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观点,新能源的竞争,分上半场、下半场。
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而智能化最突出的成果,是智能驾驶。
多数观点研判,今年下半年,随着几家品牌宣布城区NOA抢先落地,似乎更预示着“智能化下半场”的暴雨来袭。
其实,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是,上半场没那么早结束,下半场也没那么早开始。而且,不同车企之间,存在参差,或者说,所处的阶段并不同步。
有的刚在电动化的竞赛中,摸索出经验;有的则很有底气尝试跨入智能驾驶竞赛。当然,更多的品牌,仍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上奋力向前,比如,今年最热的产品路线,是插混、增程,“带着油箱”,更直接地抢夺燃油车的市场。
那么,智能化下半场到底来了吗?大概,只有那个最经典的答案可以回答了,“如来”。
社会舆论对于智驾的认知,一直没有客观的“中间态”。要么一棍子闷死,说自动驾驶不可能实现;要么过于夸大效果,甚至使用不当,引发安全问题。
这周以来,传播度最广的有两件事:
1、某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剐蹭了社会车辆后,并未停车,而是自顾自逃逸了,后面的车辆愤而追停;
2、某理想车主驾驶理想汽车在高速上狂奔,开启智能驾驶后,人不在主驾,反而在车里看起了“狂飙”电视剧,并拍出视频炫耀“车辆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出租车剐蹭后“逃逸”
这两件事,既然成为热点,必然有爆火的因素。主要暴露了两点:1、产品、技术仍有缺陷,仍需提高;2、智驾用户教育,也需要在路上。
自动驾驶出租车撞上社会车辆,并不是第一次见了,只是,这次涉嫌逃逸。结论很清晰,就是技术有缺陷,该改则改;
至于,理想“狂飙”这件事,则算是理想最近疯狂传播“智驾表现”的一个后遗症。这似乎说明,理想智驾的实际情况,有些货不对版。
这个“不对版”,还不是智驾表现的优与劣,是不是和宣传的效果一致,而是使用者居然只用简单的蒙蔽手段,就骗过了系统,纵使主驾无人,居然也敢高速智驾狂奔。
理想汽车在高速公路“无人驾驶”
在理想当前的智驾实力下,这一行为,非常挑战道路安全。
其实,在智能驾驶的开发中,本来就需要充分考虑SOTIF,也就是“预期功能安全性”。
工程师需要和使用者“斗法”,这个时候,不能把所有使用者都当作“理性人”。而使用者,极有可能做出很多蒙蔽系统、挑战安全的不合规行为。
比如,把矿泉水瓶,卡在方向盘上,以此骗过系统,也就检测不到使用者“脱手”了,相当于卡bug,超出了系统的安全范畴。
视频里,这位用户就是这么做的,而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并未识别,也没有做出提醒。
严谨一点讲,只要不是非常短时间内摆拍,那就基本宣告,理想这套智能驾驶系统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风险。
包括且不限于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失效、电容方向盘的感知失效、主驾座位是否有人的判断也失效。
那就有问题了,绝对不是当前L2级智能驾驶框架下的安全设计。
另外五十大板,是提给用户教育的。
倒也不必,只要提到“用户教育”就认为很傲慢,就认为这是甩锅给消费者。
汽车这个产品非常不同,我们吃饭、买衣服不用培训,买房子也不用培训,但买车回来准备上路驾驶,一定需要培训。
这就是驾照的意义。第一,教会普通人,如何驾驶汽车,产品技术不断进步,无非是让人驾驶车越来越容易、越来越简单,但“教”的过程不能省,因为“司机位”还没有省;第二,教会规则,服从管理,保证自己顺利通行,又不影响其他人,更不至于引发安全问题,尽量成为“理性人”。
注意,我用到了一个词“尽量”,我们终究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是“理性人”。
那就只能做好教育,但教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特别是,汽车技术发展太快了,“驾校”的教育功能完全跟不上。
比如,驾校并不会教你如何正确驾驶大马力车(特指如今的大马力电动车),也不会教你,如何正确使用L2级智能驾驶,将来要朝着L3级过渡了,人车仍要共驾,一些知识仍然属于空白。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产品设计更要在细节处“做文章”,要将使用者当作“非理性人”,穷举一切危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宣传上,也要慎之又慎了,如何正确表达智驾功能,还不会被放大和曲解。
还有一种可能性,大概要落在媒体的肩膀上了,有必要产出更多理性、客观的传播内容,教给用户怎么合理使用智能驾驶,降低学习成本。
高速公路上狂奔的理想汽车,就像淌在地上的汽油,如果没有人主动整理、清洁,一旦遇到火星,必然起火爆炸。
这个视频,好的结局是,最终没出事,但示范效应非常差。
而且,这对智驾行业而言,丝毫无益。智驾行业,本身就在寒冬,前不久,好不容易传出L3级智能驾驶有可能规范普及的消息,但又被这个社会新闻泼了盆冷水。
之后提智驾、做普及,一定越发地慎之又慎了。
但终究绕回一个点,“打铁还需自身硬”,产品、技术,过关了,才是王道。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销量的多少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用户满意度也是不容忽略的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用户满意度高的产品,销量历来都不差,就像上汽大众ID.3,月销量连续4个月实现增长,用户满
近日,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于12月1日成功召开。会上,比亚迪作为中国汽车品牌被新西兰达尼丁市市长朱利斯·莱迪点名“表扬”。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对于新西兰而言很重要,在市
有人分手难过,有人分手却很快乐。就比如蔚来,和江淮分道扬镳后,终于可以甩掉“代工”帽子了!据工信部官网显示,蔚来出现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这说明蔚来已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感恩600万份信任与选择,比亚迪王朝网由冠军车型秦汉领衔,推出限时燃油转订基金,最高尊享2万元,仅限12月。
新款ID.3到底有什么改变?日前,汽车有文化从相关渠道获悉,2024款上汽大众ID.3将于今年12月20日开启预售。在本届广州车展中,新车已完成了国内首次亮相,并成为了展馆中的“人
最近汽车圈被炒的很热的一词就是800V架构,包括理想、极氪等车企都在鼓吹800V架构带来的好处,实际上这都是小鹏玩剩下的。
显然车市的割裂与分化在2023年表现的更为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转型新能源进度落后的车企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新势力们销量不断走高,一方面以合资品牌为代表的车企销量
本人一直想买一款凯迪拉克,终于在其推出旗下首款纯电SUV凯迪拉克IQ锐歌时,果断入手了。今年凯迪拉克举办“黄金右脚能耗挑战赛”时,我也参加了,只是没有各位大神那么厉害。根据实测数据
12月4日,星途星纪元E0X平台第二场品鉴会在上海正式开启,产学研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活动,从技术、产品力、行业发展等多维度解读E0X平台的世界级实力,剖析世界级平台如何成就世界级产
不知道大家从过去11月新车如云的2023广州车展缓过神没有,反正小编表示还意犹未尽。但是当下新车推新的节奏已经不像以往了,还没来得及等你细细品味,一浪接一浪的新车又再次扎堆涌进。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就变成汽车行业一个代名词。卷技术、卷产品、卷营销...疯狂内卷下的中国车市越走越快。在这样的环境下,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想着怎么走得更快,而有一个品牌在走得很
一次性见齐山海炮性能版、越野炮、⽕炮、⽕弹、⽕弹(单排)、⿊弹、龙弹等长城炮全性能家族实⼒车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2月4日,长城炮全性能家族强势登陆武汉,我们得幸试驾到“更⼤、更
13万想买台家用纯电SUV该怎么选?风行雷霆了解一下!作为“13万级纯电SUV普及者”,风行雷霆近日推出了410续航版,以极致性价比、超长质保、丰富的配置等优势,让用户在享受纯电驾
今年凯迪拉克举办的“黄金右脚”挑战赛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众多牛人纷纷参数,都取得极为耀眼的成绩。记得实测中续航表现最好的是761公里,比起官方标定的653公里还要多108公里,再次佐
长城汽车12月5日宣布:11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22,849辆,同比增长40.3% ;1-11月,销量一路持续攀高,累计销量达1,118,202辆,同比增长12.94%。11月,
最近我们从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了解到,酒驾最新检验标准即将在2024年3月1日起实施,检验标准更加严格,关于这件事儿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余承东:智能驾驶华为目前已经全球第一。我们要做的是全球天花板,全球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
全球出行科技公司亿咖通科技(纳斯达克股份代码:ECX)于2023年12月2日钛媒体集团2023 T-EDGE全球创新大会EDGE AWARDS颁奖盛典上,凭借强大的创新实力和领先出
2023年12月5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年度车”评选的七个奖项在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正式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2024中国年度车”分为主奖项与分奖项,其中主奖项为“
早在10月下旬时,江淮发公告称,其中提到江淮汽车转让的乘用车公司三工厂、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分别是“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和“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而当时这个公告发布后,不少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