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智驾网 0浏览 2023-03-03 IP属地: 辽宁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紧随比亚迪仰望之后发布的吉利银河,迎来的第一次“PK”却并非这个同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对手,而是来自长安。但无论双方的博弈结果如何,当前的智能电动车在设计上的确显现出了趋同的现象,这是值得从业者警惕的。‍‍

文丨智驾网 正红旗

吉利集团于2月23日发布了全新子品牌银河,原型车“银河之光”正式亮相。吉利官方宣布,今后银河品牌旗下的所有车型都将采用其设计语言。

仅仅6天之后的2月28日,长安汽车就给吉利汽车发去了律师函,称“银河之光”涉嫌大量抄袭长安汽车已发布车型的外观,已经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的相关知识产权。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近些年来,外国品牌因为设计问题与中国品牌对簿公堂的事倒是发生了不少,但中国品牌之间博弈的案例却是首次。

一方面,这体现了中国品牌的知识产权意识正越来越强,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已经非常敏感。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中国品牌在实力大涨之后,主要竞争对手正从“外国人”转变为“自己人”,中国品牌已经迈入了新一阶段的“内卷时代”。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吉利的回应也很迅速,就在当天午间,官方就发布声明称:“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吉利银河之光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正向设计开发,在设计上延承了吉利独特的“涟漪美学”,有着独立且完整的设计理念体系。

01.

“相似”与“抄袭”,法律判定并不容易

从造型上来看,“银河之光”与长安深蓝SL03、长安UNI系列在某些细节方面的确有相像之处。但问题是,有相像之处就一定会在法律上涉及抄袭和侵权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首先,“有相像部分”与“复刻抄袭”或者“极为相似”之间有着难以界定的空间。因此,只要设计元素有所变化,就很难被定性为侵权。

就法律的层面,此次吉利与长安的设计之争尚需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和相关部门的认定。

而从以往的类似案例来看,很多被公认为模仿的设计,在法律上也依然站得住脚。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例如:奇瑞的早期车型瑞虎就模仿了丰田RAV4,比亚迪早期车型F3模仿了丰田花冠,陆风X7模仿了路虎揽胜极光,众泰SR9甚至还因“复刻”保时捷Macan而“名声大噪”。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这其中,不乏原创者对模仿者提起诉讼的案例。但就结果而言,原创者胜诉的案例极少。

第二,吉利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第一家民营汽车品牌,从1997年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并已开启了全球化,其尊守法律、规则的意识以及内部的合规制度是相对完善的。

那么,在其设计一款新车的时候,吉利官方一定会在合规层面有周全的考量,基本不存在出现纰漏的可能性。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尤其是银河品牌,被赋予了冲击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重任,是吉利集团自行开创的定位最高的子品牌,其首款原型车也就更不可能在法律层面授人以柄。

从这两点看来,长安汽车此次的主动“出击”,大概率将会无功而返。

而这也正是吉利在回应中语气强硬的主要原因。吉利官方表示:长安汽车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严重损害。

但事实上这一次吉利有一个巨大的BUG。

那就是一位跳槽的设计师。

02.

横跨长安与吉利的核心设计师陈政

既然长安汽车的这次维权大概率不会在法律上获得成功,为什么还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

这有可能与“银河之光”的核心设计师陈政存在一定的关联。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陈政现任吉利集团设计副总裁,主导了“银河之光”原型车的设计。在银河品牌的发布会上,陈政也作为主讲人上台诠释了“银河之光”的设计理念。

陈政是在2022年3月入职吉利集团的,而在此之前的近20年中,他一直在长安汽车工作。

早在2002年,陈政就加入了长安汽车,先后参与了长安逸动、致尚XT、睿骋、CS35、CS75、悦翔V7、Vision-V概念车、UNI系列等车型的设计工作。在长安汽车的设计之路上,“生命动感1.0”设计哲学、智色双旋、新科技智慧美学等理念的推出都有陈政的参与。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2021年12月,陈政从长安离职,当时其职位为长安汽车全球设计总监。3个月后,陈政加入了吉利集团,并随“银河之光”再次走上前台。

既然是同一个设计师的手笔,那么线条风格类似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一个人的审美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发生大的改变。而成熟的设计师,往往也会不经意间就流露出自己的固有风格。很多设计师一生都在寻求突破,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同样是陈政主导的长安与银河,在线条上出现相似之处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而这,或许也正是长安认定“银河之光”是“抄袭”的主要原因。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此外,陈政的设计也的确为长安车型的市场销售带来了推动作用,UNI系列、长安深蓝SL03等最新车型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与其造型设计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如今,陈政加入吉利,开始为长安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工作,这对长安汽车而言也是个不利因素。那么在银河刚刚发布之时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权,同样也在情理之中。

03.

“银河之光”只是原型车,银河L7并无抄袭之嫌

需要强调的是,从长安发出律师函以来的这几天,坊间关于此事的分析与猜测不少,但恐怕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银河之光”只是一个原型车,只是用来诠释未来设计语言的一种构想,而并不是量产车。

在发布会当天,银河品牌的首款落地车型银河L7也完成了全球首发,今年二季度就将开始交付。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根据陈政的诠释,银河L7采用了银河涟漪美学设计,并融合了光电科技和全封闭式格栅,日行灯呈“飞檐斗拱”形,涟漪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侧面呈现蓄势待发、勇敢威猛的伏虎姿态。

可以说,这款银河L7的造型与长安现有的车型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

既然量产车是纯原创设计,那么长安针对一款概念原型车的“相似”发起维权,获胜的几率又能有多大?

因此智驾网认为,长安的这次维权,除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之外,很难获得明显的现实意义。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纵观中国品牌成长的这二十多年,有关造型设计的话题一直不断,其中有无奈甚至羞涩,但逐渐也开始出现闪光点。

各个品牌的初创阶段,在设计经验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模仿策略的品牌并不罕见,但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车企如今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原创设计能力。

尤其是近几年来,像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等头部品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设计层面的功底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很多优秀的本土设计师,也通过越来越多的出色案例为中国品牌在全球汽车设计领域争得了话语权。

“银河之光”被指抄袭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同了

那么在这个良性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大车企爱惜自己的“羽毛”就显得更加重要。

尤其是在智能电动车时代,诸多车型正开始出现设计趋同的趋势,这一现象值得相关从业者警惕。要知道,众泰被调侃为“皮尺部”、“保时泰”的反面案例尚未走远。

中国品牌造型抄袭的“帽子”刚摘不久,千万别再重新戴回去了。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智驾网 2万粉丝    2572作品 关注 有温度的汽车科技媒体,智驾传媒拥有智驾网、智驾杂志、智驾新媒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