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盘点2022:智能电动技术路,长安汽车走出新高度

盘点2022:智能电动技术路,长安汽车走出新高度

线外邦 0浏览 2022-12-30 IP属地: 重庆

作者 | 赵文华

如果把2022年中国车市比喻成荡气回肠的大型交响乐,毫无疑问,中国品牌就是全场最惊艳的乐章。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零售超过864万,零售占比超过47.1%,同比增长17.6%。而曾经高不可攀的德系与日系,前11个月累计零售占比仅为41%,其中,德系同比下滑6.1%,日系同比下滑9.6%。

(*数据来源于乘联会)

量级的突破固然惊艳,但让合资们惴惴不安的是中国品牌对新能源赛道的严密封锁。是的,在这场关于新思想、新技术、新秩序的远征中,每一家中国品牌都在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尤其作为中坚力量的头部自主,如同智慧与勇毅并存的突击队,不断刷新我们的惊喜值。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长安汽车,这家行业内屈指可数的,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中国头部转型相当敏捷,“香格里拉计划”与“北斗天枢计划”发布不过5年,其已凭借深厚的自研能力,成功构建起智能电动多核实力。

▲出自CHN数字化平台的阿维塔11

今年是长安汽车产品与技术大年,普通用户看到的是阿维塔11、长安深蓝SL03、UNI-K iDD 以及欧尚Z6 iDD 等多款新能源热销车型,但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看到的是长安汽车基于MPA、EPA、CHN、SDA四大全新平台架构,基于长安原力、智电iDD、氢燃料电池三大核心动力矩阵,以及基于软件、智算、生态构建的深不可测的技术池。

三大动力矩阵,直驱未来

无论是内燃机时代,还是电驱动时代,动力技术都是车企的灵魂组成。曾经凭借“蓝鲸动力”一惊天下的长安汽车,如今更是形成了长安原力+智电iDD+氢燃料超豪华新能源动力矩阵。

11月末刚刚亮相的长安原力技术,其中原力智能增程被称为“下一代增程技术”。原力技术以效率高达95%的“七合一”原力超集电驱为内核,通过行业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无感NVH技术、温度场实时动态预测技术等多达181项的“黑科技”,完美解决了现在增程式汽车普遍存在的通病。以搭载原力技术的长安深蓝SL03为例,CLTC工况下,其纯电行驶程达到200km,增程模式综合里程达到1200km,百公里电耗16.8度,馈电油耗4.5L/100km,1L油可发电3.3度,无论哪个指标都属于行业拔尖的水平,与理想L9、问界M5相比,更是属于碾压性的存在。

▲搭载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的深蓝SL03

如果说原力技术是当下解决充电焦虑与里程焦虑的双优解,那么,出自于长安IHS混动平台的智电iDD则是长安汽车向电气化全面转型的“排头兵”。你可能会说,PHEV谁家都有,长安iDD的优势在哪里?简单说就三个字——高效能,其核心在于它不仅拥有一台最大输出高达170匹马力的1.5T蓝鲸发动机,还匹配了6挡三离合电驱变速器。在这套高效动力的加持下,长安iDD车型实现了最快6.55秒破百、综合油耗1.59L/100km、综合续航1200km一系列性能升级。

电池技术当然是PHEV重要的组成,长安iDD车型配有30.74kwh超大容量电池。如何保证电池始终处于高效、安全的工况区间呢?长安工程师提出了“控”——智慧温控系统,“防”——IP68最高级别的电池防护系统,“测”——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电池安全监控系统三重解决方案,带来的好处很直接:其一,电池拥有超强适温能力,能够实现-35°C至55°C安全适混,其二,补能更轻松,支持6.6kw交直流双快充,交流满电只需4小时,同时支持220V家充。

目前,除已经上市的UNI-K iDD 、欧尚Z6 iDD,UNI-V iDD 也已就绪,而CS75PLUS、CS55PLUS等明星车型也将推出iDD车型。可以预见,在PHEV市场,明年长安汽车将有一轮大爆发。

此前我们对氢燃料的印象还停留在丰田与现代身上,但随着中国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轿车——深蓝SL03氢燃料版的推出,我们突然发现,原来长安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具备量产实力。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同样拥有多项“黑科技”,比如国内首创的水气异侧电堆设计,又比如长安自主研发的全变量解耦高精度控制技术,在一系列创新技术共同赋能下,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已跃居行业一流水平——氢电转换效率提升高达62%,百公里馈电氢耗低至0.65kg,3分钟即可实现超快补能。

人人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包罗一切”正是罗马精神的原旨。在新能源动力技术孰优孰劣争论不休的当下,长安汽车从来不否定任何一条技术路线,之所以在纯电、增程、插混及氢燃料四条动力技术路线上同时发力,是长安汽车基于对新能源发展趋势与新能源用户需求的综合考量,它始终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新能源动力技术不分高低,只有适合。

智能“技术池”,深不可测

“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这句话反复被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提及。对拥有2000万级体量的长安大厂而言,智能科技无疑是最坚硬但必须突破的屏障。

与那些嘴上喊着智能却沉迷于彩电冰箱的互联网车企不同,“北斗天枢计划”构建的是长安大智能,是建立在SVDC软件驱动、智算中心、数据闭环体系以及SDA全球领先架构上的智能化体系,按朱董的话说,是“技术群的突破”。当然,突破的背后是人才与金钱的双投入,就今年一年,长安汽车引进的研发人才达到2237人,研发投入142.9亿元,研发占比已升至6.65%。

在长安汽车取得的一系列智能化成果中,我想重点谈两点:一是SDA全新架构,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长安“新汽车”超凡脱俗的模样;二是“诸葛智能”,透过它我们能触摸到长安汽车的灵魂。

请注意,是否具备软件驱动能力是智能电动汽车与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别,打个比方,特斯拉、阿维塔11是智能电动汽车,但大众ID或者丰田bZ4X只是电动汽车。如何打造出具备超强OTA自进化能力的智能电动汽车?SDA架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密钥,它具备“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四大特征,简化理解就是,未来长安汽车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用户自定义——买什么样的车,选什么样的配置,倾向于什么样的驾乘体验,想获得哪些服务、OTA升级哪些功能……全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这一切并非想象,因为基于该平台的CD701原型车,已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长安科技生态大会上亮相。

▲基于SDA架构打造的CD701原型车

同时亮相的“诸葛智能”则是长安汽车今年在智能化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不仅在于它带来了阶段性量产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将长安汽车的智能方向聚焦到了智能交互、智能驾驶与智能生态三大领域。

主动互动,打破“填鸭式”交互是诸葛交互的目标。这么说吧,现在普遍的交互水准相当于一个10岁的孩子,但“诸葛交互”要实现的是哈佛高材生的水平,当然有挑战,但更值得期待。

作为“诸葛智能”最犀利的部分,“诸葛智驾”今年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比如通过APA7.0与领航智驾NID3.0全功能集成,打破了ADS2.0全新平台“行泊一体”的架构瓶颈。明年将是“智驾”攻艰年,按规划,对标L4级的“诸葛智驾”城市领航系统将在2024年实现量产。

▲搭载领航智驾NID3.0的深蓝SL03

今年有一个热词叫“科技平权”,浅层次理解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与服务,比如花5K就可以买一台苹果14pro。但“诸葛生态”对“科技平权”的定义是深层次的,它以用户为原点,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以及不断执掌的核心科技,最终实现“消费平权”。而这一部分正是“诸葛智能”最独特价值,因为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最后说说

对长安汽车而言,2022年无疑是挑战与惊喜不断交织的一年,是第三创业成果复盘与5.0战略同步开启的一年。可贵的是,在这一年,长安汽车不仅在智能电动化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稳住了销量基盘——燃油车继续保持巨大优势,新能源版块则稳居国内一线阵营。

但这仅仅是开始,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在2030年,以“集团销售500万辆,长安品牌销售350万辆,新能源销售210万辆”的规模进入世界前十。毋庸置疑,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可跨山越海160年的长安什么时候惧怕过硬仗,为变革和未来披荆斩棘是刻在它骨子里精神与信仰。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相关推荐
线外邦 5.8万粉丝    4942作品 关注 做有态度的汽车新闻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