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车市白话 2.5万浏览 2023-08-17 IP属地: 河南

近日,各家车企纷纷公布7月销量,ID.3 单车单月订单破万,排进纯电A级车市场前三,《人民汽车》发视频评论,一天收到小1000张订单,上汽大众ID.3要卖爆了?合资品牌的电动车也要开始大反扑了吗?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没错,借用余承东的那句话:“轻舟已过万重山”,汽车市场销量为王,7月火爆的销量可能是反扑的号角,蛰伏已久的上汽大众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

《人民日报》关注:上汽大众如何权衡“量产”与“品质”?

上汽大众获得新能源战役的阶段性胜利,这一点从《人民日报》的高度评价中不难看出。在《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人民汽车》的视频中,介绍了ID.品牌的竞争力及ID.3产品,对于销量的上扬和上汽大众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号召力给予肯定。

而这样的成绩,在此前《人民日报》在年中经济观察中发表的一篇名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的文章中似乎早有预料,该文章发表于7月23日,除了对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做出了高屋建瓴的分析,还将上汽大众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文中指出: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形”,也要看“神”。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迎来质的有效提升。紧接着对上汽大众的转型升级做了介绍。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人民日报》的评判确实一针见血,“形”与“神”缺一不可,“量”与“质”相辅相成。上汽大众之所为被树立成正面典型,与其对“质”的把握脱离不开,先做好产品,再去争市场,这样才不会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经不起市场推敲。

对于新能源市场,上汽大众并不是踟蹰不前的保守派。从2015年起,上汽大众就已开始推进安亭基地转型升级。

2017年11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汽大众一刻不敢耽搁,随即开启二厂升级改造,重点围绕电动化研发中心、生产布局功能升级,将安亭生产基地打造成集“管理总部、智能制造基地、研发创新基地”为一体的全球领先的现代化总部园区。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安亭地区土地空间有限,在2018年,上汽大众腾笼换鸟,借用原安吉物流的用地,开建MEB新能源汽车工厂。

2020年,投资170亿的MEB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投产。2021年,位于汽车一厂原址地块的技术中心二期正式投入使用,它的新使命也从生产制造转变为向研发中心的升级。

从一系列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汽大众似乎没有停下脚步,生产布局逐渐向沪外地区拓展,目前,长沙新能源汽车项目也进入设备调试和生产准备阶段,计划2024年上半年投产。

磨刀不误砍柴工,目前在中国车市,新品牌新车型鱼贯而入,有人疑问,上汽大众前期大量布局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但从车型上来讲,好像并不“高产”,这是效率问题吗?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上汽大众更注重“质”的把控,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的回归理性,初代产品面临淘汰之际,消费者会重拾“技术崇拜”,在创新科技方面的持续投入与深耕,是占据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从7月销量来看,上汽大众新能源车型“量”也起来了,可以说转型升级打了一场漂亮仗,笔者认为,上汽大众真正发挥头雁效应,以科技力量在新能源领域大放异彩,应该在不远的将来。

强势突围:电动化转型助力不破不立

不破不立,前不久,上汽大众MEB工厂扛起“新一厂”也是“新E厂”的大旗,这是新旧动能转化的正常阶段,也预示着上汽大众打破“旧秩序”,迎接新市场的决心。

有人或许会问,上汽大众着力提升电动化产能究竟为哪般?

很简单,因为上汽大众足够“老道”。熟悉汽车市场的人应该知道,车企订单迅速暴涨的情况,生产和交付会变得非常紧迫,产能达到瓶颈且无解的状态,不仅会让企业白白流失客户,也会造成品牌形象受损。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当一些车企被产能逼的焦头烂额之际,上汽大众依靠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可以极大缩短订单转化为销量的时间周期。这其中的原因,要归功于上汽大众作为合资品牌,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扎实的造车功底,显然更加沉稳。

一款爆款车型往往是品牌爆发的起点,ID.3 就像一个突破点,随着它的强势崛起,上汽大众无疑会再次站在舞台中央,而这时候,就要检验上汽大众多年的老底是否扛打。

一方面,上汽大众在混动车型上“油电同价”,帕萨特PHEV以及途观L PHEV与燃油版车型同价,具备吸引消费者的潜力。

上汽大众ID.3单月订单破万,电动化转型获官媒报道

诞生于专为电动车打造的MEB平台的ID.3、ID.4 X、ID.6 X等车型,也逐渐步入正轨,7月的销量火爆并不是突然爆发,今年上半年ID.家族持续保持主流电动车合资销冠,自身产品并不弱。

品牌的加成是毋庸置疑的,同等价位,同样丰富的配置,即便是新能源车型,德系的底盘调教和德系品牌的吸引力,也足以让消费者在投票时有所侧重。

最后,基于技术的前瞻性布局,上汽大众手握技术竞争优势,不断打造新产品。今年上海车展亮相的ID. Next,以未来产品的视角,主张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态度,从造型到智能化、空间、驾乘体验都拥有大众品牌独有的优势。

此次消费者对于ID.3的热情,可能成为激活上汽大众全盘的钥匙。但是上汽大众多年来苦心孤诣经营起的技术领先优势、垂直整合能力、产能交付保证确实经得起市场考验,谁能够叫好又叫座,才是最后的赢家。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市白话 1748粉丝    957作品 关注 车市白话 分享最新的汽车讯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