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落后技术”逆袭:增程车为何让用户真香,让行业争议?

“落后技术”逆袭:增程车为何让用户真香,让行业争议?

DearAuto 337浏览 2025-08-06 IP属地: 未知

上汽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发布后,舆论场不出所料再次掀起争论——“买增程不如买插混”“买增程不如买纯电”的声音此起彼伏。

“增程技术是否落后”,堪称近两年汽车行业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从大众、理想到华为、长安、长城,车企高管们曾多次下场激辩。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尽管争议不断,增程车的市场表现却持续走高——不仅中国品牌扎堆入局,连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也宣布将推出增程车型。

增程技术究竟是剂什么“药”?能让一部分人欣然接受,又让另一部分人嗤之以鼻?

结构简单≠技术落后,好的增程匮电能耗也能很低

先明确一个观点:新能源动力技术路线没有绝对优劣,只有是否适合。谁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就能赢得市场。就像二十年前饮品行业争论“矿泉水vs纯净水谁更健康”,或汽车圈争论“自然吸气vs涡轮增压谁更优”——如今再看,无论是水还是发动机技术,都因场景不同而各有价值。

增程、插混、纯电、燃油,本质都是技术服务于需求的产物,没有“百分百完美”的选项。与其争论“哪种路线最好”,不如探讨“哪种技术更极致、更可靠,能满足哪些用户的核心需求”。

从技术原理看,增程属于串联式插电混动:驱动完全依赖电机,发动机仅作为“充电宝”为电池供电,再由电池驱动电机。这种结构的好处显而易见——相比并联式或串并联式混动,增程系统省去了复杂的齿轮组和离合器,制造成本更低、控制逻辑更简单,且能腾出更多空间布置更大容量电池。

当然,增程也有“短板”:由于能量需经发动机→电池→电机的两次转换,理论上匮电状态下高速油耗会略高。但实际表现更取决于增程器(发动机)热效率、电机效率、车重、风阻等综合因素。例如在拥堵的市区低速场景中,增程器能稳定在高效区间工作,此时匮电油耗反而可能更低。

那么问题来了:结构简单的增程,是否就代表技术落后?

事实上,无论增程、并联还是串并联混动,核心目标都是节能。纯电模式下的能效与动力类型无关,因此技术“先进与否”的关键,在于匮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

我们用具体数据说话:

大众帕萨特新能源(并联式):整备质量1750kg,匮电油耗5.5L/100km;

长安深蓝SL03(增程式):整备质量1780kg,匮电油耗4.5L/100km;

比亚迪唐DM-i(串并联式):整备质量2130kg,匮电油耗4.95L/100km;

理想ONE(增程式):整备质量2300kg,匮电油耗8.8L/100km;

理想L8(增程式):整备质量2490kg,匮电油耗7.5L/100km;

智己“恒星”增程中大型SUV:匮电油耗5.32L/100km,较主流同级增程车型降低23%。

可见,增程的匮电油耗未必落后于其他技术路线,关键在于车企的技术调校能力。正如《一代宗师》所言:“别跟我说你的理论多厉害,实际效果才是真的。”

8月1日,智己发布“恒星”超级增程技术:66kWh/800V专属增程大电池、1.5T增程发动机、纯电续航超450km、ERNC主动降噪、与顶级纯电车同源的800V碳化硅电机……

增程车纯电续航越做越长,是伪需求还是真痛点?

相比插混车,增程车的一大特征是“纯电续航更长”:长安深蓝SL03 CLTC续航220km,问界M7 CLTC续航200km;而同期大众帕萨特新能源NEDC仅63km,本田CR-V新能源WLTC仅73km。

哪怕纯电续航更长,但有趣的是,不少增程车主反而“后悔”了。

开了两年问界M5的黄先生是典型代表:“我这车基本当纯电开,官方标称235km(CLTC)的纯电续航,实际能跑到180km,完全覆盖日常通勤。只要发动机一启动,我就浑身不舒服,哪怕跑长途也尽量找充电桩,能不用增程器就不用。”他展示的数据显示:总里程23223km中,增程器仅工作8371km,占比36%。“群里还有车主能做到增程器工作占比20%以内!”

这种“把增程当纯电开”的心态,解释了为何网上常有“增程车主与纯电车主抢充电桩”的争议——他们买的虽是增程车,用的却是“纯电心”。

用户的真实需求,车企看得比谁都清楚。近期,多家车企密集布局“大电池+高功率补能”的增程路线:

极氪9X:70度电池,纯电续航380km,6C补能缩短充电时间;

小鹏G01(增程SUV):纯电续航超430km,电池容量或超60度;

尊界S800增程版:65度电池,纯电续航超310km;

智己“恒星”增程中大型SUV:66度/800V大电池,纯电续航超450km。

从30度到70度,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正逼近同级纯电车。

但问题随之而来:既然纯电续航越来越长,用户几乎把增程当纯电开,为何不直接买纯电车?没电时增程器性能弱,花更多钱买“有缺陷的车”,是否划算?

答案或许藏在“安全感”里:谁能保证永远不开长途?谁能确保每次急用都能找到充电桩且无需排队?

当然,大电池也带来新问题:车重增加影响操控,这是“既要长续航又要无焦虑”的妥协产物。

因此,市场也呈现出有趣分化:大型增程车的纯电续航越做越长(如智己超450km),中型增程车则保持200km+主流(如2024款深蓝L07有230km版和300km版,2025款只有240km版)。可见,车企还是懂得取舍,并不是所有增程车都追求长续航。

编者按:

“增程是否落后”?业内人士或许关心技术路线,但用户更在意实际体验。没有消费者会单纯因为“技术先进”选择一款车,最终决定购买的,永远是产品能否满足自身需求。既要充电带来的经济性,又要无里程焦虑,更要纯电的驾驶感,或许就是增程车好卖的主要原因吧。(文|李健波)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DearAuto 0粉丝    499作品 关注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