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降价6万的艾睿雅月销仅百台 留给东风日产的时间不多了

降价6万的艾睿雅月销仅百台 留给东风日产的时间不多了

汽车门网 2656浏览 2023-09-19 IP属地: 河南

前不久,日产汽车公布了其中国区业绩,2023年8月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64905台,其中东风日产销量为61967台,这里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三个品牌的销量。在日产品牌中无疑轩逸是挑大梁的存在,单车贡献32894台的销量,占比超过50%。而在东风日产一众车型中除长期不换代的蓝鸟外,纯电车型艾睿雅的销量最为惹眼,106台只是刚刚过百,要知道在7月份艾睿雅焕新时直接给出了19.99万的底价,现在看来巨惠+拉低底价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效果。1

其实这也不能怪艾睿雅给出的优惠不够大,只能说东风日产还活在曾经合资品牌高人一等的幻想中。作为2022年9月才上市的纯电紧凑SUV,艾睿雅直接给出了28.48万元起售的定价,要知道此时国内新能源市场30万元已经实现了中型SUV的纯电自由,艾睿雅28.48万元的定价无异于自寻死路。2

现实也确实如此,从2022年9月上市至今艾睿雅单月销量从未超过500台,最低单月仅有60余台,本被东风日产电动化转型寄予厚望的车型直接扑街。而即便如今艾睿雅身怀6万元钜惠,推新款将售价拉低至19.99万元,环视四周依旧有宋PLUS新能源、深蓝S7等自主品牌强敌,想要突围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大众ID.4CROZZ、别克E4、凯迪拉克LYRIQ锐歌等合资品牌也纷纷下场降价,让艾睿雅稍微挽回的一点优势再次荡然无存。3

不止艾睿雅,东风日产的整个电动化之路都不顺畅。就拿近两年东风日产大力宣扬的e-POWER技术来说,事实上早在2016年日产便研发出了该技术,采用100%电机驱动,不过或许是受制于丰田本田轻混车型的低迷表现,该技术迟迟没有在国内车型上落地。直至2018年国内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才让东风日产推出一款油改电的纯电轩逸。但是高出燃油版轩逸近一倍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让纯电轩逸因销量不佳停产,很明显在随后的艾睿雅上东风日产也并没有吸取教训。

e-POWER技术在纯电碰壁后便被东风日产于2021年下半年引入国内,并先后搭载在轩逸和奇骏两款车型上。轩逸和奇骏e-POWER车型的定价相对东风日产的纯电车型来说极具诱惑力,但这也仅是在东风日产自己的眼中。因为当下的混动市场早已高手云集,而日产的e-POWER混动来得实在太晚了,同时无论是性价比还是燃油经济性在国产混动车型面前都没有优势。

4

就以价格低至18.99万的超混电驱奇骏来说,今年先后上市的吉利银河L7、哈弗枭龙MAX等都将是它的强劲对手,更不要说还有宋PLUS新能源这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至于轩逸e-POWER面对的压力更大,要知道今年年初上市的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已经将插混的价格拉低至10万元以内,在A轿市场首次实现了“油电同价”,不仅让合资混动车没活路,甚至击穿了合资燃油车的最后一道防线。5

其实东风日产在新能源赛道发展到如此境地,很大原因是其转型速度过于迟缓,无形中加剧了自身的竞争难度。目前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共识,先进的电动技术和研发能力是企业能否在今后汽车市场中活下去的关键。东风日产如果迟迟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产品,除了技术和研发方面的竞争力受影响,品牌认可度也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如今的东风日产仅靠轩逸一款车苦苦支撑,而轩逸的取胜之道也仅靠低价,看风险能力十分薄弱。

就在今年6月份,东风日产曾喊出“再创业”的口号,如今几个月过去从销量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就不止东风日产是否在憋大招,不过以如今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局面,留给东风日产的时间不多了。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门网 1万粉丝    4882作品 关注 关注汽车质量,关注车圈事件,汽车行业大事、小事一门网尽。
推荐作者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