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想汽车的产品矩阵逐渐丰满,当理想汽车的终端销量逐渐稳固,当市场普遍开始认可增程式,李想终于说出了憋在心中许久的话,“增程落后的营销可以停止了!”。
自理想汽车推出理想ONE之后,增程式“落后”就成为了热议话题。为此,李想不惜单枪匹马舌战群儒。“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他们TMD搞出来什么屁技术了?!”一席怒怼大众中国CEO冯思翰的经典语录,更是冲上了热搜。
如今,随着理想汽车的热销,随着众多车企的跟随。李想似乎印证了那句话,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
争论的根源
在理想ONE问世之前,混动似乎仅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HEV混动,另一条是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而串联模式、结构简单的增程式,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主流厂家的认可。
所谓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就是全部以电机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发电,驱动流程如下:
1、电池电量充足:动力电池组--转换器--驱动电机--减速齿轮--驱动轮;
2、电池电量不足:增程器--减速齿轮--发电机--转换器--驱动电机--减速齿轮--驱动轮。(多余能量存储至动力电池组)
如此之多能量传递环节,热效率远不如燃油车或纯电动汽车等一次能量转换,这就是增程式被吐槽tuō kù zi fàng pì的核心原因。当然,油耗高、高速体验差、噪音等问题,也是增程式技术很难解决的技术壁垒。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曾说过,“从单车角度来看,增程式电动车具备一定的价值。但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CGO李瑞峰也不止一次“炮轰”增程式,更直指增程式混动相比多挡DHT混动是落后技术。
不过,这些站在工程师角度的论点,却没有考虑到一点,李想的增程式可以完美解决用户痛点。
新势力造车与传统造车,核心本质的不同是造车出发点。理想汽车便是典型的用户思维,以用户为核心,而不是以产品为导向。恰巧对创造“汽车之家”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来说,了解汽车消费者的痛点,就是最简单的事情。
在理想汽车用户日活动期间,李想曾问了台下车主两个问题:“让你们换成电动车你们干不干?燃油车你们还开不开?”结果不出意外,答案都是:“不干”、“不开”。
理想认为增程式能够满足当下燃油车向纯电车转型时期的消费者心理,既然纯电动车有里程焦虑,纯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又太高,增程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在近期,李想又在微博为增程式“洗了一波”。据李想自述,第一代理想ONE就已经完成了PHEV并联(高速单档,本田i-MMD的方式)的研发,这一技术“真的没啥难度、没啥难度、没啥难度”。
至于选择哪种技术路线,当时李想公司内部是存在争议的,李想提议用数学题理性决策,算经济账,假设用户一年平均行驶20000公里,20%的比率是纯高速(80时速以内串联、并联能耗没有差异),相差的油耗是8.8升*4%*8元/升,这4000公里节省的油钱每年115元,10年差1150元,“还要牺牲NVH的体验”。由于理想的产品只提供四驱,所以最后坚决放弃了并联,选择NVH的串联方式。
增程式=救命稻草?
当然,如今的理想已经逐渐走入正轨,李想本人想怎么说都可以。李想说了放弃并联混动的原因,却说在推出理想ONE之前,理想汽车的资金与时间有多么紧张。
在理想汽车启动初期,其实一共有两条业务链,一条是如今的SUV路线,另一条就是SEV-共享出行服务。2018年,理想汽车的SEV项目正式叫停、亏损2个亿,同时还面临着众多供应商的违约合同。
理想汽车CFO李铁曾在2018年时说过,“到了2018年底,账上就只有几个亿了,再过4-5个月公司就会断流。”
或许,缺钱才是理想汽车选择增程式技术的核心理由。
以理想ONE 为例,当年这款中大型SUV售价为34.98万元,其增程器选用的是东安1.2T三缸发动机,动力电池容量为40.5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同一价位区间的比亚迪唐EV,则搭载的刀片电池容量达到108.8kWh。
按照宁德时代单体电池出货平均价格800元/kWh计算,理想 ONE单车电池成本约为3.24万元;根据2021年比亚迪刀片电池价格750/kWh元计算,唐EV电池成本为8.16万元。
也就是说,理想 ONE仅动力电池就能节省出将近5万元。至于东安动力的1.2T三缸机,成本大约也就在2600元左右。
综上所述,同价位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制造成本要远低于纯电动车。
实际上,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由电驱动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系统、功率分配装置以及动力电池组成。对比纯电动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节省出将近一半电池成本。对比插电式混动汽车,增程式不仅研发成本低,也不用复杂的电驱动变速箱,成本还是会低很多。
或许是为了能让更多消费者接受、或许是为了缩短开发周期、或许是为了改善毛利率与利润数据、或许是为了短期能够活下去,无论是哪种“或许”,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
3199起,荣耀GT Pro发布:再一次定义电竞旗舰的全新标杆
智己2025:“纯电+增程”产品矩阵,剑指10万销量
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芝麻智能亮相乘用车展区(6.2H馆6B20),发布全新“安全智能底座”方案,展示华山和武当系列芯片的开发和应用进展,以及与产业链生态伙伴合作的喜人成果。
引领AI汽车创新潮流,商汤绝影生成式AI汽车新品亮相上海车展
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
在今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召开了发布会,宣布正在全力研发全新“AI大脑”,还将开启“AI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看来上个月小米SU7事故让各家对智驾的宣传从大吹大擂变成谨小慎微了,挺好的。
2025年4月24日,以“为极致,更极智”为主题的戴尔科技集团春季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从发布会的主题不难看出,本次新品发布会聚焦“极致”产品和“极智”战略,从“现代化数据中心与多云架构”和“现代化工作场所”两大核心方向,全面展示戴尔科技从底层技术到终端应用的全方位创新。
上海车展合资集体发力,拥抱本土化研发是最大功臣。
荣耀GT Pro搭载骁龙8至尊领先版,拥有超强电竞性能,采用异构融合存储技术,搭载荣耀幻影引擎和创新操控“黑科技”,实现高帧率游戏,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于4月23日发布,国补后售价仅3199元起。
上海车展首日,银河L6 EM-i被围观!求合资车心理阴影:要连夜修改PPT?
2025年4月24日, “全能控场,稳打稳印” —— 2025 惠普春季打印机新品发布会暨合作伙伴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发布会上,惠普重磅推出9款新一代捷系列双面激光打印机,焕新惠普商用双面打印产品矩阵,彰显了惠普在商用打印领域技术创新和本土化战略的再度突破。凭借皮实耐用的稳定性、......
今年,在消费者的建议下,小米、海尔、海信、小天鹅相继推出了多筒洗衣,洗衣机产品因为“听劝”,既受到了更多关注,也得到了好评。产品各有特点,相比小米的双筒,海尔、海信不约而同推出三筒洗衣机,把衣服分成三个区域洗。丁科技网还注意到,海信和小天鹅在让多筒洗衣机能够“不止三筒”,通过可叠......
2025年4月22日,马德里 – 伴随财务业绩的发布,西甲联盟为2023-24赛季收官,其作为全球最具实力和活力的足球赛事组织者之一的地位也由此得到巩固。在强劲的商业增长与创历史的体育场上座数据的加持下,该组织在营收方面创造新高,保持稳定债务水平的同时,其财务偿付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内置思域TypeR引擎的泰国超跑
王志国回来了!作为酷开操作系统的“创始人”,80后的王志国在创维已经是有着16年资历的“老人”。这16年里,王志国主持开发过酷开电视操作系统、操盘过创维电视的整体业务运营,是创维集团的少壮派高管、技术大拿。
4月23日,智己汽车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为行业划出智能汽车进化新坐标。该技术以全线控架构革新底层逻辑,实现全域数字化控制与 “大小脑” 智能中枢深度融合,补齐智能汽车迈向“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都好开、全场景更安全的颠覆性体验。
智己上海车展抢先剧透 全新智己L6舒适科技破万卷
中国新能源市场正陷入一场集体幻觉。车企高喊着“续航破千”“充电五分钟”,参数榜单越拉越长,用户却陷入更深的困惑——当年轻人为通勤选购电车时,是否要为一年两次的长途自驾支付数万元溢价?
4月23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镁光灯聚焦在5.2馆,广汽集团以智行无界为主题,首次完整勾勒出未来出行图景。在这场年度汽车盛典中,广汽不仅带来四款战略级新车,更通过星灵AI全景图向外界展示:当传统车企真正觉醒AI基因,将如何重构人、车、生活的关系。
4月16日,岚图在北京用一场技术发布会改写了智能汽车的游戏规则。岚图天元智能架构正式发布,首发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和鲲鹏L3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以多项首创技术引领智能架构的全面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