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自达品牌宣布在2022年以前不再推出任何新车,以集中品牌的一切资源投入到新一代的产品研发之中。
消息一出,外界便充斥着质疑与不解的声音。要知道,在众多品牌紧追猛赶尚且不能有自信确保能立足的情况下,马自达主动为自己划出两年的缓冲期,在外界看来无异于自断生路。
我们早已习惯了“快”,相对应的,自觉将“慢”等同于失败。
但是这一等式,建立在替代品繁多且品牌自身的技术跟不上时代变化的前提上。对于马自达来说,这些前提或许并不成立。
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马自达两年磨一剑后推出的新车——马自达CX-50再度亮相。当近距离、全面地了解了马自达CX-50后,笔者认为,马自达在为期两年的修行中,深刻诠释了一句名言:
“我们走得很慢,但从不倒退。”
积淀两年的马自达CX-50,值得我们等待。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在选择多如牛毛的今天,马自达如何才能说服消费者?
答案是:用技术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驾控之墙。
在两年的积淀期内,马自达对自己的要求是打破束缚、从零开始。在最能体现造车技术的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底盘四大领域,马自达均进行了全方位的进化,为我们展现出什么叫真正的核心造车技术。
首先,马自达CX-50的国内车型搭载了Skyactiv-G 2.5L和Skyactiv-G 2.0L两种排量的发动机。Skyactiv-G发动机这一新一代高效直喷创驰蓝天汽油发动机,在品牌针对发动机技术的原有基础上,对燃油经济性和中低速扭矩皆进行了15%的提高。这不仅意味着用户能够体验到更为友好的油耗,还能享受到更加游刃有余的加速感。这正是马自达对驾驶感与环保性之间平衡的把控。
并且,作为拥有13:1高压缩比的发动机,马自达对高压缩比发动机普遍存在的爆震问题也进行了解决。创驰蓝天汽油发动机通过4-2-1长路径排气系统,减少燃烧室内的高温气体,在实现超高压缩比的同时,规避掉了极其影响驾驶体验的爆震噪音问题。
这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拥有技术意义。
除此之外,像是Dual S-VT双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即我们通常所知的闭缸功能,通过精确控制进排气门的开闭时间,来实现对进排气效率的最大化改善,从而达到提升发动机性能表现的目的。
或许最后呈现出的只是一个百分比数字,但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是马自达品牌对于发动机技术的不懈追求。
其次,在传动方面,马自达CX-50匹配的是6AT变速箱。品牌在研发Skyactiv-Drive新一代全速域锁止创驰蓝天6AT变速箱的时候,便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款能够集现有变速箱优点于一身的技术优品。
通过明确AT、CVT、DCT等各种类型变速器的短板与优势,马自达品牌集各家之所长,选择了更契合自身技术路线的传统有级式自动变速箱,即AT变速箱。
在此基础上,品牌利用全速域锁止技术来降低低速域油耗;利用全新的机电一体化控制单元,集成电子控制单元和液压控制单元,来提升换挡平顺性;利用强制换挡开关,让变速箱能够更直接地领会驾驶者的意图,实现人马一体的驾驭乐趣,提升整车的操控性。
最终,马自达交出的答卷,是一个变速平顺、驱动直接、起步快捷的6AT变速箱。
在底盘方面,马自达CX-50采用了品牌新一代高性能轻量化创驰蓝天底盘,拥有14.2跑车级高速转向齿轮比。在减重14%和全新EPAS电子助力系统的加持下,配合多连杆后悬挂和精准的调校,马自达CX-50能够实现中低速域的灵活性、高速域的稳定性,进而实现全速域的舒适性。
集齐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技术后,马自达CX-50最终用优秀的车身架构,召唤名为顶级驾控的“神龙”。品牌不仅采用了最高1800MPa张力的钢板,更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强度与安全性双双提升。
如果说核心三大件是马自达CX-50优秀驾驶体验的血肉的话,那高性能且轻量化的车身,就是其骨骼。
对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让马自达CX-50成为一款有血有肉、拥有高超驾控基因的宝驹。
有生命力的设计
关于设计,我们无需为马自达担心。
一款车型的设计优秀与否,并不能简单的从造型来评判,更多的,应该从设计理念出发。马自达CX-50车型设计值得称赞的地方,正在于此。
工业制品与艺术之美之间应实现邂逅与碰撞,这便是马自达品牌所信奉的理念。
在马自达CX-50身上,我们能感受到的是魂动设计理念彰显出的蓄势待发的进取心,以及流畅从容的动感美学。
例如,加宽后的车头两侧拥有大尺寸的进气口,搭配下方银色的保险杠以及隆起的翼子板,瞬间强调出整车的越野气质,方寸之间完成大开大合的张力;
例如,在车身侧面,前后外扩的轮拱和熏黑处理,张扬之中令整车的凶悍气质呼之欲出;立体感十足的窗框线条和车身腰线,更显澎湃与力量感;
再譬如,CX-50的尾部采用了双勺子型分体式尾灯,这不仅是对贯穿式尾灯这一跟风设计的叛逆,更是对全车设计完成度的考量。
比起堆砌,CX-50更强调协调;比起细节,CX-50更注重整体。马自达品牌通过CX-50要呈现的,远非一辆冷冰冰的工艺制品,它想要让用户感受到的,是工艺制品与设计美学之间的碰撞,进而用碰撞产生的火花,来点燃整车的生命力。
在更为感性的色彩设计方面,CX-50还提供了锆石砂与谧境蓝两款更为独特的车身涂装,将“轻越野”的风格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诠释。
一些因地制宜的改变
真正让笔者对马自达CX-50青睐的,是品牌对在中国市场发展表露出的诚意。
作为一款跨界车,CX-50兼有紧凑型SUV的定位。中国消费者向来偏爱大空间,注重车辆的乘坐舒适度。CX-50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调整。
比如,国产版车型的后排空间增长了55mm,地台中央的凸起相交海外版车型来说,也进行了优化处理,接近纯平。自然而然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更为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
早先,马自达旗下车型的空间一直是一个让中国消费者头疼的问题。看完CX-50,想必这一问题能够迎刃而解。CX-50不止对后排空间进行了优化,更有890L的后备箱容积,无论是装载大件行李,还是周末露营出游,CX-50都能予以满足。
另外,CX-50除了传统的燃油版车型,还将推出混动、插混两种动力,配备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新能源动力的加入,对于马自达CX-50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将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写在最后
市场的一次次洗牌后,汽车制造如今进入到一个实力至上的阶段。
两年后一朝归来的马自达,带着技术造就的出色操控调校、理念造就的独特美学,以及更切合当下的动力,无愧于消费者的等待与期待。
用更现实的视角来评判的话,如今的市场上,兼具硬派跨界风格、家用SUV、技术价值的车型,除了马自达CX-50,着实罕见。
“慢=失败”的预言,不攻自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启辰VX6,网约车司机的绝佳搭档。
东升西落?奔驰在华迎来关店潮,门店转型鸿蒙智行!
真正的大空间,是连 “巨人” 都能放肆舒展的自由。
年轻精致之选——领克06Relive,限时售价10.76万元起
作为广汽集团高端品牌的广汽昊铂率先响应,8月5日面向广州地区开启首批V2G桩车主招募活动。
上交所官网显示,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倍生物”)沪主板IPO将迎来上会审核。
在竞争白热化的城市SUV领域,起亚汽车强势出击,隆重推出全新2025款狮铂拓界。这款融合雄厚技术积淀、领先智能科技、多元动力组合及高竞争力定价优势的新车,一经亮相便引发市场关注。
上汽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发布后,舆论场不出所料再次掀起争论——“买增程不如买插混”“买增程不如买纯电”的声音此起彼伏。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累计销量达到214.6万辆,其中海外市场贡献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其全年海外销量总和。这一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强势崛起。
8月4日晚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丰立智能(30136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交出一份彰显发展韧性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归母净利润322.44万元,扣非净利润314.8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今日,小鹏汽车在北京举办「THE NEXT 全新小鹏P7·中国首秀」发布会。
理想MEGA能不能进行增程化改造?
缤果S首次亮相,高质感缤纷座驾尽显鎏光美学
汽车品牌招商政策视频引关注,是搅局还是破局?
最近长安汽车集团成为新央企,至此中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技术普惠新纪元:全新MG4以7.38万起售价将半固态电池带入大众市场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亏电油耗降至2.6L,老车主也能免费升级享受
随着万华化学主力产品之一TDI的市场价格持续反弹,公司业绩增长潜力被市场看好。
“冤种老板”又提车了,这次竟然是“迈巴赫”
全系搭载3颗图灵AI芯片,全新小鹏P7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