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蔚来考虑部分充电桩禁止插混车型使用的话题成为了微博上的热搜,再加上此前一段时间,广东一家公共充电桩也表示禁止插混车型充电。
一时间,网上对于如何挑选以及使用插混(增程)车型的讨论,也开始升温——其中就包括了在准备购买一台插混车型时,到底需要做好那些准备呢?
先说答案。除了需要考虑心仪车型的品牌、外观、配置、价位等,还需要准备:
家用充电桩。
是的,你没听错。
其实,在不少人心中,插混车型无非就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加一块电池。更重要的是,购车还能免去购置税,并且在一些限牌的城市,可以获得一张免费的绿牌,相较于纯电动车型,还不会有里程焦虑。
简直完美。
作为一名纯电动车主,在经历了近两周的插混(增程)车型体验后,所得出最大的感受就是,当插混加上充电桩,你手上的这辆车,才能体会到它的完全体:
更高的性能
更平顺的驾驶体验
更低的能耗
首先,从性能开始说起吧。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有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了插混车型在有电与亏电时的性能差异。
产生这一差异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当车辆有电时,电动机或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车辆的行驶过程。这里,对于电机串并联位置并不展开讨论,但在满电情况下,就连理想 L7 这样的车都能“扮猪吃老虎”。
而在亏电情况下,插混车型往往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整车的动力表现,就直接取决于发动机的动力参数了。
与燃油车相比,不仅需要背负电池的重量,发动机一部分的做功还会被分流给电池充电。
当然,增程车型在亏电情况下的发动机(增程器)的工作情况就简单多了——直接给电池充电。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充电过程中同时放电,车辆势必会对电力输出做出一定的限制。
此外,由于发动机介入工作,原本纯电模式下平静安逸驾驶心情会被不可避免的顿挫打断,发动机的噪音也会传入车内。
即便是各大车企已经用心去做了相关优化,物理特性并不能打破。
最后,购买插混车型的车主,尤其是那些购买了A级插混车的车主们,更看中的是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性价比。家用充电桩配合纯电模式下的成本优势,相信可以不用再赘述了吧?
在实际使用中,插混(增程)车主中,倒是存在着这样两种极端:
一部分车主,是为了享受纯电动带来的好处——平顺的驾驶,便宜的成本。至于性能,则是顺带的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在红灯起步的时候来一脚地板电弹射起步。
他们的用车日常,无非是晚上回家充电,到了公司充电,去个商场还要考虑充电。毕竟,“插电”混动,是一个动词。
甚至,还常常会出现开着某品牌增程的车去蔚来充电的”盛况”,这也是开篇提到的蔚来想要禁掉”这些烧油的车“的主要原因。
能让他们如此“乐此不疲”地去充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莫须有的里程焦虑。
也就是说,他们所选择的插混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即便是拥有 200km纯电续航的长续航车型,也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
至于背着的油箱,只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存在。毕竟,能用纯电跑,再去加油,不是“脑子瓦特了”。
而另一部分车主,则是另一个极端。对于他们来说,插电混动的重点,则是落在“混”上——
充电什么的太麻烦了!加了油就能跑的车,为什么还要花心思去充电?至于油耗,都已经用着油在开了,谁还去管油耗?
其实,对于这两种车主,插混车型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前者,作为“真·里程焦虑用户”,一款拥有500km及以上的长续航纯电动车其实更能满足你的需求。一次充满,以上海人均上下班通勤18km来计算,可以轻松做到一周一充——更省时省力,也不会因为你仪表盘上本就不多的剩余续航里程感到烦恼。
什么,你说购买插混的原因是为了跑长途?
在很长程度上,这同样是一个伪需求。首先不考虑你是否有足够的年假或者空闲的周末可以让你来一段想走就走的自驾游。即便你有了足够的时间,你真的会单程自驾超过 400km 而不选择动车高铁吗?
假如以上的答案,你都能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连续驾驶普通机动车超过也应休息至少20 分钟,这点时间也可以用来给你的纯电车进行补能。
哦对了,纯电动车型还不用更换机油,更省了。
至于从不充电,尤其是在上海的车主来说,我敬你们都是勇士。你们上着与普通汽油车同样的大沪牌,成为“尊贵绿”用户,加着同样的油,却还要背负着一块大电池。无意间,倒是达成了潜充潜放的成就——
你们从不充电,你们只是电的搬运工。
话说至此,安安稳稳得去买一辆燃油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了。一来,现在的纯燃油车的油耗,还真不一定会比你天天亏电负重跑来得高多少;
二来,没有了动力电池后,维修保养也变得更为简单,给你做个日常保养,不会需要用到《低压电工证》。
不过,对于插混车主倒是有一个“折中”方案。
综合来看,作为一名插电混动车主来说,还是需要更多地选择用家充补能。以实现电能的广泛应用,降低排放,符合国家的能源方针,并为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然后,将车调至智能模式就好,然后该充电充电,该加油加油。
对此,家用充电桩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困扰。回家随手一插就好。
至于里程焦虑“重度患者”,还是把有限的公用充电桩让给那些纯电动车用户吧,毕竟他们没了电,是真的不能跑了。
至于网上会有人教你怎样驾驶插电混动汽车,比如低速用电,高速用油什么的,其实也不用太过于纠结——
毕竟,厂家的工程师花了一年甚至几年来调的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总有人说插混车只是因为纯电车还不成熟的一个过渡产品,这种说法不算错,但我想说的是这个过渡期可能会非常长。
当解决了纯电续航够长、亏电油耗够低、准入门槛够低这几个问题后,插混车型可以说是当下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只看产品力,聊聊理想i8值不值得买?
能源的竞争,水的竞争,其实都是战争。看看前面那些足以致死的阴招,就能看到美国和西方的本质,在它们的哲学体系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不必客气,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将是唯一的赢家。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座座都是头等座!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全新上市
探店极狐新阿尔法S5 充的快+凉的快,置换最低不到10万
【E汽车】3000万背后的答案:上汽通用五菱凭什么逆天改命?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月薪5000块,能不能养得起小米YU7?
场地试驾海狮06 DM-i和EV,能赛道劈弯也能安全智驾
如何实现品牌跃升?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从技术实证、信用构建、极限验证,为汽车品牌长期发展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清晰路径。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实际体验+门店专访,一条视频告诉你,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到底靠不靠谱。真赔?真负责?看完你就知道了。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