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又又上热搜了。虽然关键词中,依旧涉及到了“刹车”、“能量回收”、“加速”等一大批似乎“专属”特斯拉的标签。但与以往的疑似刹车失灵不同,这次主要的内容是召回,其总量超110万辆。详细的公告我贴在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们来简单聊聊这件事。
这次召回,在我看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将能量回收的选择权重新交还给用户。有驾照的朋友都知道,踩下油门加速,踩下刹车减速是驾驶一辆汽车最基础的操作。相信不少人也都听说过“单踏板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户仅操作油门踏板就能控制车辆的加减速,除高速和紧急制动外,几乎不需要额外再踩刹车踏板。并非谣传的“只有油门一个踏板”。这套操作系统的逻辑是,松开加速踏板时,动能回收系统介入减速,并自动辅以一定程度的刹车。
对于这项配置,消费者对它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它极大的缓解了城市拥堵路段的驾驶疲劳,习惯了以后,更有人车合一的感觉;反对它的消费者则认为,这套系统颠覆了以往驾驶汽油车所形成的多年驾驶习惯,存在安全隐患。虽然不少新能源车型都提供了这一模式,但还真没谁家会像特斯拉这样“强制”用户选择。
先说观点,我个人是比较反对特斯拉强制消费者选择这一模式。因为碰到紧急情况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踩下刹车踏板。而一旦将“单踏板”形成肌肉记忆后,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踩下的则很有可能是加速踏板,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事故,国内外已有众多先例。从硬件角度来分析,特斯拉在刹车方面的设计与其他车企并未有太大的不同。不仅在硬件方面,留足了冗余设计,而且在同时踩下加速踏板和刹车踏板时,特斯拉的防误触机制也会介入,切断动力输出,仅执行刹车操作。
其实在2021年1月软件更新前,特斯拉也曾允许用户对动能回收的力度进行调节,以符合常开油车用户的需求。但在版本升级后,特斯拉取消了这一调节选项,强制用户使用强动能回收模式,也就是单踏板模式。想要保留这一选项,只能在2021年1月版本更新前拿到车,并且后续再也不更新软件。难怪有网友调侃道“其他车企是投其所好,尽可能的满足用户需求。而特斯拉是独树一帜的调教用户。”在此次召回后,特斯拉将新增三项功能:
1.在不具备能量回收制动强度选择的车辆上,提供选项以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
2.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
3.在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
在我看来,这次更新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特斯拉现款车型存在的问题,用“史诗级更新”来形容也不为过。不知道更新以后的特斯拉,还会不会出现“刹不住车”的情况?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与我们留言交流。(文:jim)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MAZDA EZ-60订单破1.8万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高价值突围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广汽集团4月终端销量13.8万辆 五一多品牌车型订单量破万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当全球车企还在卷800V,比亚迪已用千伏高压撕开纯电天花板
2025年5月2日,大.敢不同的领克900在洛阳五一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发布。
【E汽车】SMA架构赋能,沃尔沃XC70率先抢占豪华混动SUV“C位”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再创历史——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数据显示,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4.9万辆,同比增长44%,零售渗透率飙升至54.1%。政策补贴加码、混动技术普及、智能配置下沉,让新能源车从“尝鲜品”变成“刚需品”。就连三四线城市大爷大妈都知道......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现在很多厂商大力宣传:智驾已经能完备覆盖99%正常使用场景,让人们以为它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这是个“圈套”。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高配低价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 网友表示:插混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E汽车】燃情芜湖 共筑热爱 奇瑞集团运动会圆满收官
全球车企高负债!丰田大众6万亿,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极狐新阿尔法S5 VS 埃安RT!15万预算两台绕不开的车!哪台更适合你?
问界M9的成功是“新豪华主义”对传统燃油车价值的颠覆,也是高净值人群消费逻辑的变迁。
智能辅助驾驶也应该有和人驾一样的责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