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一路狂飙突进,最终以224.7万辆,同比增长122.4%的成绩交付了期中答卷,新能源市占率更是一举提升至24%以上,诞生了比亚迪这种半年销量超60万的新能源巨头,无论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还是传统燃油车企大众也都取得了不俗的销量。可就在新能源大火的背景之下,也有部分车型半年销量不到四位数,比如下面七款。
左手飞凡,右手智己。上汽是打的一手好如意算盘,但结果很明显:西瓜和芝麻都丢了。
飞凡和智己两边都谈不上有多成功,智己销量差,还可以冠以高价的借口,毕竟40万的高端电动车市场,销量提上去很难,但是走15-25万主力价格区间的飞凡卖不动,可就不能完全归结于价格了。
飞凡的问题在于上汽的新能源战略太分散了,想把宝压在两个篮子里,营销又无法统一集中,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没法立起来,没有鲜明的标签,消费者是不会买一台20万级电动车的。
何况,比起智己,飞凡Marvel R也不是脱胎换骨的升级,在这台中型SUV身上,有不少之前荣威Marvel的影子,不管是设计还是性能。
曾经的燃油车市场,只要挂上合资的牌子,尤其是大众和丰田,似乎就没有愁卖的车。
如今,大人,时代变了!
尽管官方嘴上不承认,但消费者心知肚明,广汽丰田iA5和广汽埃安S就是一个平台打造的姊妹车,设计、性能、续航基本雷同。
但销量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埃安S上半年销量超4万,而广汽丰田iA5仅有寥寥899辆。
论价格,iA5并没有贵多少,和埃安S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广汽埃安的4S店卖,一个是在丰田的4S店销售,消费者只买广汽的账。就冲这一点,可见,丰田甚至说整个传统合资品牌,已经在新赛道落后自主品牌太多了。
作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最便宜的一款主力增程车,在最近增程和插混的技术之争里,天际ME5并没有被cue。
余大嘴也没有像@李想那样提一嘴张海亮对增程式技术普及的贡献。的确,半年销量714台,天际ME5确实不够看的。
要知道理想ONE和问界M5销量好,不是说增程技术有多牛,而是一个靠精准的定位,对消费需求的把控;一个有华为鸿蒙座舱的加持。天际ME5既没有炫酷的设计,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力还是硬伤,一个“三无”车型,消费者凭什么买单?
凭借着ID.系列,大众已经在新能源赛道上站稳了脚跟,而本田才刚刚起步,首发上市的e:NS1三个月交付了684辆,这个成绩不管是对比曾经的ID.4还是目前的20万级主流电动车,都谈不上多出众。
e:NS1销量差,首要问题是贵了,一个轴距2610mm的电动小型SUV卖到了20万,几乎和紧凑型SUV大众ID.4X一样了,而且既没有炫酷的设计,又没有4-5秒级的零百加速实力,一个本田标就想溢价4-5万,显然是异想天开了。
对于所有日系车来说,再不放下身段和价格,正视自己在新能源尤其是电动车领域的落后,只会被中国品牌甚至是大众拉开更大的差距。
在宝马未推出iX之前,奥迪e-tron一定是BBA电动SUV中最懂豪华的那一款,虽然性能不算抢眼,智能化和科技感也没有多优秀,但是论整车行驶质感、用料豪华感、细节上的实用性,奥迪比起特斯拉、蔚小理这类新势力更懂高端用户的喜好。
对于那些认可BBA车标、需要绿牌和豪华感的消费者来说,奥迪e-tron是不多的优质选项之一。
问题是BBA太高傲了,还沉溺于燃油车时代极高的品牌溢价之中,都国产了还要卖50万。即便是现在,宝马iX、奔驰EQS依然保持相似的定价逻辑。
给BBA一句忠告:时代真的变了!
又是一款换壳国产电动SUV的合资新能源。
三菱阿图柯核心三电基本照搬广汽埃安V,只是依然挂着三菱硬派越野的羊头,即便如此半年的时间阿图柯也不过销售了345辆,不到埃安V的一个零头。
阿图柯卖不好,除了售价略高,更重要的是三菱走错了方向,消费者买电动车从来不是为了越野,更多是出于用车成本、科技智能化的定位,想要凭借越野的标签卖20万级家用电车,很难。
何况一款全系两驱车,还谈何越野?没有灵魂的三菱,注定卖不好。
还是那句话,玩电动,至少现阶段合资还远不是自主的对手。
一面是广汽集团凭借埃安系列,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蔚来ET7、ES7今年上半年也是名利双收;另一面是二者联手打造的合创品牌,在售高端车型007半年销量却仅有82辆。
果然,不仅是人与人,车企与车企之间的悲喜也不相通。
两位数的半年销量,合创估计离退市也不远了。似乎牌面上看起来很强大的车企,过程总是不完美,比如曾经奔驰和比亚迪联手打造的腾势,如今在比亚迪强势介入下才有复苏的迹象,合创也是一样。
一个传统车企、一个新势力,广汽联手蔚来打造的合创,按理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要钱有钱,要技术也有技术,奈何产品太不争气,合创007不客气地说无论性能还是设计,恐怕连传统燃油车企打造的电动SUV都不如,再加上心比天高的定价,消费者真有30万的预算,买一台特斯拉或者比亚迪,不香吗?
领克900护航百人援疆越天山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奥地利大奖赛迈凯伦赛车展现了绝对优势,双车统治了比赛。由于迈凯伦车队允许自由竞争,本站两位车手缠斗成为焦点,赛场上的双龙会以诺里斯的获胜而结束。
长三角地区四大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名发函:敦请涉嫌违法主机厂自律
纳米06的第一口电 充电体验怎么样?
2025年7月3日,广汽昊铂宣布,昊铂HT/GT同步推新上市,2025款昊铂HT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为18.99万-22.99万;2025款昊铂GT共推出2个版本,售价为17.39万-18.59万。聚焦纯电用户出行痛点,双车共迎四大产品升级,针对安全系统、颜值设计、座舱交互等维度......
2025年7月2日,坦克品牌正式发布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成为最快且唯一实现70万销量成绩的中国越野品牌。
闻 “汛” 速援,爱暖榕江!骆驼蓄电池驰援贵州抗洪一线
销量快讯: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
在大众汽车ID.3和ID.4的中期改款中,大众汽车将重新启用实体按键
玛莎拉蒂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同比暴跌44%。电动化转型滞后、产品线断档和营销策略混乱是主要原因。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对其表现不满,可能将其剥离或削减资源。玛莎拉蒂亟需加速电动化、优化产品结构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沃尔沃在吉利体系内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新能源车型占有率仅0.56%。电动化转型缓慢,技术优势丧失,定价与国产新势力重叠但智能化落后。吉利已多次减持沃尔沃股份,若无法通过2025年新车型实现突破,沃尔沃可能被列为“非核心资产”,面临资源缩减的风险。
7 月 1 日,巴西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在此举行,一辆崭新的比亚迪海鸥驶下生产线,这一时刻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进入了全新阶段。
即将于7月12日-21日盛大启幕的长春汽博会,重磅打造了前瞻性十足的“未来出行展区”。这绝非普通的技术陈列,而是一场顶尖智慧汇聚、“含新量”爆棚的沉浸式科技盛宴。现场将描绘出一幅关于未来出行的壮丽画卷,观众也将提前感知智慧出行、移动生活的澎湃脉动。
7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特斯拉6月销量实现双增长,新车型Model Y E80曝光
车坛快报|超10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优惠,小米汽车2027年考虑出海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 限时26万起
2025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
从北京到天津:一汽丰田战略重塑后的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