,并且电池包本身是没有设置上壳体的,上壳体直接连接的就是车身。大家可以看到下图,底盘和电池包集成在一起,车身部分直接充当电池包的上壳体。

模型演示效果,实际电池包上层并无壳体

这样的设计能够进一步车内空间利用率、优化电池包利用率、提高整车刚性以及电池包安全性。此前我们也曾预测解析过比亚迪的 CTB 技术,相关文章可点击:刀片电池的巅峰形态? 解析比亚迪海豹车身一体化技术

此外,CTB 技术还带了更高的车身扭转刚度。据悉,海豹的车身扭转刚度达到了 40500Nm/deg,具体对比下来相当于达到了奔驰 S 级、宝马 7 系、奥迪 A8 的车身扭转刚度水平。

- 八合一电力总成

在长续航以及四驱版的海豹上面,其后置电机都是采用了比亚迪全新的八合一电驱技术的最新产品。 在这个八合一电驱动总成之下,比亚迪将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电机控制器、PDU( 高压配电箱) 、DC-DC (高低压直流转换器)、Bi-OBC (车载充电器)、VCU (整车控制器)以及BMS (电池管理器)全部集成在一起。 

其中驱动电机采用了发卡式扁线电机,超薄高性能硅胶片,进一步优化磁路设计,使整个电机额定功率提升 40% ,电机最高效率可达 97.5%。

全新技术让整个动力总成功率密度提升 20% ,整体效率提高了 1% ,额定功率提升了 40% ,系统的综合效率高达 89%。相信的八合一电驱技术解析可点击:看这一篇就够了 比亚迪 e 平台 3.0 全解析

- 宽温域热泵空调

海豹上另一个令人感到惊讶的配置就是全系车型都搭载了宽温域热泵空调,比亚迪全新的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拥有 11 种工况模式,可在 -30 ℃- 60 ℃ 进行宽温域工作。

同时,这套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还采用了冷媒来对电池进行温控,相比传统的冷却液,冷媒的热效率最高提升 20% 。官方号称:“ 标配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的 e 平台 3.0 的低温续航里程可提升百分 20%。”

- 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 

前段时间比亚迪正式对外公布了其 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而海豹四驱版本或将成为首搭该系统的车型。 该系统基于电机响应速度快,可实时调整各电机输出扭矩,最大程度减少车辆动力变化,使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操控性得到大幅提升。

iTAC 是针对电动车特性打造的车辆扭矩控制系统,在监测车辆运行状态时,以往的方法大多通过轮速传感器,监测轮速变化情况,若一侧轮速急剧上升,则该侧可能发生打滑,制动系统开始介入。而轮速传感器将轮端每一圈仅分成 32 或 48 个采集位,信息采集精度低,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

电动车上所采用的电机则可以更快采集轮端信息,通过电机旋变传感器,轮端每一圈可分成 4096 个采集位,信息采集速度和精度大大提升。 iTAC 较以往提前 50ms 以上预测到车轮轮速的变化趋势,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识别精度提升了 300 多倍,汽车动力的控制精度与速度得以大幅提升。

控制策略上,传统控制策略在面对打滑时只能通过制动降低扭矩的方式来控制车辆,而 iTAC 在提前预判的基础上针对电机响应速度快、转速调整更精确的特点,提供了转移扭矩、适当降低扭矩和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方式。

在车辆即将发生打滑时, iTAC 可以将低附着车轮扭矩全部或部分转移到有抓地力的车轮上,使车辆恢复稳定,从而不触发或者减少触发 ESP 功能,提升驾驶稳定性。此前我们也对该系统作了详细的解析:海豹或将率先搭载 深度解读比亚迪 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

六、海豹的车型选购建议

前段时间海豹也公布了各车型的部分配置表,一些主要的车辆配置都包含在其中,我们将根据这个车辆配置表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到底海豹的哪款车型最值得购买。

- 标准续航的两款车型值得买吗?

如果预算充足的话,我个人建议还是选择长续航的版本。当然这也不是说标准续航的版本不能买,如果你对车辆的动力以及续航没有太大的需求的话,标准续航的海豹就已经足够满足日常的驾驶了。

另外关于海豹标准续航入门版车型,我个人认为也是可以买的。从现有的配置表来看,入门版车型只是在车内的舒适性配置上做出了区分,例如车辆的座椅通风/加热、丹拿音响等等。高价值的车辆三电、机械素质、安全配置方面都是没有减配的,大家可以放心选择。

- 长续航和四驱版该怎么选?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新出行海豹社区用户最为纠结的问题之一,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个人的需求了。如果是追求极致的驾驶感受与加速体验,四驱版的海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前置三合一异步电机、 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FSD 可变阻尼悬架、HUD 抬头显示都是长续航车型上所没有的。

但如果让我个人去选择,我会选择长续航版本车型。毕竟长续航车型使用的电机也是全新的八合一 230kW 后置电机,5.9s 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足以应对所有的驾驶场景,虽然没有 FSD 悬架,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机械悬架相信体验也是很不错的。这也就显得长续航车型更像是一位“全能型选手”。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看两款车型之间的售价差距是多少,如果差距不算特别大的话,直接选择四驱版就可以了。我相信大部分年轻用户还是抵御不了 3.8s 百公里加速时间的诱惑的。

七、新出行海豹社区用户问题解答

Q1:海豹的预售、上市、交付时间?

A:海豹的预售时间已经确认,官方宣布比亚迪海豹将于 5 月 20 日开启预售。关于正式的上市以及交付时间,我们预测海豹或将于 6 月正式上市、7 月开启交付,用户从下订到提车将不会等待太长的时间。

Q2:HUD 配置问题?

A:目前 HUD 只在海豹的四驱顶配版上搭载,但我们也向官方建议将 HUD 下放至长续航车型上,配置最后是否会调整还需等待官方正式的车辆配置表公布才能得知。至于 HUD 是否会开放选装,我个人认为是不会的,毕竟比亚迪的其它车型 HUD 都是根据车型配置去搭载的,并没有选装方案。

Q3:海豹的辅助驾驶能力?

A:虽然官方目前并未公布辅助驾驶方面的配置表,但我们预计海豹的辅助驾驶功能将和新款汉保持一致,也就是具备 HWA 高速道路驾驶辅助系统以及 ILCA 交互式变道辅助系统的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

Q4:后排是否有座椅通风加热?

A:根据目前信息来看,海豹将不会配备后排的座椅通风以及加热。

Q5:是否有方向盘加热?

A:海豹目前是没有方向盘加热的,但也不排除该配置将以舒适选装包的形式进行选配,但这只是个人预测。

Q6:前舱盖的密封胶条是否会很明显?

A:就目前的试装车来看,前舱盖的密封胶条相较于此前的谍照优化了许多并且不再凸出,在正常情况下很难注意到胶条的存在。

Q7:是否有物理天幕遮阳帘?

A:可以确定的是,海豹将不会配备物理遮阳帘。但根据实拍车型呈现雾白状的天幕玻璃来看,海豹或许将有小概率会搭载 EC 天幕。

Q8:海豹后续是否会搭载激光雷达?

A:就已知信息来看,海豹目前是没有搭载激光雷达的计划的,虽然相关的比亚迪激光雷达罩的专利图已经流出,但未来几时会推出以及哪台车会搭载依旧是未知数。

八、总结

年轻人的第一台比亚迪,或许就是海豹了。年轻群体购车所关注的重点,海豹也都给到了,可以说海豹是目前比亚迪产品中最具年轻化以及运动化的车型。

在技术上也拥有着许多创新,e 平台 3.0 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我认为比亚迪海豹获得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也给到了用户十足的诚意。外观以及内饰也跳脱出了比亚迪传统的设计路线,实车带给我们的惊艳感还是十足的,未来车辆陆续到店后也建议大家亲自去体验实车,看看是否符合自身的预期。

最后,如果大家在关注比亚迪海豹,还请锁定新出行海豹社区以及新出行海豹交流群( 微信搜索 xchuxing06 即可加入群聊 ),关于海豹的最新信息都在这了。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新出行 4.5万粉丝    1014作品 关注 国内新能源汽车媒体的引领者,专注新能源出行方式电动智能汽车。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