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3月3日晚间,一位蔚来实习生曝出“被同事强奸后却被公司拒绝留用”,指责蔚来对职场性骚扰事件处理不力,使得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尽管蔚来在当晚就成立了调查小组、展开全面调查,并承诺会对当事人的工作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却依然引发了轩然大波。
有些人认为,该实习生是在写小作文博出位:
但更多人还是在打抱不平,指责HR“受害者有罪论”,蔚来的价值观存在问题。李斌本人的微博,也被群情激愤的网友们瞬间攻陷。
从后续实习生本人的诉求来看,她并不是为了索要补偿、也不是为了留任蔚来,只是希望蔚来能承认在职场性骚扰事件中处理不当,并对此进行道歉和整改,还她一个公道。
但3月20日晚间,蔚来在内部发布的调查报告却并未回应她的相关诉求,仅仅公布了未能留用的原因——“无相应岗位编制”,以及肯定了实习生的工作表现。
由此,身处风口浪尖的蔚来再次被推上热搜。
有不少网友表示,“或许真的永远等不到蔚来的道歉了”。
那么,蔚来到底该不该道歉?这场风波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纠葛?
今天,社长就来剥丝抽茧地和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01. 发生了什么?
老规矩,在分析整件事的脉络之前,我们还是要用尽可能客观的语言梳理一下时间线。已经了解了的小伙伴,可以跳过这部分。
2022年7月27日,实习生和蔚来签订实习合同,双方未约定实习时长。
2022年8月6日,实习生在周六上午被另一名徐姓实习生以公司团建的名义约出。晚间,徐某“潜入”了实习生的房间,试图实施强奸未果。
2022年8月7日凌晨,实习生报警,徐某被刑拘。
2022年8月9日,实习生按照公司反性骚扰政策写了一封诉求信交给部门HR,提出5点诉求。
2022年8月18日,徐某被批捕。
2022年8月19日,蔚来与徐某解除实习关系(满足诉求1)。
2022年11月11日,法院判决徐某犯强奸罪,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2022年11月21日,实习生对部门HR重申诉求2和诉求3,部门HR并未跟进,也并未反馈(未满足诉求2和诉求3)。
2022年11月29日,实习生进行“转正答辩”,得到不予留任的答复。实习生称,部门HR认为“她是一个有风险的人”、“会影响公司形象”,因此才不予留任。
2022年12月,实习生团队负责的项目申请了专利,因此实习生申请专利流程走完后再离职,蔚来同意。
2023年2月13日,实习生离职。蔚来和实习生解除实习合同,并开出实习证明。
3月3日晚间,实习生忍无可忍,认为蔚来对待女性员工对待违法犯罪分子的态度存在严重问题,选择在小红书曝光。
3月4日白天,蔚来发声明回应称,将展开全面调查。
3月5日,实习生再次发声,po出实习证明、公司邮件、徐某飞书名片、诉求信、法院判决书、其他蔚来员工私信“遭遇性骚扰”的截图等证据,并提出以下诉求:
3月13日,实习生再次发视频表示未收到蔚来的道歉,蔚来也未承诺整改,希望更多公司能重视职场性骚扰问题,为员工提供更加安全公平的工作环境。
3月20日,针对蔚来实习生事件,蔚来在内部发布了调查报告,但并未对外公开。根据网友爆料(未证真伪),内容如下:
如果爆料为真、蔚来已经成立“反性骚扰小组”的话,那么实习生的诉求中仅剩“蔚来对职场性骚扰的处理不当公开道歉”这一条没有满足,可以说事件基本告一段落。
所以,蔚来真的应该为此道歉吗?
02. 蔚来做了什么恶?
目前针对此事,网友们基本是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派认为,蔚来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建议倒闭”:
也有一派认为蔚来没有错,是实习生在碰瓷:
也有一派相对中立,认为蔚来和其他企业应该担负起责任,重视职场性骚扰问题。
更离谱的是,除了某些财经博主义愤填膺,痛骂蔚来僭越“编制”二字和白嫖实习生劳动力,还有借着此事“打拳”和“反打拳”的,一时间好不热闹。
那我们就先抛开立场不谈,单纯讲讲法律。
首先,蔚来和实习生签订未约定期限的实习合同、并单方面解约,是否违法?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签订劳动合同、仅能签订实习合同,因此不应受《劳动法》保护,而是受《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保护。
因此只要满足“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不得仅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等规定,就并不违法。
其次,蔚来是否应该为徐某强奸案负责?
由于实习生和徐某在周六上午(非工作日)相约出行(非工作地点),且在“房间内”(非员工宿舍的地方)遭遇不幸。因此案件确实是个人行为,与蔚来无关。
再次,蔚来以“没有编制”为由拒绝实习生留任,是否违法?
实习合同并非劳动合同,实习期也并非试用期,因此蔚来只要提供合法的实习内容、并按时支付实习工资,解约并不违法。
被财经博主们痛骂的编制,其实是headcount(即人员编制)的意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编制”。此前自称蔚来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实习生也爆料过,说因为hc大幅度缩减才导致无法转正,有些遗憾。
但没违法,不代表着蔚来不存在问题!
法律只是底线,法律之上,还应该有生而为人的道德约束。
蔚来最大的错,是在3月3日实习生曝光之后,回应有些冰冷、官方。私下有没有去安抚实习生的情绪不知道,但从这个回应来看反而是在火上浇油,从实习生后续的发生来看,显然安抚工作并没做好。
蔚来第二个问题,是“不够透明”、“不够公开”。从3月3日晚成立调查组、到3月20日晚进行内部发布调查报告中间,蔚来并没有发声回应。
而诸如此次的内部调查报告、此前内部对性骚扰事件的处理、甚至是在事后做了些什么,蔚来也没有及时对外公布。这更加剧了人们对蔚来的质疑。
蔚来第三个问题,是内部管理流程还不够完善。
如果部门HR能把“不一定能入职蔚来”的实习生当做自己人,在第一时间给出关怀,对团队内的每一位小伙伴的诉求都及时给出回应,或许也不会让实习生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
03. 蔚来的原罪
然而被众人骂到自闭,蔚来早就习惯了。
2017年第一届NIO Day,蔚来包下8架飞机、60节高铁车厢、19家五星级酒店和160辆大巴,传闻中总共花了8000万,只为了请5000名蔚来车主到五棵松体育馆参加发布会。
众人的评价是,李斌不是骗子,就是傻逼。
随后,李斌被断章取义的“燃油车能去的地方,蔚来也能去”,“保时捷工厂比不上江淮蔚来工厂”更是广为传播,被嘲讽为“技术比不上燃油车还要营销炒作”。
2018年底蔚来ES8交付的时候,也因为续航不足,车机死机、车门无法开启等故障,以及迟迟未能交付的辅助驾驶,口碑急转直下。
车评人的评价是,这是一台“未完工”的半成品。
尽管事后来看,即使是这样,当时的蔚来也必须交车,交出这台硬件已完成、但软件还在路上的车。
这种招黑体质,在2019年蔚来遭遇史上最大危机、账上现金只够3个月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哪怕公社和酷玩给蔚来李斌戴上了2019年最惨的人的帽子,却依然在被喷“蔚来销量造假”、“百公里耗电40升柴油”,蔚来员工也成了“那些离开蔚来的年轻人们”……
甚至还由此,引发了一场车主和车评人的隔空骂战。
时任蔚来公关总监的一苒想用绥靖政策息事宁人,车主们却根本不买账。李斌本人不得不出面维护车主权益,史称“蔚来车主们的战争”。(戳标题可看)
一时间,蔚来俨然成了仅次于特斯拉的“流量密码”,一次次被人当成人血馒头吃了个爽。
即使后续蔚来起诉了造谣者,也无济于事:
2021年一次不幸的辅助驾驶死亡事件,更是把蔚来的“原罪”体现得淋漓尽致。
戳这里了解:蔚来车主事件始末:3个责任方、4个获益者、8个疑点,和一场时代的悲剧!(戳标题可看)
即使到了2023年,依然有人在抓着蔚来的“小辫子”不放。放眼近20年的国内汽车史,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品牌能够“获此殊荣”,就连卖车最多的大众和丰田都不够格。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表面上,蔚来实在是动了太多人的蛋糕了,必须要“枪打出头鸟”——
以去年为例,蔚来的营销和行政费用达到了105.37亿元。
而这100亿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并没有像传统车企一样,把钱投给广告商和4S店,而是以免费换电、老带新购车积分、售后代步车、车主活动等形式,投给了自家车主。
这也就意味着,媒体圈“先写黑稿、再通过删稿要挟”换广告费的玩法,在蔚来这里几乎是行不通的!
这种挑战利益分配体系的玩法,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更何况蔚来还有上面所说的那一系列黑历史,黑起来就更顺理成章。
而深层次的逻辑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们见不得中国能凭自己的技术,拿出能和国外抗衡的品牌。
率先拿超跑做营销,本该是欧洲厂商和特斯拉的特权,你蔚来凭什么?都知道换电好用但投入巨大,你蔚来就这么愿意砸友商饭碗?创始人还天天对外吹牛,怎么敢的呀?
所以只要是能引起大家关注的事件,就必须要打赢舆论战的先机,让蔚来这样的品牌陷入被动。
之前是环保,是人权,这一次是女权……
无论蔚来怎么做、怎么去回应,都一定会踩雷,都一定是错的。
这是蔚来的原罪,也是华为、比亚迪……所有尝试打破垄断的中国企业的原罪。
04. 写在最后
职场性骚扰事件,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可能发生。它无关乎地域、职级、时间和发生地点,也无关乎哪家企业,甚至无关乎性别。
社长并不是要给蔚来洗地,而是想告诉大家:这些会给当事人造成极大创伤的案件,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
我们能做的,就是向这位实习生一样:勇敢地say no,并拿起法律武器和不公抗衡。其他人也不应该袖手旁观,而应该站出来为受害者发声。
而企业们,也应该承担起用人单位的相应责任,对性骚扰案件零容忍。
最后的最后,愿职场清净,没有骚扰和霸凌。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近两个交易日,指数持续调整的同时,市场中却并不缺少投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这轮反弹行情并未结束,随着美元进入降息周期,国内的降息预期也会随之提升,这将是2021年以来真正意义上中美的同步宽松开启,更多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很可能成为提振市场的重要催化,当前的回杀也是在为后续再创新......
三年技术攻坚见成效,海辰储能587Ah定义大容量储能电池标杆
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比亚迪定义新标杆!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比亚迪又放大招了!比亚迪联合中国主流手机品牌,打造全新手车互联体验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此次成为“边关万里行”的官方指定座驾,是对2025款新哈弗H5实力的充分认可。它不仅是一款交通工具,更是采访团队可靠的伙伴,陪伴他们穿越万里边关,见证新疆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下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2025款新哈弗H5将继续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更多的征程......
玛莎拉蒂是个什么档次的汽车品牌?
渐渐被市场遗忘的威马如今传出了复产的消息。
7月14日,特斯拉在哈尔滨的第二家体验店正式开业,不仅带来极具未来感的展车,更在东北腹地插下了一面象征电动出行深入“寒带禁区”的旗帜。
保时捷又召回了,涉及1248台车辆,发生了啥?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新威马”卷土重来?吉利与极氪合并!新能源下半场谁的机会大?
开腾势D9狂奔1600公里!老板与司机舒适又有面!
比亚迪手车互联通吃!主流手机全包圆!
车坛快报|中国超半数新车配备L2级辅助驾驶,特斯拉官宣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