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不仅输给了广汽埃安,与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也相差甚远,只有比亚迪24万台单月销量的八分之一,当看到广汽传祺5月销量后,不少车友和网友的想法就是传祺为何“不香”了?
其实,广汽传祺在市场中的产品布局并不少,既有轿车、SUV也MPV,但自从“爆款”车型传祺GS4无力抗衡哈弗H6、CS75PLUS等竞品后,广汽传祺的市场地位就开始动摇了,现如今的市场表现依然是比较疲软。
辉煌时期的传祺既是广汽集团的骄傲也是市场中的娇子,更是长城、比亚迪和奇瑞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由于产品更新缓慢且营销乏力等,而错失了进一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机会,以至于慢慢的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广汽传祺的单月销量勉强超过3万台,其中MPV月销14000台,传祺E9上市9天销量1604台;SUV月销14182台,传祺GS3影速月销5395台,1-5月累计销量23651台。这就是广汽传祺目前的市场表现,不温不火也是不争的事实。
反观5月份广汽埃安的4.5万台;长城哈弗品牌的5.56万台;吉利汽车9.28万多台,广汽传祺都有着不小的销量差距,更不用说与比亚迪24万台的5月销量相比了,即使是秦家族43757台的单月销量,也高出广汽传祺1.3万多台。
要知道,2018年广汽传祺全年总销量达到了53.52万台,现如今再看看广汽传祺的市场表现,真的称得上辉煌之后就剩下一地鸡毛了。另立门户的广汽埃安都呈现出了崛起的势头,而广汽传祺还在抱着要躺平的心态。
SUV车型的市场表现不温不火,轿车产品的市场表现也不给力,广汽传祺把重点押在MPV,尽管有些亮点呈现出来,但在汽车市场中,MPV还是属于小众消费的产品,难以与A/B级轿车、紧凑型SUV这样销量大的车型相媲美。
说实话,面对别克GL8、腾势D9等热销竞品,无论是传祺M8还是传祺M6等,在中高端MPV细分市场中又不能够做到一家独大,所以说,广汽传祺要想靠MPV大幅度的拉升销量,其困难可想而知。
尽管传祺E9上市9天就交付了1604台,实际上主要是给经销商铺货用,在所属的细分市场中,传祺E9既有与腾势D9、别克GL8和丰田赛那等热销车型较量,也要与传祺M8和奥德赛等产生直面竞争,所以说,刚刚参与市场竞争的传祺E9还需要车市风雨的洗礼和考验。
速递哥点评:市场在变消费环境也在变,市场斗志疲软的广汽传祺,还能否再创传奇呢?只能说机会是有但困难也是相当大,你说呢?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热度,从细微变化解读国内车市。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汽车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车市速递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