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149号公路 2浏览 2023-03-30 IP属地: 北京

要是知道在国内车圈,理想汽车CEO李想的对外输出,除了营销传播就是怒对所有,而在近期则少有的盛赞了比亚迪,称:“第四季度的汽车毛利率22.8%(经销商体系),假设并入经销商体系的费用,比亚迪第四季度毛利率和特斯拉第四季度25.9%的毛利率(直营体系)不相上下,甚至表现更好。”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2022年对于新能源市场,绝对是魔幻的一年。动力电池原材料疯涨、上下游供应链紧张,导致不少车企即便终端涨价,也难逃“赔本赚吆喝”的境地。新势力品牌则更为艰难,“负重前行”是基本是共识。比亚迪则能交出20.4%的成绩单,艳羡了一众友商。

比亚迪一年赚了过去五年的钱

比亚迪营收主要分为汽车和电池、手机部件和组装业务两大板块,其中汽车业务板块,2022年,共累计销售新车182万辆,同比增长152.46%。

这样的成绩意味着什么?比亚迪赚钱了。2022年四个季度比亚迪的净利润分别为8.08亿元、27.87亿元、57.16亿元、73.11亿元,其中第四季度的利润相当于2021年(30.45亿元)的两倍之多。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要知道,2017-2021年,比亚迪利润总和约为157亿元。也就是说,2022年比亚迪一年的净利润,就已经超越了之前自己五年的净利润总和。

去年对于大多数品牌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年份,尤其是新势力品牌,“负重前行”都是场面话,谁能少点赔钱都是“人生赢家”。

根据数据显示,“蔚小理”的车辆销售毛利率分别从2021年的20.1%、11.5%、20.6%下降到2022年的13.7%、9.4%、19.1%,其中毛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锂矿价格暴涨带来的直接影响。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对于所有车企而言,各种零部件的获取只有两种方式,外采与垂直整合产业链。很显然,大多数车企不具备选择第二种方式的勇气与能力,而比亚迪则很早便开始整合自家的垂直产业链。

按照王传福的说法,比亚迪除了玻璃、轮胎和钢板不能自己制造,“其他所有零部件都将是‘Made In BYD’。”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2022年,在供应链成本价格飙涨的背景下,垂直一体化造车技术是支撑提升比亚迪毛利的关键,尤其是比亚迪即是汽车制造商、又是动力电池制造商,更通过刀片电池技术,让原本暂时退出一线舞台的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了制胜法宝。

按照净利润除以销量初步计算,比亚迪每卖出一辆车毛赚3.67万元,全年单车利润直逼万元大关。作为对比,2021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仅为5000元左右。

即“养鱼”、也押宝

从比亚迪公开的季度利润不难看出,其整体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在去年年初,比亚迪突然宣布,停售旗下全部纯燃油车型,并以DM-i混动车型作为替代。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王传福曾公开表示,“如果说纯电动车重点解决了增购需要,那么插电混动则有效解决了更多家庭首购和换购需求,对庞大存量燃油车市场,形成了明显替代效应。”

为了覆盖主流消费市场,比亚迪在2021年先后推出秦PLUS DM-i、宋PLUS DM-i以及唐DM-i三款车型,完成了对10万-20万主流价格区间的全面“围捕”。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实际上,在去年油价飞涨,比亚迪推出DM-i技术,既可以在亏电状态下,跑出更胜于混动的燃油经济性,又能在满电状态下,提供相当的纯电续航,更能给出与同级别燃油车相同的终端售价,以更好平替的营销卖点,对燃油车实现降维打击。

很显然,这招有奇效。在2022年,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销量为151.8万辆,增速达150%,而比亚迪DM-i车型的销量为94.6万辆。也顺道打通了一众友商的“脑回路”,混动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下一个内卷战场。

问题来了,比亚迪用DM-i技术押宝,是单纯的运气,还是有其他的支撑?实际上,按照王传福的说法,比亚迪有一个技术鱼池,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技术,当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出来。通过对市场变化的前瞻洞悉,拿出相应的技术来进行应对,就可以缩短响应周期,抢占市场先机。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管是DM-i、DM-P、e平台3.0,比亚迪大部分造车技术平台,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如同乐高一样,随意组合搭配即可。更重要的是,卖得越多,成本越低。

李想盛赞比亚迪,今年真的能完成400万目标,超越特斯拉吗?

至于今年能否卖到400万,能否延续高利润率,比亚迪也有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进入2023年之后,比亚迪开始了“电比油低”的策略,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的入手售价,比最直接的日系竞争对手还低。

在保证终端销量的前提下,盈利则被寄托在高端品牌身上。去年以来,比亚迪先后重启并推出了腾势品牌、专业个性化F品牌和仰望品牌。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149号公路 1959粉丝    386作品 关注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未来汽车的无限可能。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