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吴佩频道 6394浏览 2023-11-03 IP属地: 广东

燃油车有专属的平台架构,纯电动车也有专属的平台架构。难道就没有人好奇:插电混动为啥就不能有专属的平台架构呢?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CMA Evo架构

纵观当前的插电混动车,要么在油车的基础上魔改而来,这是比较低阶的办法。进阶一点的则是在纯电平台上增加发动机就完事了。但这真的够吗?如何让油箱找到更好的容身之处,如何解决OBC(车载充电器 )与储物空间取舍的问题呢?带着这些思考,我来到吉利研究院,彻底挖掘领克CMA Evo架构背后的所有细节。

CMA Evo解决了几个问题:安全、操控、续航、动力

咱们一个个来看,先聊安全。这是看不见摸不着,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插混车的安全隐患来主要来自两方面,电池自身的安全,外部碰撞的安全。如果是纯电动车,只需要集中精力放在电池区域就可以了,但别忘了插混车还多了发动机、还多了油箱这些部件,发生碰撞的时候这些也是引发自燃的因素之一。从理论上来讲,车身框架既要扛住侧面撞击,保护电池不变形,同时前向和后向碰撞也得有足够的撞击力引导设计,有的放矢地化解冲击力才是王道。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日”型截面前防撞梁,以及长达288mm的吸能盒

师承沃尔沃的CMA架构先天上已经有足够的安全考虑,CMA Evo主要从防撞梁、吸能盒、传力路径、电池包框架结构这几方面进行针对性强化,比如车宽比达0.7的“日”型截面前防撞梁,基本覆盖了正面碰撞至小重叠偏置碰撞的场景;长度达190mm的“吕”字形大截面后防撞梁,基材为980MPa高强钢,后防撞梁、吸能盒、后纵梁贯穿一体设计,实现更强的结构强度,毕竟背着电池的插混车会有更高的自重,相同速度下也会有更大的冲击动能,这是需要在研发阶段就得考虑到的问题。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CBS”门槛超弹体蜂窝填充块

车身中部的电池部分,“四横四纵”框架梁,将来自不同方向的碰撞能量悉数化解,其中侧面的“四横”框架梁组成侧柱碰四条传力路径,满足全位置侧柱碰撞。换言之,不管是撞击力集中在主驾、B柱、后排位置,都尽可能降低侵入乘员舱和电池舱的形变量,同时“CBS”门槛超弹体蜂窝填充块(一种高度工程化的结构性胶粘材料),也能通过车身结构而更容易地控制能量转移,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变形和(或)撞击能量的侵入。

比其它增程油耗更低、比其他插混电感更强

那解决了安全,接下来便来到动力与续航部分,但摆在领克面前的问题是:CMA Evo应该用哪种动力构型?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热效率达44.26%的1.5T四缸电混引擎

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动力构型布局,数量之多,构型之复杂,恐怕不少资深车评人一时半刻也没法梳理清楚。但站在消费者角度,只看疗效永远是真理。构型再复杂、再先进,实现不了省油、综合里程长、动力好这几点要求,其它都是白搭。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车身后部的OBC模块,快充功率达85kW

在逐步摸索和理清头绪的过程中,今年很多厂家都意识到P1+P3才是目前看来最合适国内路况的构型。道理很简单,P1电机肩负发电任务,P3电机提高功率,作为驱动的主力。图的就是:多用电、少用油。基于这个大原则,某迪的DM-i才能在众多的技术路线中脱颖而出,甚至实际用起来比2挡、3挡DHT的插混车更省油,也是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品牌都回归P1+P3路线的原因。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哪怕相同构型之下,技术路线也有细分,不同产品的高下便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领克的产品尝试过多种插混的技术路线,从最早的P2单电机,到E-Motive智能电混技术的P1+P2.5,再到如今的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领克总算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首先得明确E-Motive智能电混技术(吉利产品命名为:雷神动力)并非不好,而是对于领克的产品而言,它存在一定局限,比如P2.5电机集成在三挡行星齿轮变速箱里面,受限于变速箱的体积,从而没法用上动力更强的电机,否则会带来体积局限,散热等一系列问题。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可油、可电、可增程的模块化智能驱动系统

但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的P1+P3构型虽然继续保留了三挡变速箱,但电机不再跟变速箱集成,所以P3前电机功率轻松刷上160kW,加上后轴P4电机的156kW、1.5T四缸电混引擎,让综合功率定格在436kW,零百加速4.6秒,动力性成为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最有说服力的亮点之一。

但强调动力性的竞品也不是没有,比某迪的DM-P产品同样能拿出5秒内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而这时就得拼续航、拼燃油经济性了。相比DM-P采用单挡直驱的EHS混动,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继续保留了三挡DHT变速箱,常规状态主要以2档传输动力;而速比更大的1挡,主要用作脱困、越野,以及性能模式下会有介入,主要是高扭矩需求下采用;3挡主要在高速巡航状态下使用,考虑经济性为主。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60L大油箱

再结合80kW的P1电机来保证亏电状态下的补电效率;39.8kW·h的三元锂大电池覆盖市区场景的低成本通勤需求;60L的大油箱提升整车的综合续航。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便做到了既要足够高的纯电续航、又有电感十足的驾驶体验、又要超长无焦虑的综合续航里程。

操控是领克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写到这里,对于普通车而言就完事了。但别忘了领克这个品牌先天就有的运动基因,操控性也是他们不想放弃的。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问题是新能源车的操控都不容易搞,要么是先天平台架构的局限,为油车而设的平台无法匹配新能源车自重大、电池大的特点;要么是成本的局限,没法用上更可变阻尼减振、空气弹簧等高级装备,连后天补强的机会也没有。

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增加15%直径的前防倾杆

而CMA Evo选择从先天架构入手,在既有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基础上,领克的工程师们重新设计了前后副车架,让刚度提升1.6倍,并且增加15%直径的前防倾杆,降低车身的俯仰和侧倾幅度;采用DP-EPAS助力系统,将更大功率的电机布置在转向拉杆上,实现更好的转向手感。在其貌不扬的硬件下,领克08(两驱版)做到了80km/h的麋鹿速度、35.57米的制动距离。

写在最后

从CMA到CMA Evo,字面上的些许微调容易给人造成误会,觉得后者只是前者小修小改的成果。实际上两者底盘能通用的零部件并不多。如果要给CMA Evo赋予一个形容词,我会用“焕新”而不是“进化”。

 
相关推荐
吴佩频道 33.5万粉丝    7047作品 关注 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打造的不可复制的高端圈子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