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路咖汽车 5668浏览 2023-03-29 IP属地: 北京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上海需要特斯拉,特斯拉也离不开上海。

在2019年,花了九个半月就建成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三个月后开始生产交付,整个建厂到生产的进度,非常快。上海工厂不仅仅是帮助特斯拉解决了国内、国外需求的产能问题,还节省了一大笔生产成本。周边产业链齐全,而且出口方便。

在2020年,上海市政府还向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约8500万美元(5.9亿元)的补贴,其中包括3.2亿现金和2.7亿其它补助。

特斯拉给了上海什么?解决了人员的就业,还是上海上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拉升上海的GDP(目前没有官方公开数据,特斯拉收入也暂时不透明),估算为每年可以贡献1%左右;带动上海本地、周边的tier 1和tier 2等零部件厂商形成了产业集群。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在以上的前提下,特斯拉需要完成这些对赌协议:

1.三年内,国产特斯拉零部件100%国产化;
2.特斯拉还必须在未来5年在上海工厂投入人民币140.8亿元的资本支出;
3.从2023年起,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年要向上海纳税22.3亿元,否则必须归还土地。

这么看,虽然有对赌协议,但上海肯定不希望特斯拉发展的不好,当然也不希望特斯拉完不成对赌协议。两者的关系已经在几年时间里有了更深层的绑定关系。

2023年,是特斯拉和上海合作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上海工厂纳税的第一年。接下来,特斯拉和上海之间,会怎么发展?特斯拉上海工厂纳税22.3亿元简单吗?

纳税22.3亿,特斯拉半年就够?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在我们的认知里,特斯拉销量不错而且单车利润非常高,特斯拉上海工厂年纳税22.3亿元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今年特斯拉要纳税的水平,几乎和2018年的比亚迪持平;2018年的比亚迪纳税额为23.51亿元,全年销量50万台。

而且,企业经营所得税的计算非常复杂,很难去精准的计算出特斯拉需要达到多少的营收,才可以实现22.3亿元的纳税目标。但,可以根据比亚迪等车企的纳税额来看,完成这个纳税目标,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所以,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为了完成税费目标,上半年必须得考量销量问题了。

理性分析,特斯拉2023年的新品计划,目前没有明确的官方消息,但业界认为最有可能性的是Model 3、Model Y的换代和改款会来,至于是什么时候,可能是在第三季度左右才会开始着手。

前两个季度怎么过?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可能是集中精力把22.3亿元税费搞出来。这对特斯拉来说不算难事,去年的缴税已经超过了50亿元,客观来看这对于特斯拉来讲,不难。所以,理论上没必要把这件事拖到等下半年让新车去为了纳税而跑销量,新车一定是用来创造更高利润的,而且短期内很难考虑降价的可能性,销量自然不会快速攀升。

而实际情况,特斯拉的订单量在去年已经增长乏力,产能过剩,很显然降价成为了特斯拉唯一的选择,这也是今年开年特斯拉的第一个大动作。

这波操作下来,可能没有达到特斯拉的预期效果。依据特斯拉这家企业的行驶风格,如果订单量增多,首先变化的会是提车周期的延长,目前看Model 3提车1-4周全系、Model Y提车2-5周(高性能版1-4周)这已经是订单量上去后调整过的提车时间,已经持续快一整个季度的时间了。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保持这种销售力度,能否在两个季度内,把22.3亿元税费缴齐?暂时未知,但,目前有几个比较反常的信息值得关注:

1.特斯拉在1月份降价之后,很快就“平静”的度过一季度;
2.现在的订单量反应到提车周期上,并不算高,提车周期最长2-5周;
3.订单量虽然不算高,但仍然没有进一步降价。

感觉特斯拉并不急于把价格压下来,似乎在等着什么。而第二季度的开始,变成了业界和消费者对特斯拉的期待。几种猜想,继续降价加快上半年完成纳税的操作、上海市政府参考燃油车市场各地补贴的方案结合特斯拉一起“促销”。第一种的可行性不用分析,特斯拉惯用操作。

第二种,如果真的这么操作,影响巨大。

上海,如果联手本土企业=新能源市场王炸?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在特斯拉降价之后,上海还发布了《关于我市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里面提到15条措施,其中就包含了刺激汽车消费。简单说,购置税依旧免征贯穿全年、到今年6月30日前,买纯电动车置换补贴每辆车1万元。并且,还会“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进一步推广使用新能源车”。

可能上海也不想把这个“口子”开的太过于明显,也没玩的太明显。

虽然没直接说,但每台车1万元的补贴,只给纯电车,增程、插混都不算进在内。那,上海本土的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市场里的布局也挺多的,整个上汽集团(包含五菱)和特斯拉,就能满足绝大多数上海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就是说,在上海买纯电车,只要置换就能去提供1万元的补贴。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套用在特斯拉产品上,Model 3的售价会变成21.99-31.99万元、Model Y的售价会变成25.19-35.19万元。而这个补贴力度,上海市民已经享受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特斯拉的订单状况似乎仍然没有明显攀升。

 以这种情况为前提,诞生了一种大胆的猜想。

上海是否会效仿其他省市“燃油车促销”的策略,前有武汉雪铁龙、后有成都和一众品牌,都给出了力度足够大的巨额优惠。

上海会这么操作么?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首先,任何的买卖肯定是要双赢才能长久的,特斯拉签订的对赌协议是保障上海的自身利益不受损,但同时也要长久考虑让特斯拉能长期有效的增长才算真正的赢。特斯拉销量好,营收增长的同时,还能带动长三角周围产业发展,最终受益的是上海。

 如果特斯拉能完成22.3亿元的纳税,那上海也不用和它搞什么“促销”,对赌协议对谁来说都无弊端。但,如果没完成22.3亿元的纳税额,双方都会受损,这也是极为不可能而且也是双方都不想发生的事。

用置换补贴的形式,一方面提高油车换电车的比例、一方面还能给出优惠刺激消费,但显然目前这个力度是不够的,而且补贴的期限是6月30日,第二季度过完就不再有补贴(也和上文特斯拉下半年更新车款的时间线几乎一致)。但这个形式的弊端,是无法精准的只把补贴流向到特斯拉这个品牌。

今年第一次向上海交税,特斯拉订单不多,为何还不着急?

所以,备选方案中最直接有效的是上海本地对特斯拉直接扶持,但太过于明显反而会影响整个市场秩序,也未必是好事。头部企业开始压价格,那其他品牌跟了就没得赚、不跟亏得更多。从4月开始,或许是上海车展前夕,特斯拉可能会曝出价格调整的信息;如果没有,那就是意味着特斯拉打算把车款更新进度放缓,22.3亿元税款还需要更多时间。

到了那个时候,上海,帮还是不帮?或许就有了答案。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