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发布后,舆论场不出所料再次掀起争论——“买增程不如买插混”“买增程不如买纯电”的声音此起彼伏。
“增程技术是否落后”,堪称近两年汽车行业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从大众、理想到华为、长安、长城,车企高管们曾多次下场激辩。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尽管争议不断,增程车的市场表现却持续走高——不仅中国品牌扎堆入局,连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也宣布将推出增程车型。
增程技术究竟是剂什么“药”?能让一部分人欣然接受,又让另一部分人嗤之以鼻?
结构简单≠技术落后,好的增程匮电能耗也能很低
先明确一个观点:新能源动力技术路线没有绝对优劣,只有是否适合。谁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就能赢得市场。就像二十年前饮品行业争论“矿泉水vs纯净水谁更健康”,或汽车圈争论“自然吸气vs涡轮增压谁更优”——如今再看,无论是水还是发动机技术,都因场景不同而各有价值。
增程、插混、纯电、燃油,本质都是技术服务于需求的产物,没有“百分百完美”的选项。与其争论“哪种路线最好”,不如探讨“哪种技术更极致、更可靠,能满足哪些用户的核心需求”。
从技术原理看,增程属于串联式插电混动:驱动完全依赖电机,发动机仅作为“充电宝”为电池供电,再由电池驱动电机。这种结构的好处显而易见——相比并联式或串并联式混动,增程系统省去了复杂的齿轮组和离合器,制造成本更低、控制逻辑更简单,且能腾出更多空间布置更大容量电池。
当然,增程也有“短板”:由于能量需经发动机→电池→电机的两次转换,理论上匮电状态下高速油耗会略高。但实际表现更取决于增程器(发动机)热效率、电机效率、车重、风阻等综合因素。例如在拥堵的市区低速场景中,增程器能稳定在高效区间工作,此时匮电油耗反而可能更低。
那么问题来了:结构简单的增程,是否就代表技术落后?
事实上,无论增程、并联还是串并联混动,核心目标都是节能。纯电模式下的能效与动力类型无关,因此技术“先进与否”的关键,在于匮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
我们用具体数据说话:
大众帕萨特新能源(并联式):整备质量1750kg,匮电油耗5.5L/100km;
长安深蓝SL03(增程式):整备质量1780kg,匮电油耗4.5L/100km;
比亚迪唐DM-i(串并联式):整备质量2130kg,匮电油耗4.95L/100km;
理想ONE(增程式):整备质量2300kg,匮电油耗8.8L/100km;
理想L8(增程式):整备质量2490kg,匮电油耗7.5L/100km;
智己“恒星”增程中大型SUV:匮电油耗5.32L/100km,较主流同级增程车型降低23%。
可见,增程的匮电油耗未必落后于其他技术路线,关键在于车企的技术调校能力。正如《一代宗师》所言:“别跟我说你的理论多厉害,实际效果才是真的。”
8月1日,智己发布“恒星”超级增程技术:66kWh/800V专属增程大电池、1.5T增程发动机、纯电续航超450km、ERNC主动降噪、与顶级纯电车同源的800V碳化硅电机……
增程车纯电续航越做越长,是伪需求还是真痛点?
相比插混车,增程车的一大特征是“纯电续航更长”:长安深蓝SL03 CLTC续航220km,问界M7 CLTC续航200km;而同期大众帕萨特新能源NEDC仅63km,本田CR-V新能源WLTC仅73km。
哪怕纯电续航更长,但有趣的是,不少增程车主反而“后悔”了。
开了两年问界M5的黄先生是典型代表:“我这车基本当纯电开,官方标称235km(CLTC)的纯电续航,实际能跑到180km,完全覆盖日常通勤。只要发动机一启动,我就浑身不舒服,哪怕跑长途也尽量找充电桩,能不用增程器就不用。”他展示的数据显示:总里程23223km中,增程器仅工作8371km,占比36%。“群里还有车主能做到增程器工作占比20%以内!”
这种“把增程当纯电开”的心态,解释了为何网上常有“增程车主与纯电车主抢充电桩”的争议——他们买的虽是增程车,用的却是“纯电心”。
用户的真实需求,车企看得比谁都清楚。近期,多家车企密集布局“大电池+高功率补能”的增程路线:
极氪9X:70度电池,纯电续航380km,6C补能缩短充电时间;
小鹏G01(增程SUV):纯电续航超430km,电池容量或超60度;
尊界S800增程版:65度电池,纯电续航超310km;
智己“恒星”增程中大型SUV:66度/800V大电池,纯电续航超450km。
从30度到70度,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正逼近同级纯电车。
但问题随之而来:既然纯电续航越来越长,用户几乎把增程当纯电开,为何不直接买纯电车?没电时增程器性能弱,花更多钱买“有缺陷的车”,是否划算?
答案或许藏在“安全感”里:谁能保证永远不开长途?谁能确保每次急用都能找到充电桩且无需排队?
当然,大电池也带来新问题:车重增加影响操控,这是“既要长续航又要无焦虑”的妥协产物。
因此,市场也呈现出有趣分化:大型增程车的纯电续航越做越长(如智己超450km),中型增程车则保持200km+主流(如2024款深蓝L07有230km版和300km版,2025款只有240km版)。可见,车企还是懂得取舍,并不是所有增程车都追求长续航。
编者按:
“增程是否落后”?业内人士或许关心技术路线,但用户更在意实际体验。没有消费者会单纯因为“技术先进”选择一款车,最终决定购买的,永远是产品能否满足自身需求。既要充电带来的经济性,又要无里程焦虑,更要纯电的驾驶感,或许就是增程车好卖的主要原因吧。(文|李健波)
9月26日,岚图汽车全新旗舰SUV泰山震撼首秀。更令人惊喜的是,岚图设计团队首次解密了这款车型从概念到量产的9张珍贵手稿,完整呈现其设计进化轨迹。这些手稿生动诠释了岚图'天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2025年9月29日,武汉】即日起,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来新一轮OTA升级,体验更舒适,场景博弈能力更强,岚图旗下SUV双子星全新岚图知音与岚图FREE+成为首批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
近日,上汽荣威旗下全新插电混动车——荣威M7 DMH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了3款车型,限时售价8.58-10.28万。荣威M7 DMH是上汽设计中心全球设计副总裁约瑟夫·卡班加盟上汽
近日,全尺寸行政豪华SUV仰望U8L鼎世版登陆济南,以128万元上市价标定高端市场基准。在“易四方”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远近红外夜视系统等颠覆性
即便在漫长的汽车销售历史上,传统4S店已经成为车企打开销路的主要模式,但近几年宝马下滑的销量与承压的利润,还是揭开了这一模式背后的残酷现实:传统4S店已经无法为宝马带来具有竞争力的
邵明峰:跟随比都有面、跟随比都舒适邵明峰:跟谁比都有面、跟谁比都舒适、跟谁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跟随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
补全长续航关键拼图,智能越野体验再升级!9月29日,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长续航新成员——猛士M817 Max+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36.99
大尺寸SUV元年,从岚图泰山、腾势N8L、沃尔沃XC70再到爆款极氪9X,为什么大厂们在高端车上舍弃增程了?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正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塑市场格局。资本动作与战略调整密集交织,技术竞速的紧迫感与规模扩张的焦虑感并存,行业亟需找到破局的核心路径。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并未追逐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近日,iCAR 超级V23正式上市,作为V23的高性能版车型,新车共推出3个配置版本,官方指导价12.28-15.48万元,全系提供401km续航、550km续航和501km续航巅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日前,奇瑞汽车官方发布了一组全新瑞虎8的车型官图。该车定位中型SUV,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轴距加长115mm,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车身尺寸方面,全新瑞虎8的长宽高分别为4749/
9月28日晚,smart旗下中型SUV——smart精灵#5EHD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8.99万元起。作为该品牌首款插电混动车型,动力搭载1.5T发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
9 月 26 日晚,一场名为 “天地鲲鹏 万象新生 —— 时代风尚之夜” 的盛典格外吸睛,这是岚图汽车联合抖音、费加罗 FIGARO 共同打造的视觉盛宴。就在这场活动上,岚图全新车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近日,深蓝汽车官方宣布,旗下全新中型轿车深蓝L06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启预售并正式上市。新车将主攻20万元级别市场,提供增程式与纯电动两种动力版本,并首次搭载京西第四代磁流变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10万级SUV这一红海战场,“性价比”早已不是新鲜词汇。然而,当北京越野在9月27日雁栖湖畔的发布会上,宣布BJ30旅行家以“旅行焕新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