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M8发布后,网上对它的造型设计产生了不小的争议,而火力主要就集中在它的前脸。相比上代车型,新款M8的前脸更锐利、更霸气,但也变得更复杂了。例如被官方称作“觉醒之眼”的LED前大灯,灯组内部的灯带设计极其独特,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而由十根竖向高亮镀铬饰条组成的进气格栅,无论是形状还是光泽感都非常抢眼。不过对于喜欢老M8温文尔雅风格的人来说,新M8的前脸似乎就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了。
当你解锁M8时,位于前照灯内的粗壮LED灯带、以及进气格栅两侧细长的竖状LED灯带一同点亮时,其效果犹如画龙点睛般,瞬间就将沉睡中的M8唤醒了,并流露出了活灵活现的威严神态,可以说这场灯光大秀为M8赚足了眼球。
来到侧面,M8平直、上扬的腰线传递出了简约、干练的气质,而位于车门、轮眉上的斜线,则构建出了多个三角形的形态,在光线的反射下,就像披着一件凸显身体轮廓的紧身衣,瞬间打破了MPV长车身给人留下的呆板印象。至于D柱粗壮的窗框镀铬饰条,则起到了收敛车身姿态的效果。整体来看,M8的侧面透露出了些许现代豪华游艇的韵味。
相比于需要借助光影才能突出型面的车侧,M8的车尾在构建型面上就要用力很多了,高低起伏的型面转折,让M8的车尾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富有力量感。而被官方称作“时空之门”的贯穿式尾灯,不仅起到了增加车身视觉宽度的效果,而且内部灯带的设计也十分独特。
在车辆解锁时,贯穿式尾灯的横向灯带与两侧的竖向灯带,共同演绎出了一套带有流动感的灯光秀,视觉效果不输前大灯。至于车尾最下方保险杠位置的亚光银饰条,则起到了降低车尾视觉重心高度的效果,使M8的车尾呈现出了一种宽度、高度十分协调的观感。
在造型设计方面,广汽的设计团队从未令人失望过,全新一代M8的内饰也是亮点满满,除了使用富有现代感的中控大屏和液晶仪表外,全新M8还通过副驾前方装饰板纹样以及座椅刺绣纹样融入了东方美学。此外,由于中控屏与中控台高度保持了一致,所以车辆的前排视野也十分开阔。
在内饰用料和工艺方面,全新M8也给人带来了细腻的触感、以及出色的视觉效果。像是副驾中控台的上方,也就是与前风挡衔接、直接暴漏在阳光下的中控上部,M8就选用了光滑的皮质材料,并搭配缝线工艺。而下方的一整块木纹装饰,则展示了具有东方韵味的山水画。再往下是一块质地较软的皮质材料。从整个中控台的材质、设计可以看出,M8在有限的成本下,极力营造出了符合中式豪华的高档感。
中控台中央的14.6英寸触控屏虽然尺寸很大,但是广汽设计师将它融入到了钢琴烤漆面板当中,实际看起来并不会显得突兀。并且由于屏幕距离主、副驾都比较近,所以用手触控起来也很轻松。
M8车机运行的是广汽自家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硬件规格也向电动车看齐,采用了目前最火的高通8155芯片。实际体验下来,系统菜单翻页、页面滑动都非常流畅,唯独用手指移动导航地图画面时会出现些许的延迟和卡顿。
同主流车型一样,全新M8也采用了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得益于屏幕较好的硬件素质,仪表画面的显示效果相当细腻。同时,M8还提供了常规和地图主题共两套UI界面,信息可读性都很不错。
全新M8的电子挡杆造型十分新颖,挡杆中间安装了一块可以水平方向旋转的人造水晶,在夜晚配合上氛围灯后,晶莹剔透的质感可不是那些普通挡把可以比拟的。除了用于装饰外,这个能旋转的水晶还能起到中年人手中常备的保定铁球的效果,这种时不时能盘两下的设计,简直太符合那些开MPV佛系老板的需求了。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M8在顶棚、立柱、门板区域使用了翻毛皮材料,无论是柔软的触感,还是绒面材质在视觉层面传达出的档次感都是相当出色的,瞬间就让车厢充满了明星、大佬私人专用保姆车的气质。
M8采用了2+2+3的座椅布局,并且座椅在表面工艺、内部填充物方面处理得相当用心,例如前排座椅采用了刺绣、绗缝、打孔三种工艺,并且还在座椅靠背上通过刺绣与打孔工艺构建了一幅山水画,通过细节展现出了东方美学。此外,M8的前排座椅十分柔软,相比红旗HQ9那种硬邦邦的前排座椅,要明显舒服很多。
乘坐空间方面,全新M8也没有让人失望,我身高180cm、体重65.5kg,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头部距离顶棚还有一拳4指的空间。由此可见,全新M8的1823mm车身高度的确保证了富裕的车内头部空间。
来到第二排,在将座椅调至最靠后的位置时,我的腿部有超过1个小臂的空间,并且头部距离顶棚也有一拳4指的余量。
而如果将第二排腿部空间调整至两拳,此时来到第三排,我的腿部还有着一拳4指的空间,并且头部有着一拳2指的余量,实际乘坐并不会感到空间局促。不过由于第二排独立座椅下方没有余量,所以我并不能通过将脚伸进去来获得更舒展的坐姿,再加上第三排坐垫高度较低、且坐垫长度较短,所以我的大腿会处于悬空状态,长时间乘坐的舒适性无法得到保障,和红旗HQ9那种标杆级的第三排乘坐体验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说完了空间,我们再来看一下对于MPV至关重要的乘坐体验。在最尊贵的第二排位置,M8的独立座椅不仅单独使用了触感更柔软、细腻的半苯胺高级真皮,而且坐垫和靠背的填充物也分为了表层和里层,并且由于表层比较软,里层比较硬,所以当我刚坐上二排座椅的那一刻,表层就能给到我柔软、舒适的感觉,待随后身体完全压在座椅上时,较硬的里层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对比市面上的MPV,M8的二排座椅乘坐感受有些类似丰田埃尔法,只不过埃尔法的座椅要比M8更宽,让人感觉更像一张大沙发。
此外,M8第二排座椅还配有通风、加热、腰部按摩、头枕音响,并且只要用手指点一下内侧触屏上的“一键SPA”按键,M8的座椅就会自动后移、放倒靠背、打开腿托,并通过音响自动播放令人倍感放松的轻音乐,同时顶棚、车门两侧的氛围灯也会调整为呼吸模式,就连空气中都会弥漫着特有的 “二十四节气中药香氛”精油的清淡香味。
与此同时,乘客的臀部、腰部还会传来一股暖流,那是通过座椅加热产生的热量,在热量的疏导下,我那紧绷的腰部肌肉也逐渐变得松弛,伴随着靠背按摩气袋的不断膨胀、收缩,仿佛我的腰部正在被一双手掌揉搓着。可以说,M8第二排全方位的激活了乘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美中不足的是,在座椅位置调至最后、靠背放躺、腿托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我的脚掌会顶到前排座椅的背部,因此腿长的乘客无法获得完全将腿伸直的舒展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M8的第二、三排在提供常规空调出风口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目前MPV领域独有的无风感空调出风口。这个出风口的外观形似内饰装饰板,狭长的造型可以带来更温和的风感,再加上它的出风角度只是在平行车顶的同时略微向下,所以并不会直接吹到乘客的身上。在正常状态下,这两个空调出风口会同时出风,而如果你不想被空调直吹,则只需关闭普通的空调出风口即可。对于老人、小孩来说,这个配置真的非常贴心、实用。
为了增强娱乐体验,M8的后排还配备了15.6英寸的1080P分辨率吸顶电视,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音乐、视频等娱乐功能。此外,第二排还全都配备了小桌板,兼顾了娱乐和商务需求。
虽然M8的第二排座椅不如腾势D9、红旗HQ9、丰田埃尔法那般宽大,但这也为M8带来了远宽于别克GL8 ES陆尊的B柱与座椅侧面之间的通道,可以为乘客带来更轻松、体面的进入第三排感受。而第二排座椅中间的通道虽然并不宽裕,但也可以满足成年人在二排、三排之间穿梭的需求。
和自家GS8一样,全新一代M8同样出自广汽面向中型/中大型车开发的GPMA-L平台。悬挂方面,M8采用了主流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结构,虽然悬挂结构没有太多亮点,但是M8的底盘行驶质感其实是要略好于自家SUV--GS8的。而且在驾驶层面,全新M8在目前主流MPV阵营中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是一台对司机很友好的MPV。
由于M8的长度超过了5米,高度超过1.8米,所以当我刚上手这台车的时候,其实操作是比较收敛的,然而全新M8线性、精准、且能感知路况和车身状态的转向,一下就让我有了进一步试探的信心,且直接与GL8 ES陆尊那种与享受驾驶毫不相干的模糊、粘滞转向划清了界限。
所以在保守开了几分钟后,我就采用了更激进的方式去操作油门和刹车,然而出乎我预料的是,在急加速时,M8高大的车身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抬头现象,我的身体依旧稳稳当当地倚靠在座椅上,预期中令人不安的后仰并没有出现,M8后悬强有力地撑住了车尾。随后我又试着重重地踩下了刹车踏板,以为这样就能使前悬挂的弹簧彻底妥协,然而M8的车头居然也只是出现了轻微的下沉......
不服气的我,直接将M8一把拐上了我们公司所在地--北京门头沟城区里的一座小山,对于一款高达1823mm的MPV来说,车身侧倾必然是不好控制的,然而即使我在弯中顶着油门放肆驾驶,M8的外侧悬挂也能如同一双无形的手一般,帮我稳稳地撑住车身。而此时,在前排处于高坐姿攻弯的我,也不用绷紧老腰去抵抗身体的向外摆动。这感觉,就如同在驾驶一辆运动型的SUV,连过弯都变成了一件倍感快乐的事情!
驶离小山路,重新回到车流量很小的马路上,我在保持油门的情况下,迅速转动方向盘切入了另一条车道,此时M8的车身也只是出现了极小幅度的倾斜,随着我瞬间回正方向盘,M8更是没有出现MPV车身回正时常见的左右摇晃现象,这样的淡定姿态简直比一些家用轿车、SUV还要稳健。同时这也使我确定了,M8的底盘有着不俗的操控性能。
究其原因,M8出色的车身姿态控制,其实离不开它所使用的SDC可变阻尼减震器的帮助。简单的说,M8的4个车轮的SDC减震器可以单独调节阻尼大小,在过弯时,SDC会自动增加外侧悬挂的阻尼,使外侧悬挂变得更硬,从而减少车身的侧倾幅度。此外,随着驾驶模式的改变,M8减震器的阻尼也会进行相应调整,舒适模式阻尼小、震动过滤更柔和;运动模式阻尼大,震动传递更直接。不过相比于同样搭载可变阻尼减震器的腾势D9而言,全新传祺M8在舒适、运动模式下的悬挂软硬变化程度就要小一些了。
虽然SDC可变阻尼减震器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舒适性,但M8的底盘整体还是更偏向操控和稳定取向,这种感觉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本田奥德赛,它们都有着响应迅速的车头和车尾,不过在底盘行驶品质方面,M8对于震动的过滤明显要比奥德赛轻柔、高级很多,整体感受更像是“奥德赛Pro至尊版”。
至于MPV领域绕不开的标杆--别克GL8 ES陆尊,开过的朋友应该知道,那台车其实采用的是前硬、后软的悬挂调校方式。虽说全新传祺M8的前、后悬挂都采用了相对硬朗的调校,但或许是配备了SDC可变阻尼减震器的缘故,所以当车辆压过减速带那种大颠簸时,M8前悬处理起大震动的速度要比GL8更快,且余震更小,而这种更从容的车头动态也能为前排驾驶员和乘客带来比别克GL8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不过由于全新M8的后悬挂同样采用了偏硬朗的调校,所以当后轮压过坑洼时,车身会呈现出一种突然下沉,然后迅速回弹上升的动态,伴随着路面冲击的快速传导,M8的后排乘客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冲击,这种颠簸感受和普通轿车的第二排会比较类似。
在之前静态体验的环节,M8第二排的座椅舒适度、一键SPA功能、无风感空调都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我也对M8第二排的动态乘坐感受抱有了很高的期望。不过当车辆行驶起来后,坐在第二排的我却发现此时的身体震动,要明显比坐在前排时更多、更大。在仔细观察后发现,我那双与第二排地板接触的脚掌并没有明显的震感,但上半身、尤其是头部的震动却十分明显,所以我判断这种震动并非是由于底盘滤震不充分导致的,而是第二排座椅自己将底盘的震动放大了。
事后我也跟M8的产品负责人讨论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那就是M8的座椅导轨精度不够,因此座椅会在导轨中产生小幅的晃动,从而导致第二排的座椅震感从下至上呈逐级放大的趋势。考虑到导轨加工并不是什么难题,且这个问题在全新M8上市前就已经发现,所以希望厂家能跟供应商尽早将这个问题优化掉吧。
全新一代M8提供了三款动力,分别是2.0T+8AT的汽油版、2.0T混动专用发动机+丰田THS的混动版、以及2.0T混动专用发动机+广汽自研GMC2.0的插电混动版。本次我们试驾的是2.0T混动专用发动机+丰田THS的混动版,这套动力同样也搭载在GS8混动上。
众所周知,MPV更注重的是动力运行品质,而不是百公里加速性能,但是M8的这套2.0T混动专用发动机+丰田THS混动的动力总成,不仅有着极好的动力运行品质,而且绝对加速能力也不错。在外界气温14℃,车上仅1名成年人的情况下,M8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8.4秒,平均加速度为0.3g。其中在0-50km/h的加速区间中,M8的加速度基本可以接近0.5g,前段加速动力比较充沛,这也就意味着在城市里开,混动M8的动力一点也不会让人感觉肉。而到了70-100km/h的中段加速区间,M8的加速度就降到了0.3g以内,这时基本就没有推背感了。
回归到日常驾驶,2.0TM+THS这套动力的匹配十分完善,并且由于丰田的THS混动系统没有挡位,不存在升、降挡过程,且THS混动的发动机、电机动力可以实现无缝切换,所以M8的动力平顺性极其出色,甚至可以说不亚于现在的电动车。而在减速滑行过程中,M8还没有电动车那种令人不适、突兀的电机强烈拖拽感。此外,得益于电机极快的动力响应,所以在市区内开M8无论是超车,还是跟车防加塞,这套动力都会让人感到得心应手,用“丝滑”来形容M8的动力感受再合适不过了。
即使放到目前的MPV市场中,M8这套2.0TM+THS混动系统的动力运行品质也要明显好于GL8 ES陆尊等燃油MPV,即便和丰田最新的2.5L+THS混动系统相比也毫不逊色。
全新M8将全车隔音件数量增加至了105处,相比现款的93处有明显提升。此外,新款M8的前风挡和4个车窗均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并且还搭载了ANC主动降噪功能,在NVH硬件方面的升级还是很下本的。
在实际体验方面,全新M8对于空气传播的噪音有着十分不错的隔绝能力,像是上图这种跟着渣土车的情况,车内只能听到十分微弱且不清晰的发动机声音,可见其隔音功力之强。
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丰田旗下一些使用THS混动的车型,其动力系统在中低速行驶时会出现高频的啸叫声,但在M8上,这种高频的啸叫声基本被隔绝掉了。并且得益于ANC主动降噪功能的存在,2.0TM发动机的运行噪音也在车厢内被压制到了适当范围。基于动力系统不错的NVH表现,所以在开M8的时候,如果遇到需要动力请求的场景,我都会毫不顾忌的踩下大脚油门进行快速起步、超车,而不用担心发动机噪音打破车厢内的宁静。相信这一特性,也会为M8在商务用途中加分不少。
路噪方面,全新M8原厂配备了主打静音的米其林浩悦4自修补轮胎(PS:M8没有备胎),在铺装质量良好的沥青路面以低于60km/h速度行驶时,由于车内实在是太安静了,所以自己一个人驾驶M8时甚至会产生一种孤寂感。而随着车速上升至100km/h,车辆对于外界的风噪抑制也十分出色。
从实车的外观气场和内饰质感不难看出,全新一代M8宗师版已经能让一部分人产生冲动消费的想法了。而除了把表面功夫做到极致以外,这台M8混动版还在操控、动力、隔音、油耗、底盘稳定性等维度,表现出了相当强的竞争力,似乎已经有把MPV商务和家用天赋技能点满的意思了。所以对于这台有着前代良好口碑的M8车系新车而言,我其实并不担心它的销量。只是回忆起曾经第一代GS8热销后,却被爱信变速箱产能卡脖子的事件,我不由得担心历史会不会在这台采用丰田E-CVT的全新一代M8上重演,毕竟丰田E-CVT变速箱都是定额供应的,如果混动M8真抢了丰田亲儿子赛那的市场,是否又会出现“产能不足”的突发事件呢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