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成功是起亚全球战略的核心要素,起亚正式进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3月20日,起亚全球社长、首席执行官宋虎聲在上海明确回应了外界对起亚在华未来的疑问。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股东变化、架构调整、高管频变、市场低迷等各种影响,让起亚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不太好过,一度被外界怀疑是不是也要退出中国市场。毕竟与中国市场的低迷相比,起亚在全球的日子却春风得意,2022年不仅凭借290万辆的成绩位居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榜第7位,而且还与现代汽车和捷尼赛思累计销量达684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那么,起亚还需要中国市场吗?此次宋虎聲的回应显然表明起亚并不短视。
根据Canaly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增长量为55%,共计1010万辆。其中,59%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自中国,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对于致力于要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起亚来说,丢掉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就意味着丢掉未来。
起亚中国总经理金京铉表示:“在起亚全球战略布局中,中国是起亚最为重要的市场。起亚深知中国市场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将成为起亚全球未来战略的核心。因此,起亚中国筹备多时,于今年正式进军中国EV市场。”
既然起亚不能丢掉中国市场,那么中国市场还需要起亚吗?就好像地球没了谁都会照样转一样,虽然不舍,但是就算没有起亚,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该唱唱、该跳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因此对起亚来说,想留下来并且立足,那就只能改变。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曾说:“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命运。”而此次,起亚就要在中国市场完成一场“脱胎换骨”的改变。
金京铉表示:“针对中国市场电动化时代的到来,起亚制定了中长期电动化蓝图,到2030年实现年销量达4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40%。”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起亚在华将进行一场近乎脱胎换骨似的革新。
首先,加强电动化产品阵容。从2023年起,起亚中国每年将推出至少一款基于E-GMP平台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到2027年共计将推出6款EV车型;到2030年,实现EV车型年销量18万辆的目标,销量占比达到40%。
其中,EV6将以进口形式引入,将于今年8月份上市;11月将推出EV5,这是起亚第一款在中国首发上市的全球车型;2024年还将推出EV9;2025年推出一款入门级纯电SUV;2026年推出基于新一代电动车专用平台开发的高端电动轿车;2027年推出一款中型SUV。
其次,加大电动化技术研发投入。基于起亚电动车专用平台和中国前瞻数字研发中心,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和用户喜好,聚焦移动出行、电动化、互联科技和自动驾驶四大技术方向,研发出更多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电动车产品。
起亚中国商品企划运营部部长李阳表示,起亚计划到2025年将中国以及全球销售的所有车辆全部转换为可进行OTA升级的产品;全面自主研发专用汽车运营ccOS体系,通过高精摄像头、高精地图、激光雷达等收集大数据并进行高速处理分析,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提高技术信赖;自动驾驶方面,计划今年搭载半自动车道变更辅助、远程自动泊车辅助、前/侧/后方停车防撞辅助等全新技术,2024年将结合中国法规规范,适时推出包含可全自动变更车道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HDP)等在内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
第三,加快电动车销售渠道建设。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表示,起亚与国内大型经销商集团合作,强化经销商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品牌和电动汽车的销售渠道。当晚,起亚就与森那美、锦龙、鑫汉马、通立、百得利5家大经销商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第四,布局电动车基建配套。一方面,起亚与壳牌合作建设配备800V快充桩的品牌快充站;同时,通过和第三方充电企业合作,提前扩充、完善基础充电网络。
最后,提升电动化时代服务体验。起亚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上线起亚品牌APP,将在购车、用车、保养、服务、置换等全领域优化升级客户体验,并将基于APP率先推进起亚中国的客户数字化管理。
对于起亚中国此次的变革,用杨洪海的话来说就是:“起亚的运营计划内容很充实、节奏很紧凑、落地很扎实、前景很诱人。”
虽然可能在起亚看来,这种变革已经很巨大,但是如果从起亚的全球计划来看,其计划到2030年实现EV销量160万辆,而届时中国的18万辆,只是其总规划的十分之一多一点;其计划在2027年全球推15款纯电车,但中国的6款也不到一半。显然,相对于其他国际品牌几乎倾囊中国市场不同,鉴于目前的处境,对于中国市场,起亚内心还是保守的。
规划虽然保守,但是挡不住起亚的雄心。金京铉表示:“起亚要力争在中国市场成长为电动汽车头部品牌。”只不过,起亚并没有公布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燃情开跑
仰望全系亮相金盏速度节,核心黑科技+汽车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产品的确至关重要,但往往品牌才是“胜负手”。
油车界的“扛把子”,全新探岳L加量不加价!
以汽车行业为例,全球巨头普遍高负债经营,在2024年营收前十强里,八家国外老牌车企总负债都超万亿,大众更是顶着三万亿负债运转。这非但不是危机,反而是大企业的经营智慧,其通过大规模采购养活上游供应商,用金融杠杆盘活下游市场,这种以债生财的模式撬动了全产业链发展。
“伪科技功能”和“不成熟功能”,在本质上未曾保持对汽车产业的敬畏,与其说是科技技术,不如说是宣传话术,不仅是鸡肋,甚至影响用户安危,理应被整顿。
最近又是财报季,有些人又开始担心了:一些中国车企负债高,是不是容易暴雷?它们的车子还能不能买? 其实,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特别是重资产运营的汽车企业,具体分析,看视频
智慧与安全融合,赛力斯重构智能时代安全法则
“兆瓦闪充、兆瓦闪充、兆瓦闪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前一阵比亚迪超级e平台技术及汉L、唐L车型上市发布同时开启纯电动汽车兆瓦闪充新时代。早就听说“兆瓦闪充”是一项特别NB的技术,一直想要体验一下,这不机会来了吗
摘要:天下苦隐藏式门把手久矣
蔚来汽车正经历一场“自我革命”。蔚来内部公告显示,旗下子品牌乐道(主打20-30万元家庭市场)与萤火虫(定位10万元以上高端小车)被深度整合至集团体系,涉及研发、销售、服务等多个部门。这场调整直指两大目标:精简架构降成本,全力冲刺四季度盈利。
奇瑞职工运动会活力开跑,iCAR 用年轻姿态加速冲刺2025
亿咖通正成为汽车智能化供应链企业的增长范本。
奇瑞职工运动会活力开跑,iCAR 用年轻姿态加速冲刺2025
国内外上市车企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陆续发布
欧盟碳排放新规延缓2年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最新乘用车市场销量情况,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今年1-4月累计零售687.2万辆,同比增长7.9%。
北京2025金盏速度节,比亚迪仰望大展身手,汽车氛围真棒~
助力荣昌半马,长安启源以科技赋能诠释品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