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的冬季说来就来,开车出门手握方向盘冷,坐在车里和室外温度没有区别,寒冬对于人是个考验,对于车辆更是考验,冬季开车出行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冬季开车安全注意事项。而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冬季电动车在使用上的确非常不便,有些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即便有一些折中的方法,但仍然治标不治本。
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时候容易出现续航降低,甚至是出现一些驾车的挑战,那么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驾驶车辆出行,在车辆尚未达到工作温度的时候,慎用动能回收功能,冬季天气寒冷,电池会存在衰减的情况,为了避免续航带来的焦虑,大多数人都会将电能充满,在满电的时候,动能回收是不工作的,从技术角度来看,动能回收,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到电池。满电的状态下能量回收不工作,大概电量到93%,能量回收开始工作,加上在低温的时候,电池是不进电的,而这个时候,使用动能回收是没有效果,在冬季驾车出行的时候,动能的时候需要电池恢复到常温,同时车辆的动能需要在设定的范围里面。
其次,冬季的时候,尤其对于高低起伏道路明显的地区而言,路面会出行湿滑的情况,开启动能回收的制动效果,那么就意味着车辆的一些安全配置是不工作的,尤其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在刹车不工作是没有办法介入到 里面去的,如果是一辆没有CRBS的车,抬起加速踏板后又有比较高的滑行动能回收设置,遇到这种场景就会比较吓人了,所以在冬季湿滑道路上面尽可能避免使用动能回收装置。
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能力总体还比较弱,无法满足所有工况下的减速需求,虽然动能回收系统当前在电动车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节能”和“减速体验好”这两者无法兼得。在冬季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的时候,还是需要要有一些良好的驾驶习惯,这样行车才能更加安全。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蔚来李斌:有信心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座座都是头等座!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全新上市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E汽车】3000万背后的答案:上汽通用五菱凭什么逆天改命?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直面烈日!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隔热大PK,影响因素竟这么多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比亚迪销量领跑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霸主地位凸显
2025年过半,上半年比亚迪销量销量领跑全球市场,海外市场销量超47万辆,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综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全面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有了成效。一路向前,期待未来更多的精彩时刻。
进入8月,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7月新能源车销量
7月30日,元UP正式加推301KM领航型,售价7.48万元。并同步上新了两款车色,以持续进化的产品力,为全球年轻人打造活力出行新选择。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当2025年车市半程战报揭晓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登上了造车新势力榜首:零跑汽车以22.17万辆的交付量,终结了理想连续两年的统治。这家被戏称为“半价理想”的品牌,很短时间内便完成了一场教科书级的逆袭。那么,零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当行业陷入参数内卷、安全标准模糊的迷局,北京现代以一场全球首个厂商对媒体开放的“真”实测活动,向世人展示了何为“真质力”造车。这不是浮夸的营销口号,而是以全球标准为尺、以真实数据为证的硬核宣言。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天生抵御红紫外线?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防晒大横评!硬实力如何?
如何实现品牌跃升?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从技术实证、信用构建、极限验证,为汽车品牌长期发展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清晰路径。
实际体验+门店专访,一条视频告诉你,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到底靠不靠谱。真赔?真负责?看完你就知道了。
上半年交付同比增长71%,深蓝汽车赋能新央企奔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