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3年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大家十分关注的1月份车市销量也新鲜出炉。根据乘联会给出的最新数据,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29.3万辆,由于今年的春节在1月份销量受到影响,所以相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
SUV方面,1月份销量为62.3万辆,同比下滑36.2%,环比下滑39.0%,和整体市场表现基本一致,我们来关注一下具体车型的表现情况。
1月份SUV市场仅有两款车型销量突破2万辆,分别是比亚迪宋和长安CS75。除开博越L和宝马X5无法比较之外,榜单上共有9款车型销量同比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前十五榜单上共有10款自主车型上榜,前四均是国产车。
具体来看,比亚迪宋依然一骑绝尘,以49709辆的成绩,同比增长121.4%,位居榜单第一,这个地位目前基本无人可撼动。比亚迪元PLUS(No.4)、比亚迪唐(No.15)也都在榜。
位居第二的是长安CS75,共售出21620辆。另外,长安CS55、长安CS35也都悉数上榜,销量均破万,分列榜单第8位和第11位。
排在榜单第三位的是低迷许久的哈弗H6,1月份共售出16663辆,虽然重回了前三,但是同比下滑50.0%,是榜单上同比下滑程度较大的车型。
吉利方面,1月份表现还不错,博越L、缤越、星越L全部上榜。其中博越L表现最为亮眼,共售出13635辆,位居榜单第7名。
德系方面,途观以8898辆的成绩排在榜单第14位。豪华品牌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奔驰GLC销量达到14317辆,跃居榜单第5位。宝马X5、宝马X3也都破万,分列第9、10名。可以看出来,随着消费能力的释放、消费升级,国人对于高端车的购买意愿和购买力在不断提升。
特斯拉方面,Model Y在1月份的销量为14184辆,同比下滑13.3%,排在第6名。这样看来,其降价策略对于销量的刺激并未在1月的销量中得以体现。
令人感到比较意外的是,1月份SUV前十五榜单上并未出现任何一款日系车型。日系车的集体失速,除了受到供应链等问题的影响,与自主品牌的产品力提升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崛起、抢占市场,也有一定关系。日系车型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普遍弱势,再加上受到一些高端品牌车型的影响,腹背受敌的日系车型整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
以上就是2023年1月份SUV市场的销量表现情况,整体因为春节等因素的影响,销量有所下滑。不过随着大环境放开,整体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车市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今年车市的潜力还是十足的,期待各个品牌在后续的表现情况。
(文/Cc;审/凌云众生;数据、制表/乘联会)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