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底。虽然成立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来头却不小。股东除了上汽集团,还有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
2021年上半年,智己汽车旗下首款车型智己L7正式上市,新车定位是中大型纯电轿车。除了外观设计上充满了运动范,智己L7的性能同样也十分的出色,零百加速最快3.87秒。智己汽车官方,给这款车的标签就是“豪华纯电智能轿车”。
既然是豪华车,那么价格自然就不会便宜,入门版车型售价33.88万元,顶配车型更是高达57.88万元。
不知道是因为售价高,还是因为智己汽车品牌影响力太弱,被寄予厚望的智己L7上市两年多,销量可以说非常地惨淡。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3、4、5三个月智己L7的销量分别是29辆、79辆和87辆,可以说创下了该车自上市以来销量的新低。
从近几个月智己L7的市场表现来看,基本上可以判定是一款失败的车型。眼见智己L7“不争气”,智己汽车在今年2月又推出了首款SUV车型智己LS7,定位也是中大型纯电动SUV。
和智己L7一样,智己汽车给智己LS7的标签,同样也是“智能纯电中大型豪华SUV”。不过这次智己汽车放低了姿态,将智己LS7的售价区间定为30.98~45.98万元。虽然售价也不算便宜,但是相比智己L7还是低了一些。
从销量上来看,智己LS7自今年3月交付后,3~5月的月销量都超过了1900辆。
这个销量成绩,虽然并不算多么出彩,但是对于智己汽车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拉低售价提升销量,6月12日智己LS7又推出了两款全新的车型,分别为是官方指导价为28.98万元的智己LS7 Urban Fit和官方指导价为30.98万元的智己LS7 Urban Fit Pro车型。
其中,官方指导价为28.98万元入门版车型,之所以在售价上便宜了2万多,主要是因为取消了空气和电磁感应悬架。其他的配置,跟Urban Fit Pro车型完全一样。
很明显,智己汽车之所以对智己LS7采取减配降价的措施,就是为了拉低车型的整体售价来刺激销量。因为一旦智己LS7在销量上成为第二个智己L7,那么智己汽车恐怕很难继续走下去。
不过,面对理想L7、魏牌蓝山DHT-PHEV、小鹏G9以及阿维塔11这些对手,价格进一步下探的智己LS7能否在销量上取得新的突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悬念。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
最近车企资产负债率成了车圈热门话题,但我看到不少人对这个指标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负债数字越大风险就会越高,但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的判断。因为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领域,前期建厂、研发投入大,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负债自然也会增加,所以车企负债率高其实是常态。
一手抓减碳 一手促固碳 “润泽湿地,循环共生”科普展山城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