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小民汽车观 1666浏览 2023-04-11 IP属地: 湖北

猜疑猜测终究会过去,最好的回答是让你亲眼所见。在经过近2个月的静默后,4月10日,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在武汉开幕。

在这场发布说明会+科技成果展组合成的、为期一周的活动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用实际行动回应。其展示的新能源跃迁成果、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推出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以及现场达成的三大重要战略合作,算是全面而系统得公布了一份近几年打破传统、转型升级的答卷。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总结题:东方风起和跃迁行动有啥阶段性成果?答:在新能源创造多项行业第一!

2021年,政策和技术以及市场合力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走势继续强劲,新势力造车如火如荼,传统汽车企业尤其是成熟的大型车企们,都面临“转型之痛”和“技术路线创新”。这些打引号听起来耳熟、类政治化的语言,对创业型小公司说起来很简单,但对任何一家员工超过13万人的超大型企业而言,都是动一而牵全身。

经过调研和谨慎论证,东风公司发布了“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跃迁行动”,至今不到三年时间,东风公司新能源事业就基本做到对核心科技和核心资源的自主掌控。

平台开发方面,东风倾力打造了M TECH猛士豪华电动越野架构、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DSMA多能源低碳节能模块化架构三大电动化平台,并且在商用车领域也打造了中重卡、轻卡电动化平台,主要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东风公司新能源产品取得多个第一

技术创新方面,东风坚持超级混动(PHREV)、纯电、氢能并进的技术路线。比如东风的马赫动力品牌,打造了四个行业第一:行业第一个热效率达到45.18%的混动专用发动机;行业第一个融合串并联和功率分流的四档智能混动变速箱(4HD),油耗较单档混动箱下降10%,兼备传统动力的驾驶乐趣;行业第一个功率400kw、峰值扭矩8100N•m、集成差速锁的两档变速箱,满足极限越野的电驱动总成;行业第一个十合一扁线电驱动总成(iD3),体积减少18%,重量减轻15%以上,能耗行业领先。

氢动力研发方面,东风打造了“氢舟”技术品牌,覆盖20-300KW,可满足乘、商不同车型的需求,推出了国内首款80kW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由国家科技部立项并通过验收,荣获2022年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中国品牌首个全功率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公告,率先在广东大湾区开展示范运营。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也成功搭载轻型商用车。东风氢燃料商用车销量已超过3000台,位居行业第一。

智能化技术方面,东风自主打造了中国首个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该SOA实现1个中央智慧大脑和4个区域控制器,实现全域融合,实现软硬件解耦,与用户共创千人千面的多场景体验。东风率先开展5G Robtaxi示范运营,在武汉智能网联示范区累计运行里程已经超过200万公里;东风联合中远海运、中国移动先后为厦门港、武汉阳逻港,打造了5G无人集卡“无限星”智慧物流解决方案,获得了行业高度关注。东风第一个参与雄安新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首批20台东风L4级无人驾驶共享巴士(Sharing-Bus)在雄安新区的示范运营,近期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此外,东风在电机、电控、电池领域均做到自主掌控。在武汉已形成了年产47万套电驱动总成、30万套电控、30万套IGBT模块、10万套电池Pack、1000套燃料电池的生产能力。未来三年,东风将建成90万套电驱动总成、100万套电控、100万套IGBT模块、1万套燃料电池生产能力。东风还积极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应对新能源车快速增长势头。东风与中国中车联合研发的IGBT半导体,具备技术、成本双优势,在满足东风企业内部需求同时,已向行业头部企业规模化供货。今年年底,东风公司将量产高性能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模块。

可以说,在埋头苦干的过去两年,东风已经构建起豪华、高端、主流、小型新能源品牌格局。其中,东风风神全新电动化系列产品,即将在上海车展发布。今年下半年,东风还将发布全新小型电动品牌,形成“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必答题:东风的科技创新又有何新进展?答案:三大科技品牌重磅发布!

发布会上,东风公司还重磅发布了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东风氢舟”氢动力技术品牌,这些,都是近两年来东风公司上下科技创新结出的硕果。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东风量子架构,作为全数字化、高拓展性的机电一体化架构,覆盖全区隔,可实现硬件层、软件层、服务层、生态层“四位一体”,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全场景出行解决方案。

量子,拥有“感应”特性,能够突破空间限制、瞬间感应彼此。东风量子架构以搭积木的方式构建百变空间,为客户带来自由随心的体验,纯电、增程、插电动力自由,前驱、后驱、四驱模式自由,小型、中型、大型尺寸自由,轿车、SUV、MPV款式自由。1200公里以上续航、90S完成换电、800V超级快充、5分钟补能300公里、百公里11度电超低能耗等,行业领先。

东风量子架构,搭载国内首创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覆盖车端、云端、生态端,实现软硬解耦、快速迭代,与客户共建“开发者平台”,支持客户随心定义用车场景,可支持L3+级自动驾驶,构建“车路云网”一体化服务生态,为客户打开开放、安全、进化的智慧汽车生活大门。

东风量子架构配置电池“消防系统”,通过BMS算法实现毫秒级主动断电,并搭载主动喷淋系统,1分钟内电芯温度降低80℃,做到极端情况“不起火、不爆炸”,构筑安全至上的“移动之家”。

东风量子架构,搭载全栈自研高集成热管理系统,可选配CO2热泵系统,无惧酷暑严冬,以行业顶尖的热管理技术保障-30度低温续航能力提升30%,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依然无惧续航衰减。

目前,东风量子架构已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未来将打造16款车型矩阵,达成100万台年产销规模。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东风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发布

发布会上,东风还发布了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E代表着电动、高效、节能和环保。马赫E主要由电驱、电池、补能三大产品平台组成。

其中,马赫电驱具有“极致融合、高效高速、动力澎湃、智能控制”四大亮点,集20余项行业领先技术。采用碳纤维包覆转子技术的电机,转速可达30000转/分,与自主开发的SiC控制器匹配,系统最高效率可达94.5%,实现“高速高效”。马赫电驱全系采用扁线电机,功率覆盖70-400kW,电压涵盖300-800V,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品矩阵,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搭载需求。未来,东风还将重点聚焦“千伏驱动、宽域调速、全栈高效”三个维度,推出更优秀的产品。

马赫电池具有“长续航、高安全、超快充、极智慧”的产品特点。马赫电池采用行业独创的CIS高效成组技术,成组效率超过80%,系统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搭载整车CLTC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马赫电池采用L300标准化硬壳电芯设计,可通过行业最严苛20mm深度针刺试验。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框架、底部装甲”实现“军车装甲级”结构防护,可以让电芯温度在1分钟以内降低80℃,实现“高安全”。在快充方面,可以做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在换电领域,东风首创T型旋转换电机构、柔性定位结构与长寿命液冷换电接口,换电仅需90秒,且实现10000次以上寿命。未来立足于开放、共享服务理念,打造行业领先的共享换电技术平台。在充电领域,东风掌握3+X全域充电技术,包括目前已量产的交流充电、直流充电,超级快充以及正在预研的无线充电、自动充电、V2G、太阳能充电等先进充电技术。

马赫动力已全面覆盖节能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力三大领域。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发布会上,东风还带来了“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包含东风氢元燃料电池系统和东风氢芯燃料电池电堆两个子品牌。东风氢元自主燃料电池系统由供氢、供气、水热管理等系统构成;东风氢芯自主燃料电池电堆由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等电堆核心部件构成。

东风氢舟以应用场景驱动,布局70kW、150kW和350kW三大氢动力平台产品,功率覆盖20kW-350kW。其中,350kW为国内领先的大功率平台,可以满足乘用车、商用车全系列车型的需求,实现全功率、全系车、全场景、全覆盖。

东风氢元采用了高集成化开发模式,发明了电堆与高压器件驳接、高效能量回收,余热利用、高动态响应技术,形成了气、水、热、电协同控制体系,系统效率6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发明氢循环,排氢浓度多目标策略,氢气利用率高达98%,实现全生命周期使用的高效经济。

东风氢芯,通过电化学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数字化技术,4T技术融合,构筑燃料电池制高点,为用户提供“超长耐久,全生命周期靠得住”的优质产品。东风氢芯历经全场景极限工况与耐久验证,攻克零下40度快速冷启动30秒、海拔4000米等严苛环境考验,铸就卓越品质,为客户带来全生命周期的使用保障。

历经多年耕耘,东风氢动力技术走在行业的前列,开创了5大优势:第一,成功开发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第二,率先完成国内首次70MPa带载碰撞试验;第三,荣获2022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获颁中国品牌首张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牌照;第五,截至2022年底,氢能领域发明专利累计298项,位列国内主机厂第一。


拓展题:面对汽车智能和电动化趋势有何新动作?答:先达成了三大战略合作!

此次发布会上,东风公司现场与战略合作伙伴达成了三大战略合作,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领域构建智慧出行新生态。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其中,东风公司、湖北移动和中移智行关于5G技术车联网行业应用、信息安全、智慧园区、自动化办公等领域的技术合作,将联合探索建立超级智算中心,加强大数据应用研究,组建基于5G面向6G的联合创新中心,探索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东风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关于汽车产品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的技术合作,将联合成立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在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实车应用合作;东风公司和中兴通讯关于A1000基础平台操作系统内核开发项目的技术合作,将打造东风自主车用操作系统平台,联合开发4G、5G通讯芯片、计算芯片、智能座舱芯片等。

阅卷点评:

可以说,在面向未来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东风公司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有了完善的技术支撑,而下一步,就是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并规划和走好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表示:东风今年提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目标是到2024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到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比例达到1:1,各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品牌乘用车的70%。

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东风公司呈交了一份转型升级的答卷

在未来产品规划方面,东风公司还将立足于新能源汽车全场景、全气候的市场需求,乘用车领域,将投放18款新能源产品,持续丰富产品阵容。商用车领域,将投放22款基础车型,实现多场景产品全覆盖。

另外,东风公司还将重点突破先进动力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先进动力系统方面,面向用户关注的续航、能耗、补能需求,重点将在高效电驱动、CTC、全固态电池、滑板底盘、全功率氢能动力等突破。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将大力推进“车-能-路-云”跨界融合,持续推进高等级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突破全场景自动泊车技术,推进车用操作系统联合开发,丰富智能座舱体验场景。

未来三年,东风公司还将投入500亿元,加快建设材料工艺研究院和软件工程研究院,推动新能源动力总成和自主控制器、车规级芯片全面产业化。同时,在全价值链按下数字化“加速键”,强化高性能算力数字底座、数字中台和数字云服务,全域赋能科技东风。

一个面向未来的、科技型的东风公司,正在慢慢展示出它的全新面貌!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小民汽车观 1.1万粉丝    1095作品 关注 首家专门面对武汉区域的汽车自媒体,前资深汽车媒体人创办。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