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的崛起,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汽车设计理念,也为我们带来了更酷的技术和配置。这些配置和技术看上去高级感满满,但是实际使用起来也许并没有那么“美好”,有些甚至是反人类的设计。和传统燃油车中如自动启停、分区空调这些鸡肋配置,我们今天来看看新一代新能源车当中有哪些看似高大,实则败笔的技术配置。
全景天幕
全景天幕,这项在特斯拉身上大放异彩的配置,目前几乎已经成了绝大部分新能源车的标准配置。一体式车顶玻璃,看起来当然很有高级感,不仅视野开阔,能够带给车内乘客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享受,就连拍照发朋友圈也是满满的仪式感。
但是一旦进入高温天气,全景天幕就变成了一场噩梦。
最近一个特斯拉车主手动给车降温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视频中特斯拉Model 3的车主难忍车内暴晒,把矿泉水撒到车顶降温,这才是全景天幕的人间真实。
就算可以给天窗贴隔热膜,但毕竟是那么大面积的一块玻璃,隔热膜的效果也是杯水车薪。这就好比是穿着衣服出去暴晒,还是脱掉衣服擦防晒霜去暴晒,哪个更防晒?你自己品。
隐藏式门把手
隐藏式门把手,从设计上来说可以降低风阻,有利于提升新能源车的续航。当然,这个论点无从考据。到底能不能降低风阻,能降低多少,从来没有哪个厂家能说清楚。
但走到车门旁边,“啪”的一声,门把手弹出,一种迎宾的仪式感和高级感油然而生。这倒确实是存在的一种心理感受。
所以,不光是新能源车,部分传统燃油车也开始采用这种设计。
但这个设计的隐患也非常多。首先是隐藏式门把手的结构复杂,因此故障率和维修成本也会增加。其次就是在某些场景下,比如寒冬天气,隐藏式门把手可能会出现被冻住而无法弹出的情况。
而如果是发生交通事故时导致门把手无法弹出,就更加危险了。今年4月份辽宁就发生了一起特斯拉与其它车辆相撞后起火的事故,当时就因为隐藏式门把手不能弹出,而给营救造成了很大困难。所以,隐藏式门把手,平时高大上,就怕关键时刻掉链子。
无线充电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带有无线充电的功能。过去传统燃油车配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并不多,但在汽车电气化后,特别是在电动车上面,配备无线充电的也越来越多。
这项配置的初衷是好的。不仅避免了各种充电线缠绕在车内的烦恼,同时也能增加车内的科技感。但这项配置也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如今苹果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已经达到15W,安卓手机最高已经达到67W。但绝大多数车辆原配的无线充电还是10W甚至7.5W。同时,由于各家手机品牌支持的无线充电协议各不相同,即使可以兼容QI标准,但并不能实现快充,这样的充电速度甚至还不如手机的掉电速度。
其次是发热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手机放车上无线充电没几分钟,机身就会发热得厉害。这时候正在充电的手机活脱脱就像个定时炸弹,只有放到空调出风口吹上好一阵子才能凉下来。当然,充电发热是手机的问题,但市面上的无线充电器都开始配风扇了,为什么车载无线充电不能考虑一下散热问题呢?
有这两个问题,无线充电形同鸡肋,不用也罢。
自动泊车
现在配备自动泊车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了。自动泊车是项好技术,方便许多新手司机停车倒车。而且有的自动泊车,还能够下车后,用手机控制自动泊车,看上去是满满的黑科技。
可是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光线昏暗的地下车库里,刚刚经过了一个空着的停车位,但你的车愣是没识别出来。于是,重新挂倒挡,倒车回去,再按下自动泊车键,慢慢继续前进,还是没识别出来,于是再反复。此时已经过去了两三分钟,这时正好后面来了一辆车,冲着你闪灯鸣笛,你更是焦虑。这种感受,犹如开着手动挡车在红绿灯前起步熄火一样。
最后,你不得不要么自己操作方向盘赶紧停车入库,要么尴尬又不失风度的开车扬长而去,去寻找另一个没有干扰的停车位。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自动泊车功能都不可避免的出现这种情况。识别率的问题不仅仅是耽误自己,还耽误他人,这就比较尴尬了。因此自动泊车最合适的场景是没有人也没有车的环境下慢慢操作,但如果是这样的环境,还需要自动泊车吗?
其实现在有全景360°影像,停车的难度已经是大大降低了。非要解放双手的话,除非自动泊车功能的识别率能够做到百分之百。
人脸监测
现在许多新能源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当中都有人脸监测的功能。通过摄像头或者红外捕捉人脸,甚至是人体的动作,可以实现许多功能。比如监测到你开车打瞌睡时,及时做出提醒;监测到你接电话时,自动降低音乐音量;监测到你抽烟时,自动打开车窗。
又是一项很装逼的科技配置。但如果监测不准确呢?
最近就有汽车博主因眼睛小被自动驾驶误判一事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相关车企连夜回应。这位博主因为眼睛小,开车的时候不断被系统判定疲劳驾驶。
其实类似的场景我们可能都有遇到过。比如嘴里叼着跟牙签被识别为正在抽烟,眼睛只不过向两侧多瞟了几眼,就被认为是疲劳驾驶……这些误判早已存在。只不过这次这位博主上了热搜,才引起了车企们的重视。如果没有上热搜呢,大家也就对此宽容以对了。
写在最后:
上面说到的这些功能,都是在新能源时代逐渐成为主流的配置功能。其实每一项功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在追求功能酷炫之余,往往在体验上考虑得并不周到,又或者是技术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可用性。于是就造成了这些配置看起来高大上,用起来却感觉非常鸡肋,不如直接关闭。你还发现有哪些高大上的配置,实际上不好用的,不妨也来评论区说一下吧。(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