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汽车有智慧 3647浏览 2023-02-21 IP属地: 北京

近日,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王传福,请教育好你的团队,水军也需要将(讲)素质,你说我们是棒子车,请先反思一下你的产品?BYD品牌名字好听吗?不就是一句骂人的话吗?哪天你的产品能不在大街上自燃?何时你能标真实里程数?何时你可以不弄虚作假?何时中国海关乘用车出口数据第一名是你?”

杨洪海以7连问,将矛头直指比亚迪及其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值得一提的是,杨洪海似乎真的有些“急火攻心”,居然连讲素质都能打成将素质。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当然,需要清楚的是,此次风波源于一则讨论。2月14日,杨洪海在某平台上称:搞汽车的都知道,15万以内坚决买油车,性价比最高。大家都懂得,因为电车的成本放在那里,厂家和经销商都需要赚钱(目前除了特斯拉,大家都在亏钱,但特斯拉没有15万以内的产品)。

此外,他原帖中附加了一张起亚刚上市新款K3的宣传照。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该帖发布之后,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在下方留言表示,“比亚迪秦dmi,九万八,了解一下。”“我选9.98万的比亚迪秦,毕竟落地跟你这个油车落地价差不多,还比你省油,还比你先进。”也有网友调侃称,“15万以内的电车仅仅一款海豚就要超过起亚了吧。”

网友的直接站队帖子中并未提及的比亚迪,让杨洪海在第二天直接开怼比亚迪,其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帖称,“很有趣的事情,我在脉脉上发了一条关于15万MSRP(市场指导价)价位内选油车还是电车的话题(只提到了特斯拉没有15万以内的产品,一个字都没提比亚迪),结果竟然引来了一帮比亚迪水军攻击我。井底之蛙的世界真的很可怕!”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与此同时,在帖子下面的评论区,杨洪海直接开怼粉丝,其中不乏“(比亚迪)为什么要水军这么low的营销手段”,“(起亚)全球第三,销量比比亚迪高多了”,“你BYD有本事全球卖车盈利460亿,不要靠政府补贴活着啊,不要靠糊弄客户赚钱”等回复。

对于有网友关于“起亚还没凉吗”的质疑,杨洪海也“回怼”道,“挺好的,(起亚)去年赚了460亿人民币”。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但是,随着事件的发酵,杨洪海的新浪微博账号评论功能已开启一键防护模式,部分内容暂不展示,也就是微博下面的评论内容已无法查看。

对于这场“口水战”,比亚迪方面只是在2月16日晚间,通过新浪微博@小迪快报上发文并“点名”杨洪海称,“祝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先生新年工作顺利。”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如此。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此次事件也引起了舆论的诸多解读,无外乎集中在几个观点:一是杨洪海急了,眼看着自主品牌愈发崛起,而起亚,乃至整个韩系车却呈现出半死不活的状态,难免让其产生急眼的心态;二是新起亚K3与比亚迪2023款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时间相差无几,但订单量却是天差地别,杨洪海此举是“碰瓷式营销”。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对此,汽车有智慧不置可否,毕竟究竟孰对孰错,估计没人能够准确下结论。但是,由此事联想起,在很长时间里,合资品牌是不会把自主品牌当作竞争对手的,为什么这次起亚要大张旗鼓的“艾特”比亚迪呢?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说到根上,相差专家可谓是一针见血:

“如何看待中国汽车的发展,对任何国际品牌都是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品牌视之为洪水猛兽,一直试图扭转这一时代大势,他们很少“反省”和“思过”,只将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责任”归咎于中国政策的“偏袒”。这些“反思”实质上就是“国际品牌中心论”的延续,是对中国汽车发展内生动力和时代发展大势的否定,把自己的品牌当成世界汽车发展的根源和主宰,这是典型的傲慢与偏见。”

中国汽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国际品牌的“施舍”或“恩赐”,更不由国际品牌主导,澎湃不息的内生动力才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中国汽车的发展,是中国人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以比亚迪为例,有一位网友在回复杨洪海时说,“比亚迪也曾被骂很多年,但他们只是在默默搞技术,起亚遇到的问题和当初的比亚迪一样。”这位网友提醒,“起亚的重点不是嘴上还击,而是要让自己强大起来。”

杨洪海可以失控,新起亚K3不行!起亚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力量


甚是中肯。

其实,不少国际品牌都已经认识到自主品牌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他们在面对时,首要问题并不是攻击中国崛起,而是探求在未来如何与中国汽车共存。这是看清历史发展大势、合乎世界汽车发展潮流的理性呼声。也正是如此,起亚最正确的做法本应该是,与中国自主品牌携手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深化和推进务实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杨洪海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绝不包括与中国品牌掀起所谓的口水仗。(采写 |汽车有智慧 火焱)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有智慧 3709粉丝    3075作品 关注 2014年创刊,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平台。专注评测、视频和新能源汽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