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车314汽车网 0浏览 2023-07-20 IP属地: 重庆

中国汽车工业70年的风雨兼程,就是不断打破枷锁、突破自我的重塑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于是,建立新中国汽车工业就提上了国家计划的议事日程。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1956年7月13日,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解放牌CA10卡车在长春汽车制造厂成功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并开启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全新篇章。

数十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汽车工业从最初的一穷二白以市场换技术,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以48%和46的增速跃居世界第一位。

造车起步晚 技术封锁难以突破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然而面对这块越做越大的蛋糕,自主品牌却只能偏居一隅。由于我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研发层面,都大幅落后于国外车企,导致市场竞争力薄弱。市场份额的大头都被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车企和日系三剑客牢牢把持在手中,那时国内的大街上几乎囊括了全世界所有品牌的汽车,唯独没有我们本土品牌。

即便是借助SUV车型崛起的契机发起反击时,也因燃油车三大件技术专利被锁死的缘故,导致很难拿出可媲美合资高端车型的车型来。虽然可以直接买爱信采埃孚等高品质部件,但在调教上又会差出很多。这也是为何在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只能徘徊在低端市场,而品牌向上也成为遥不可及的梦。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为打破这种造车技术封锁,扭转自主汽车在燃油车领域长期落后的局面,同时也考虑到汽车驱动对汽油需求量的激增和“缺石油多煤矿及其它清洁能源资源”的国土现状,我国其实早在2009年就提出并实行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通过补贴来推动新能源汽车成长和技术攻破。所以虽然“换道超车”的说法在近几年才兴起,但新赛道的基石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打磨,在此不得不佩服国家的前瞻性。

在我们《车314》看来,因为不出意外的话,新能源汽车赛道可能是中国车企品牌唯一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换道新起点 自主品牌抢先领跑

新能源汽车代表车辆将从机械化转向电动化,这种改变使得车辆的核心技术从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切换为三电(电池、电控、电机)和辅助驾驶芯片。这也就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欧美日这些汽车传统强国拥有的百年造车沉淀和内燃机时代的技术垄断,将不攻自破。

而自主品牌站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赛道,是具有先天优势的。无论是广阔的消费市场亦或是强大的全行业供应链实力,以及购置税减免、不单双号限行等国家政策和资源的倾斜,都能快速推动我国在新能源赛道的发展和成长,特别是5G车联网和智能化上的基础,而这些是国外车企所不具备的或不能直接封锁的。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比如日系车企,受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的影响,将宝押在能利用海水电解获得能源的氢能源技术上。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日系车企在氢能源技术上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但由于没有市场销量的带动,缺少大部分汽车主要生产国和市场的支持,仅凭日本本土市场,显然是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工业化体系的。

至于美系车企,不好意思,人家压根就没想过整新能源这块儿的技术,毕竟在不缺汽油的情况下,美国本土消费者更关注的是车辆的性能表现。不过这种观念随着特斯拉的横空出世发生了明显转变,但这时美系传统车企再想奋勇直追,时间已经不允许了。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其实在新能源赛道上,对自主品牌威胁最大的就是德系车企,无论是在市场变化的敏感性,还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新能源技术的沉淀方面,德系车企都有着出色的表现。那么为何德系车企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如此不堪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也把“宝”押错了。从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蓝图来看,他们认为在实现电动汽车之前,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过渡阶段是必要的,并格外追捧效率更高、排放更少二氧化碳的柴油机。根据德国联邦机动车驾驶局(KBA)统计的数据了解到,在2001年到2017年,德国汽油车保有量比例呈现明显下降态势,而柴油机则大幅上升。

受此影响,德国错过最佳过渡期,并让国产车企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换道成效显著 铸就中国汽车工业新里程碑

随着电气化转型的加剧,智电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如今国内新能源车企俨然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新”力量,这种“新”不仅代表着技术的革新,同时也代表着全球汽车格局的“新”趋势。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技术层面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从之前的“市场换技术”变成现在的“技术赢合作”。比亚迪被“混动巨擎”丰田和“汽车发明者” 奔驰主动上门寻求技术合作,德系大众要与华为鸿蒙车机系统展开合作,以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老牌豪华车企奥迪要购买上汽智己星云纯电平台的授权等等。这个“技术平等”的合作,如果放在10年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切换至新能源赛道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而在市场层面,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基本处于全线溃败的状态,即便是有着强大品牌光环加持的BBA豪华品牌,在面对自主新能源品牌时,也难有招架之力。这既是自主汽车品牌崛起的象征,无论是在三电技术、智能辅助驾驶亦或其他产品基础属性方面,都要比合资车型更出色;这同时也是国内消费者认可自主品牌的表现,合资品牌的号召力大不如从前,大众ID.3起售价哪怕是降至12万,依旧无人问津。

中国汽车工业借助新能源浪潮,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自主品牌三电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地位的改变,让国人对中国汽车工业重拾信心,也让自主新能源车型走出国门,冲向世界。这些在新能源车领域的骄人业绩,或许就是致敬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的最好献礼。

另外,我们也要劝那些跪久了站不起来的所谓品牌洋奴们,在新能源车这个赛道上,你们真的需要补补钙了!

 
相关推荐
车314汽车网 8.7万粉丝    8413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新动向,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汽车生活品质!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