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领跑新势力,埃安如何再起飞?

领跑新势力,埃安如何再起飞?

牛车网 0浏览 2023-08-10 IP属地: 河北

“如果让特斯拉跑网约车,三个月就趴窝”。 连续四个月 销量破4万,广汽埃安有烦恼吗?有,且不小。

领跑新势力,埃安如何再起飞?

传统车企or新势力?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广汽埃安属于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认为传统车企的扣1,新势力的扣2。

为什么这么问呢?作为广汽集团子公司,埃安从“成分”上来看,是传统车企无疑。

如果稍微关注一下销量,眼尖的兄弟们会发现,从去年开始,埃安不再像传统车企那样,熬到月中才发布销量,而是和新势力看齐,每月1号发布上个月销量。

不仅如此,埃安曾经说过,要把“蔚小理”变成“埃小蔚”;甚至与比亚迪、特斯拉放在一起,打造出了“新能源BAT三强”的概念。

那么埃安成功了吗?单从销量上看,它成功了。但仔细一看,又没有。

6月,埃安卖出4万5千辆,这个成绩排在比亚迪(25万辆)、特斯拉(9.4万辆)之后,单把新势力阵营拉出来,除了特斯拉,没有车企能超过埃安。

但实际上呢?买埃安=跑滴滴?

先来拆解一下埃安的销量构成。

领跑新势力,埃安如何再起飞?

以5月为例,埃安卖出4万5千辆,其中AION S月销超2万5,AION Y超1万9。看出问题了吗?AION S平均售价14万元,AION Y平均售价,不到12万元。

也就是说,埃安超过98%的产品销量,主要集中在10-15万区间,而新势力头部阵营中,理想、蔚来单车均价都在30万元朝上,是埃安的一倍不止;小鹏汽车稍低,也有24万元。

这就说到了埃安的第一个痛点:价格低。

埃安成立之初,为了拉动销量增长,将大量产品输送到B端市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网约车。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于埃安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跑滴滴。

借助网约车市场,埃安的确实现了销量增长,但同时也拉低了品牌定位,毕竟谁买车,都不想被认成网约车。对于这件事,埃安副总肖勇表示:绝对不会放弃网约车市场。他认为能跑网约车,证明产品品质过硬,“如果让特斯拉跑网约车,三个月就趴窝”。

但问题也出在这——大部分人拿埃安跑网约车,并不是因为质量过硬,而是价格够低。而我认为,埃安并没有像它说的那样,不在乎“网约车”这个标签。来看一组数据:

2021年,埃安总销量中,有43%来自B端销售市场;2022年,这一比例降到30%。

2023年过半,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我们能够感知到,埃安正在努力降低网约车的销量占比。

同时,为了提升单车均价,埃安还推出了昊铂品牌,冲击品牌高端化。

昊铂冲击高端化?

这就来到埃安的第二个痛点:如何冲击高端化?

埃安的第一次尝试,是推出15万的AION V,和28万的AION LX,两款车型现在累计月销不超过500辆,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

第二次尝试,埃安推出昊铂品牌,首款车型Hyper SSR,起售价超120万,还打出“500万以内无对手”的口号。名声虽然打响了,但这毕竟不是一款“走量”车。

领跑新势力,埃安如何再起飞?

因此就有了第三次尝试,昊铂GT,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

在我看来,昊铂GT想要后发先至,不是没有机会。

首先,从8155座舱芯片,到800V高压快充、再到高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广汽和埃安的最新科技都在昊铂GT身上,从竞争力来看,完全不输Model 3。

其次,昊铂从车标到设计都与埃安进行明显区分,而新车的门店渠道和服务网络也要独立建设,可以说彻底摆脱了埃安“网约车”的标签,想要冲高,很有希望。

IPO东风将至?

万事俱备,埃安还有最后一个烦恼: 亏损。

2019年-2021年,埃安营收分别实现为52.34亿、76.1亿、172.65亿。营收逐年增长的同时,净亏损也在不断扩大,三年亏损分别为6.21亿、6.88亿、13.89亿。也就是说,三年时间,埃安已经烧掉了27亿。

在“没有200亿不要造车”的新势力魔咒下,埃安的亏损似乎不值一提。但企业的最终目的仍是盈利,埃安无法盈利,主要原因无非是以下两点:一是造车成本高,影响毛利;二是产品以价换量,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解决问题一,埃安正在加强三电建设,同时补齐智能化短板,通过核心零部件自研,掌握更多供应链话语权。

解决问题二,还是回到产品冲刺高端化层面,埃安朝着以价换量射出的子弹,终于命中多年后的自己。昊铂GT能否突破闭环,将成为埃安扭亏的关键所在。

埃安要着急,但又不用那么着急。

为了掌握主动权,埃安提出“不给宁德时代打工”的言论,同时引入中创新航做供应商、投资109亿元建电池公司,以上种种,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撑。

同时,昊铂品牌的推出,也是埃安在高端市场,用来试探盈利上限的“试金石”。但要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崭新品牌,除了建立独立渠道、服务网络,更离不开车型持续迭代,同样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支持。

2022年10月,埃安引入53家投资机构,募资金额达到182.9亿元。在出让17.72%股权后,埃安投后估值已经飙升至千亿。表面上看,埃安并不缺钱。

但现在,新势力的200亿造车魔咒已经涨到了400亿,埃安也不得不将上市提上日程——毕竟谁会嫌钱多呢?

根据官方说法,公司将在12-18个月后完成上市。一旦成功上市,埃安将成为国有车企子公司混改IPO“第一人”,企业现金流和估值都将迈上新的台阶。

披着广汽集团的外衣,埃安完成混改仅用了1年零一个月,但要谋求上市,仍是前无古人。

长安深蓝、东风岚图、吉利极氪,这些同样独立的“新势力”们,都有独立上市的可能性,但目前都没有新进展。

那么问题来了,埃安能够像完成混改一样顺利上市吗?在品牌完成高端化转型之前,一切还有待时间验证。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牛车网 1.2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牛车网是汽车互联网江湖的挑战者,立志打破汽车与消费者之间信息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